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种植毛白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种植毛白杨

种植毛白杨
原圖鏈接

毛白杨(学名:Populus tomentosa)为杨柳科、杨属落叶大乔木,生长快,树干通直挺拔,是造林绿化的树种,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其品种适应性强,主根和侧根发达,枝叶茂密。是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和行道河渠绿化的好树种。

毛白杨分布广泛,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区。雌株以河南省中部最为常见,山东次之,其它地区较少,北京有引有雌株。模式标本采自北京南口、西拐子(八达岭)。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毛白杨

拼音:máo bái yáng

拉丁学名:Populus tomentosa Carrière

毛白杨
原圖鏈接

别 称:大叶杨、响杨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杨柳目

科:杨柳科

族: 属:杨属

形态特征

毛白杨乔木。树皮灰白色,老时深灰色,纵裂;幼枝有灰色绒毛,老枝平滑无毛,芽稍有绒毛。叶互生;长枝上的叶片三角状卵形,长10-15厘米,宽8-12厘米,先端尖,基部平截或近心形,具大腺体2枚,边缘有复锯齿,上面深绿色,疏有柔毛,下面有灰白色绒毛,叶柄圆,长2.5~5.5厘米;老枝上的叶片较小,边缘具波状齿,渐无毛; 在短枝上的叶更小,卵形或三角形,有波齿,背面无毛。柔荑花序,雌雄异株,先叶开放; 雄花序长约10~14厘米;苞片卵圆形,尖裂,具长柔毛;雄蕊8;雌花序长4~7厘米;子房椭圆形, 柱头2裂。蒴果长卵形,2裂。花期3月,果期4-5月。[1]

生长习性

喜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温和平原地区

深根性,耐旱力较强,粘土、壤土、沙壤上或低湿轻度盐碱土均能生长。在水肥条件充足的地方生长最快,20年生即可成材。是中国速生树种之一。

分布情况

分布广泛,在辽宁(南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均有分布,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区。

园林用途

毛白杨树体高大挺拔,姿态雄伟,叶大荫浓,生长较低快,适应性强,寿降,是城乡及工矿区优良的绿化树种。也常用作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或营造防本造防护林;可孤植、丛植`、群植于建筑周围、草坪、广场、水滨;在街道、公路、学校运动场、工厂、牧场周围列植、群植。[2]

养护栽培

毛白杨系雌雄异株,种子结实率极低,目前很少用播种育苗,主要选用扦插和嫁接育苗。扦插育苗.因毛白杨种穗生根比较困难,至今北方各地区仍在研究解决如何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问题。扦插时期,一般以早春扦插为好,在北方当土壤化冻后即要及时扦插。扦插时,插穗长度根据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异,一般17一20厘米,土壤水分较好的可15一16厘米。

北方多采取高垄育苗,因高垄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温度较高,扦插前应灌透底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垄地表土稍松的情况下,可进行直插,插穗上切口与垄面平或略低于垄面。扦插后到生根,需5-6周,因毛白杨是生根慢的树种,扦插后一般先放叶,后生根,管理上一定要精细,促使其迅速生根。嫁接育苗多用加拿大杨插条作砧木,用毛白杨作接穗,嫁接好后按粗细分级,进行层积储藏,翌年春土壤解冻后,于3月上中旬适时扦插育苗。扦插时应随取、随运、随插,不宜久放晾晒,不要碰动接穗,以免影响成活。

移栽宜在芽萌动前进行,最好浇足定植水,设立支柱防风。[3]

栽培技术

选择雄性毛白杨优良品种培育小苗;移栽宜在早春或晚秋进行,适当深栽;培养胸径4~6厘米的苗木,定植密度500~800棵/667平方米,3年后可间苗销售,留床苗继续培养大苗;不可采用“拔大苗”的方式出圃,培养胸径7~8厘米的苗木定植200~300棵/667平方米,冠高比3:5,每层留3个主枝,全株留9个主枝左右,保持主干通直;因毛白杨喜大肥大水,还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病虫

毛白杨破腹病主要发生在树干基部和中部,纵裂长度不一,自数厘米至数米,宽度1~3cm,露出木质部,裂缝初形成时,表现为机械伤。春季三月份树木萌动后,逐渐产生愈合组织,但多数不能完全愈合。当树液流动时,树液不断从伤口流出,逐渐变为红褐色粘液,并有异臭。破腹病常常引起毛白杨红心。这种现象发生在已是裂缝的组织上时,裂缝就向内及上下延伸。毛白杨红心病是由伤口直接诱发的一种生理病变,木质部变色是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结果。

在纯林条件下,林内温度变幅比林外小得多,林内木不易受到低温时温度的突然变化而产生冻裂。林缘木因受外来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易发生冻裂,发病率也高。一般情况下,林内木病害率为2.8%,而林缘木则为14.3%。在林木密度方面,表现为稀林发病重,密林病轻。四旁零星林木,管理差的,受害率高。靠近水源及湿度大的地方,病害发生率低。

防治

1、适地适树的发展毛白杨。选择土质较厚的林地植树造林,营造适当密度的纯林或混交林。山地造林应选择阴坡或半阴坡,以减少温度变动的幅度。

2、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3、冬季寒流到来之前树干涂白或包草防冻。

4、早春对伤口可用刀削平以利提早愈合。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并保护好树干,避免人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机械伤。

品种分类

毛白杨(原变种)

拉丁名:Populus tomentosa var. tomentosa

截叶毛白杨(变种)

拉丁名:Populus tomentosa var. truncata Y. C. Fu et C. H. Wang

树冠浓密,树皮灰绿色,光滑,皮孔菱形,小,多为2个以上横向连生,呈线形;短枝叶基部通常为截形,发叶较早,生长较原变种快。

产陕西(武功及周至两县境内);渭河沿岸有造林。模式标本采自周至县。

抱头毛白杨(变种)抱头白(河南)

拉丁名:Populus tomentosa var. fastigiata Y. H. Wang

主干明显,树冠狭长,侧枝紧抱主干。生长较快,23年生树高20米,胸径30厘米,根深冠窄不胁地,适农田林网及四旁绿化栽培。

产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甘肃(文县)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山东武城。


相关视频

北京国槐北京法桐北京白蜡北京栾树北京毛白杨


食用菌专家。解说白杨树下种植羊肚菌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