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科特迪瓦共和国国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特迪瓦国旗

中文名称:科特迪瓦国旗

所属国家:科特迪瓦共和国

长宽之比:3:2

正式形成时间:1959年

科特迪瓦共和国国旗,旗面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旗面从左至右由橙、白、绿三个竖长方形组成。[1]

国旗简介

科特迪瓦国旗采用于1959年,并于1960年8月7日独立时启用。国旗从左至右依次为橙、白、绿三色。橙色代表北部的热带大草原,也象征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人民的爱国精神白色象征南方与北方的和平团结的希望绿色代表南部地区的原始森林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橙、白、绿三色还分别解释为:民族爱国精神和平与纯洁和对未来的希望[2]

时事新闻

2012年7月14日[3] ,世界著名球星迪迪埃·德罗巴抵达上海,球迷高举科特迪瓦国旗支持。

国徽

科特迪瓦国徽制定于1960年,中心图案是绿色后面上的一具白色象头,科特迪瓦原国名“象牙海岸”就来源于此。大象曾是领导人民争取独立的象牙海岸民主党的党徽标志。盾面上的葱翠绿意象征茂密的热带雨林和无边的大草原。盾徽两侧绘有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油棕树,上端旭日东升,预示着科特迪瓦的复兴和发展,并将拥有一个阳光般灿烂辉煌的明天。盾徽下端的饰带上书写着法文国名“科特迪瓦共和国”。

科特迪瓦共和国简介

科特迪瓦(Coate d'Ivoire)全名科特迪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La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是西非国家,与加纳、利比里亚、几内亚、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相邻。海岸线长约500公里。

科特迪瓦在冷战时期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热带国家之一,但1985年后,由于政治腐败,加上缺乏改革,国内的骚动、2002-2011年间的内战,致使经济一蹶不振。 科特迪瓦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面对全球农产品价格下降,使该国的主要农产品可可和咖啡的出口面临较大的竞争。科特迪瓦在法语的意思是“象牙的海岸”,应该国政府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用音译名为科特迪瓦。联合国自1985年12月31日起使用此音译名。

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为2年。[4]

2019年4月22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亚投行理事会已经批准科特迪瓦为新一批成员。[5]

国家格言

团结,纪律,劳动(法语:Union, Discipline, Travail)

主要城市

阿比让是科经济首都,总统府、政府、议会的所在地。人口435万,其中外籍人约占三分之一。全市共辖10个。阿比让为西非地区金融和贸易中心。阿比让港是西非最大的天然良港,是非洲大陆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马里、布基纳法索等内陆国家之出海口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阿比让市拥有一座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

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是科政治首都,人口25.9万(2012年)。1983年3月12日,科决定将首都迁往亚穆苏克罗,但政府机构和外交使团仍留在阿比让。建成的重要大型建筑有:总统官邸、“总统旅馆”、博瓦尼基金大厦、党部、公共工程学院和高等技术学院、市政府、大教堂和大清真寺等。亚市有现代化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飞机。

布瓦凯是科特迪瓦第二大城市,位于科中部,人口50万。布瓦凯市地处咖啡、可可种植区的中心,是这两种主要农产品的加工和交易场所,这里也有大型纺织厂,纺织业比较发达。该市是科重要的交通枢纽,通往科北方地区及马里、布基纳法索等北部邻国的公路贯穿该市,阿比让-瓦加杜古铁路科境内段也从此经过。布瓦凯市是了科特迪瓦及其北部内陆邻国往来货物的集散地,商业、运输业发达。

资源

科特迪瓦主要矿藏有钻石、黄金、锰、镍、铀、铁和石油。截止2013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2.2亿桶,天然气储量1.1万亿立方米,铁矿石15亿吨,铝矾土12亿吨,镍4.4亿吨,锰3500万吨。森林面积250万公顷。受长期战乱影响,科能矿资源开发对国民财富的贡献率不到1%,2013年起石油日产量25043桶。科矿产资源开发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5%,仅有黄金和锰实现工业化开采,2013年黄金和锰矿石产量分别为13吨和30万吨。

风俗

科特迪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婚俗。居住在科特迪瓦东南沿海的埃布里埃族人实行一夫多妻制,习惯认为多妻是富有的标志。按习俗,与丈夫生活时间最长者,则最受丈夫的宠爱,其地位和权力也居群妻之首,成为“第一夫人”。如果丈夫再娶,须征得她的同意。

埃布里埃族子女的婚配,一般由父亲或者叔父做主。如果有几个女儿,父亲有权把长女许配给自己的好朋友。姑娘的父亲或者叔父一旦同意这门婚事,小伙子便可送订婚礼。订婚礼一般分两次送。第一次是姑娘的生日,由小伙子亲自把一对脚环和一些薯块送到姑娘的父亲手里;第二次是在选定婚期的当天,小伙子要向姑娘家送嫁妆。嫁妆一般是非洲法郎和几块做“帕涅”裙布料。送完婚礼后,小伙子和姑娘便成为合法夫妻。这时,姑娘若不同意结婚,小伙子有权向姑娘的父亲要回彩礼。退礼时,一般只退嫁妆,不退金钱。埃布里埃族人禁止近亲通婚,禁止未成年人结婚和强迫结婚。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和不同部族的男女均可通婚,但若一方为穆斯林或者来自沿袭父系氏族制的部族,则禁止联姻。在实际生活中,埃布里埃族人的婚俗没有固定的模式。送足彩礼,特别是送足嫁妆后,小伙子就可以把姑娘领走择日举行婚礼。按现行习俗,新人的双亲和家庭成员均须出席婚礼仪式。婚礼伊始,新郎要当众宣布他要娶某某为妻,并声明他已经出足嫁妆。然后,新郎设酒席宴请出席婚礼的所有宾客。在宴席上,姜酒是必不可少的吉祥饮料。

婚后,若夫妻中的一方发生不忠于对方的行为,原则上将导致夫妻离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完全如此。多数情况是,如丈夫有外遇,只要向受骗的妻子交付一笔认错赔偿费即可了事,但如果是妻子对丈夫不忠,大多以离婚告终。习惯上,不管什么原因,埃布里埃族人一般不允许休妻,只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才允许离婚:一是夫妻之间,一方有不忠于另一方的不轨行为,赔罪和赔偿不足以修复因此而破裂的感情;二是夫妻双方均表示同意不再维持夫妻关系,丈夫同意不向女方索还陪嫁;三是丈夫虐待妻子,习惯上主要指丈夫毒害妻子。在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谁也不肯首先提出离婚要求。 因为,如果女方先提出离婚要求,她必须在再婚前偿还前夫的陪嫁;如果男方先提出离婚要求,女方就不再退还陪嫁。离婚后,子女全部留给父亲,但母亲有权定期去看望孩子。

在婚姻上,居住在科特迪瓦西部地区的丹族人与其他部族禁止同异族联姻的习俗相反,规定本族男子必须选择供奉不同图腾部族的女子为配偶方可完婚。婚后,发现妻子有不轨行为,常常罚以物资赔偿了事,个别也有导致离婚的。事出后,是罚是离,全由丈夫决定。如果丈夫正在寻机抛弃不称心的妻子,而妻子的不轨行为在这时又被丈夫发现,不轨妻子被送回娘家,娘家还必须退还陪嫁。不轨妻子的相好也得受罚,向受骗的丈夫交付相当于该丈夫供养妻子全部费用。倘若受骗丈夫不追究不忠妻子的责任,仍要留下她时,其娘家无须退还陪嫁,但勾引其妻子的坏男人要向其夫妇送些衣物,向调解纠纷的长者送些酒和鸡,以示谢罪。

旅游景点

和平圣母大教堂是科特迪瓦行政首都亚穆苏克罗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次级圣殿,从1985开始兴建,历时4年,耗资3亿美元,面积30,000平方米,是圣彼得教堂的4倍,长195米,高158米,即使是论高度,这座大教堂也是排名世界第二,仅比最高的位于德国的哥特式乌尔姆大教堂矮3.5米。教堂内共有7000个座位,站立室内另可容纳11000人,即总共可容纳18000名信徒[6]。

邦科国家公园位于阿比让以北,占地面积3000公顷,地处热带雨林区。邦科国家公园于1953年建为自然保护区。大部为高大雨林树覆盖。公园植物丰富,有多羚羊、长颈鹿、豹、狮等野生动物。

塔伊国家公园(Parc National de Taï)是科特迪瓦的一座国家公园,位于科特迪瓦西南部的塔布省、苏布雷省和吉格洛省内,也是西非地区最后较为完整保留的热带雨林之一。占地面积33.5万公顷,周围另有约15.6万公顷的森林保护区,其中9万公顷位于塔伊国家公园北部,塔伊公园北邻吉格洛水库,卡瓦利河的两条支流在其间流过,并形成塞莱迪奥瀑布和纳瓦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当地动植物种类繁多,于1982年将其列为世界遗产。当地共有5种哺乳动物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分别是倭河马、绿疣猴、豹、黑猩猩和珍氏遁羚。

科莫埃国家公园(Como National Park)距阿比让(科特迪瓦首都)600公里,占地面积为1,150,000英亩。1983年,该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护计划”和“世界自然遗产”。

科莫埃国家公园是植被由森林到稀树大草原过渡的典型代表。森林里的植物以豆科类为主。

科莫埃国家公园是西非最大的保护区。科莫埃河是黄背小羚羊和非洲大羚羊等动物活动的最北界限。公园里生活着大量哺乳动物。

同中国的关系

1983年3月1日,中国外长吴学谦与科外交部长西梅翁·阿克在北京签署建交公报。两国于1983年3月2日建交。

1984年和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贸易协定。 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于1997年12月在阿比让开业。2012年,双边贸易额为9.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其中中方出口8.04亿美元, 同比增长48.7%;进口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2.24%。2013年,双边贸易额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其中中方出口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8.9%;进口2.57亿美元,同比增长80.4%。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农产品、锰矿石、棉花等。

中国自1985年开始接受科留学生。中科于1994、1998和2002年三次签订高教合作议定书。

2011年5月3日中国驻科特迪瓦大使魏文华在科经济首都阿比让重申,中国将致力于帮助科特迪瓦着手国家重建和恢复经济发展[6]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