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秘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秘魯

秘魯

秘魯共和國(西班牙語:La República del Perú),簡稱秘魯(Peru),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爾哥倫比亞,東與巴西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 10世紀前後,秘魯為古代[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國所在地。1533年,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被統治了近300年。1821年7月28日獨立。 [1] 現在的秘魯是一個總統制議會民主共和國,全國劃分為25個地區。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區則為乾旱的平原,東部又有亞馬孫盆地的熱帶雨林。秘魯經濟主要依賴農業、漁業、礦業以及製造業(如紡織品)。 秘魯人口3149萬,居南美洲第五位。各民族文化傳統的融合在藝術、飲食、文學和音樂等領域創造了多元的表達方式。 2018年1月1日,秘魯正式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秘魯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Peru
簡 稱 秘魯 所屬洲 南美洲
首 都 利馬 主要城市 庫斯科,阿雷基帕,阿亞庫喬,瓦努科,伊基托斯等
國慶日 7月28日 國 歌 《國家進行曲》
國家代碼 PER 官方語言 西班牙語
貨 幣 新索爾 時 區 UTC-5
政治體制 總統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馬丁·比斯卡拉
人口數量 3205萬(2017年1月) [2] 人口密度 24.8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 印第安人、印歐混血種人、白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國土面積 1,285,216平方公里 水域率 0.41%
GDP總計 2222.38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6947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 +51 國際域名縮寫 .pe
道路通行 靠右駕駛 國 花 向日葵,坎塗花
國 樹 金雞納樹 國 獸 駱馬
注 音 ㄅㄧˋ ㄌㄨˇ 西班牙語 Perú
奇楚瓦語 Piruw 拼 音 bì lǔ
西班牙語 República del Perú 主要學府 天主教大學、利馬大學等

歷史沿革

秘魯的原始居民是奇楚亞、艾馬拉、莫奇卡和普基納等印第安人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開始定居在庫斯科,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13世紀,屬於奇楚亞的印加部落自庫斯科盆地向外擴張,1438年占領整個秘魯和附近一些地區,建立以庫斯科為首府的印加帝國。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西班牙遠征隊入侵,翌年11月16日在卡哈馬卡誘俘了印加國王阿塔瓦爾帕,勒索大量財寶後背信棄義地將他處死。1533年,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542年,西班牙王室在利馬設總督府,建立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當時秘魯商業發達,商人操縱着大部分南美的進出口貿易,西班牙人從南美掠奪的貴重金屬及其他物資均從秘魯運出。殖民者在秘魯大肆侵占土地,強制推行「米塔制」,迫使印第安人到礦場從事奴役性勞動,致使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為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印第安人舉行過多次起義,其中規模較大的有1535年的曼科起義、1742年的胡安·桑托斯起義和1780~1781年的圖帕克·阿馬魯起義。 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建立秘魯共和國。1835年10月28日,玻利維亞和秘魯正式合併,稱秘魯—玻利維亞邦聯。1839年2月20日邦聯徹底瓦解。1854年廢除奴隸制。1879~1883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同智利進行爭奪硝石產地的南美太平洋戰爭。秘魯戰敗後,智利奪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產地塔拉帕卡省,並控制了秘魯的塔克納、阿利卡兩省。 1929年,雙方經過和平談判,秘魯收回塔克納省。1933年與哥倫比亞發生邊界戰爭,秘戰敗。1948年10月,奧德利亞發動軍事政變上台。1963年6月,人民行動黨貝朗德·特里當選總統。1968年10月3日,貝拉斯科陸軍中將發動政變後出任總統。1975年8月29日,莫拉萊斯將軍接管政權,1977年宣布「還政於民」。1980年舉行民主選舉,恢復文人政府。1990年至2000年,「改革90」領導人藤森(日裔)兩任總統,2000年11月辭職流亡日本。2001年至2006年,「秘魯可行」黨領導人托萊多任總統。2006年至2011年,阿普拉黨領袖阿蘭·加西亞·佩雷斯任總統。2011年7月28日,民族主義黨主席奧良塔·烏馬拉就任總統,任期5年。 [3] 2017年6月2日,聯合國大會選舉秘魯為2018年和2019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4] 2018年3月23日,馬丁·比斯卡拉接任秘魯總統。[5] 2019年9月30日,秘魯副總統阿勞斯宣布辭職、德爾索拉爾辭去總理職務。秘魯政府當晚宣布將於2020年1月26日舉行國會選舉。[6]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面積為1285216㎞²。北鄰厄瓜多爾哥倫比亞,東界巴西,南接智利,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千米。

地形地貌

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山地占全國面積的1/3。全境從西向東分為三個區域:西部沿海區為狹長的乾旱地帶,為熱帶沙漠區,氣候乾燥而溫和,有斷續分布的平原,灌溉農業發達,城市人口集中;中部山地高原區主要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約4300米,亞馬孫河發源地;東部為亞馬孫熱帶雨林區,屬亞馬孫河上游流域,為山麓地帶與沖積平原,終年高溫多雨,森林遍布,地廣人稀,是秘魯新開發的石油產區。 科羅普納峰和薩爾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蘭山海拔6768米,為秘魯最高點。主要河流為烏卡亞利河普圖馬約河。中部的南段多火山,地震頻繁,東南與玻利維亞交界處有南美洲第二大湖的的喀喀湖。中部的北段海岸和近海蘊藏石油。岸外海域富鯷魚(秘魯沙丁魚)等漁業資源,沿海島嶼積有大量鳥糞層。森林面積占領土面積51%。 [7]

氣候特徵

全境從西向東分為熱帶沙漠高原和熱帶雨林氣候。秘魯西部屬熱帶沙漠、草原氣候,乾燥而溫和,年平均氣溫12~32℃;中部氣溫變化大,年平均氣溫1~14℃;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4~35℃。首都平均氣溫15~25℃。年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200~1000毫米,東部在2000毫米以上。 [8]

時區

西五區(UTC-5),比格林尼治時間晚5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3小時。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26個一級行政區,包括24個省(大區)、卡亞俄憲法省和利馬省(首都區)。 各省名稱如下:亞馬孫省、安卡什省、阿普里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亞庫喬省、卡哈馬卡省、庫斯科省、萬卡維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寧省、拉利伯塔德省、蘭巴耶克省、利馬省、洛雷托省、馬德雷·德迪奧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烏拉省、普諾省、聖馬丁省、塔克納省、通貝斯省、烏卡亞利省。 [9] 首都利馬(lima),人口781.67萬(2005年)。年平均氣溫18.7℃,被譽為「世界不雨城」。

國家象徵

國名

秘魯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Peru;西班牙語:La República del Perú;拼音bì lǔ,不能讀成mì lǔ)在古印第安語中,秘魯意為「玉米之倉」,因此地盛產玉米而得名。

國旗

秘魯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中間為白色,兩側為紅色,白色長方形中間有軍徽圖案。白色象徵自由、民主、和平與幸福;紅色象徵人民在獨立戰爭中取得的勝利,也表示人民對烈士的懷念。

國徽

秘魯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隻南美駱馬,為該國國獸,代表國家的動物資源,也是秘魯民族的象徵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雞納樹,代表該國的植物資源;下半部為一隻象徵豐饒的羊角,代表該國的自然資源和礦藏。盾徽上端為一個綠枝葉環;兩側各有兩面秘魯國旗。

國花

向日葵坎塗花

國樹

金雞納樹。金雞納樹又名雞納樹、奎寧樹、金雞勒。約包含25種的物種,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當中有些是小型灌木,有些是大型喬木,高度約5到15公尺,遠望金雞納林,紅一層綠一層,互相交迭,紅的是嫩葉,綠的是老葉,夏季開白色小花,種子很小。原產地源自南美安第斯山脈。金雞納屬中尚有紅金雞納樹(C.succirubra)、藥金雞納樹(C.officinalis)和西黃金雞納樹(C.calisaya)等種,而樹皮和根皮是提取奎寧和奎尼丁的重要工業原料。

國獸

駱馬(學名:Vicugna vicugna )是駱駝科、羊駝族、駱馬屬的大型哺乳動物。是駱駝科的動物從北美洲進入南美洲的一支的後代,體型較小,無駝峰,分布於安第斯山區和南美洲南部的草原、半荒漠地區,該屬僅有1種、2亞種,是野生動物,和人工飼養的大羊駝(Lama glama)及小羊駝(Lama pacos)並非一種動物,分屬不同的屬。駱馬毛在羊駝毛中最粗最長,彈性較差。絨毛的細度為25 35μm,剛毛為150μm。長度為200~300mm。

人口民族

人口 3081萬(截止至2014年8月),其中印第安人占45%,印歐混血種人占37%,白人占15%,其他人種占3%。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阿伊馬拉語和其他30多種印第安語。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秘魯是多種族國家,在過去5個世紀由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印第安人在西班牙人殖民統治之前已在秘魯土地聚居數千年,但由於傳染病散播,他們的人口從1520年代的估計約900萬下降到1620年的60萬。西班牙人和非洲人在殖民統治期間大量湧入,與原住民互相融合。秘魯獨立後逐漸有來自英格蘭、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歐洲移民定居。奴隸製取消後,中國人在1850年代開始進入該國工作,並成為有較大影響力的族群。2008年秘魯華人約占10%,多為廣東和福建等地移民,部分已不懂中文。但一份原始資料聲稱有着中國血統的公民人數達500萬,等同於該國總人口的20%。 [14] 其他移民包括阿拉伯人和日本人。

外交政策

秘魯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強調外交為經濟發展服務。主張在國際事務中遵循國際法、聯合國憲章和泛美體系準則,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支持聯合國改革,主張加強聯合國的權威。尊重普世人權觀。重視同美國的關係,積極發展同拉美國家關係,支持地區團結和一體化,反對地區軍備競賽,努力拓展同歐盟及亞太國家關係。現與130多個國家保持外交關係。 秘是聯合國、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南美國家聯盟、安第斯國家共同體、拉美一體化協會、拉美經濟體系、亞馬孫合作條約、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南太平洋常設委員會、太平洋聯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2015年10月,秘魯舉辦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2016年11月,秘魯繼2008年後再次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8年4月,第八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11月,比斯卡拉總統訪問智利。

同中國的關係

1971年11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秘魯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1972年2月,中國在秘設使館;同年3月,秘在華設使館。2002年5月,秘在上海設總領事館。 建交以來,雙邊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兩國高層互訪頻繁,經貿合作不斷擴大,文化、科技、教育、旅遊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增多。在國際事務中,雙方相互理解,密切合作。在台灣問題上,秘歷屆政府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2008年11月胡錦濤主席訪秘期間,中秘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兩國外交部於1992年建立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舉行十次政治磋商。

雙邊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國是秘魯全球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場。2012年雙邊貿易額137.96億美元,同比增長9.7%。其中我出口53.33億美元,進口84.6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6%和6.8%。中方主要出口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紡織品、服裝等,主要進口魚粉和銅、鐵等礦產品。 2009年4月,中秘簽署自貿協定。2010年3月1日,兩國自貿協定正式生效。 中秘經濟合作發展較快,秘是中國在拉美主要投資對象國之一。截至目前,中國在秘直接投資約40億美元,主要涉及礦產、石油資源開發等領域。

文化、教育、科技和旅遊交流

建交以來,兩國文化交往頻繁。中國文化、教育、新聞、體育和藝術等60多個團組相繼訪秘。1986年11月,兩國簽署文化合作協定。1997年11月,簽署人才交流與合作協定。2000年3月,簽署保護和收復文化財產協定。 2005年6月,中秘簽署《關於支持在秘魯合作建設孔子學院的諒解備忘錄》。2007年12月,中國國家漢辦與秘利馬天主教大學、阿雷基帕大學和皮烏拉大學、里卡多·帕爾瑪大學分別簽署設立孔子學院的協議。 中秘兩國自1988年簽署科學技術合作基礎協定以來,在農業、林業、礦業、水產養殖、中醫針灸等領域開展了專家和技術交流。1995年,兩國簽署《中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秘魯國家科學技術理事會科技合作項目計劃諒解備忘錄》。1990年至今,已舉行過2次科技混委會。 國務院於2004年4月批准開放秘魯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2005年1月,兩國簽署《關於中國旅遊團隊赴秘魯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同年9月15日,中國公民組團赴秘的旅遊業務正式開展。

軍事交往

建交以來,秘多位國防部長、聯指主席、陸軍司令、空軍司令等訪華。

相關視頻

1、南美 第七集 上 秘魯

南美 第七集 上 秘魯

2、秘魯的這座城市,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美食中心,匯聚各大洲的小吃

秘魯的這座城市,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美食中心,匯聚各大洲的小吃

3、秘魯馬丘比丘,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這裡有太多神秘故事

秘魯馬丘比丘,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這裡有太多神秘故事

4、[發現]帶你游南美 秘魯馬丘比丘

[發現]帶你游南美 秘魯馬丘比丘

參考來源

  1. 秘魯國家概況  [,外交部網,2019年8月
  2. 秘魯gdp、人口 ,世界銀行網,2017-07-20
  3. 秘魯國家概況 ,中國機構編制網,2014-11-28
  4. 波蘭科特迪瓦等5國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網易網,2017-06-03
  5. 秘魯總統比斯卡拉,新華網,2019年4月
  6. 秘魯副總統阿勞斯宣布辭職,新華網,2018-03-24
  7. 秘魯 ,河北省人民政府網,2014-11-28
  8. 景點大全 > 秘魯 > 詳細信息 ,搜狐網,2014-11-28
  9. 國家與地區 > 秘魯 ,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網,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