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穆罕默德·布瓦吉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穆罕默德·布瓦吉吉

图片来自easyatm

穆罕默德·布瓦吉吉(محمد البوعزيزي,拉丁转写:Mohamed Bouazizi,1984年3月29日-2011年1月4日),突尼斯贫民,靠摆地摊为生。

2010年12月17日,他在摆摊时受到警察滥用职权的欺侮,其中包括一名女性市政官员菲达·哈姆迪。他在投诉无门后在政府大楼前泼油自焚,后医治无效死亡。他的自焚和死亡引爆了突尼斯人长期以来对于独裁政府的民怨,后发展为席卷突尼斯全国的茉莉花革命。他的自焚身亡被普遍公认为是阿拉伯之春的起点。

介绍

布瓦吉吉于1月4日在医院去世后,人民起义持续扩大,最终迫使连续执政23年的时任总统本·阿里政权垮台并于于2011年1月14日流亡沙乌地阿拉伯,结束23年来的统治,但国内的抗议示威活动依旧持续著,并且人民起义风潮在阿拉伯世界多国迅速扩散。

茉莉花革命的成功引发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民众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抗议,且为了终止政治腐败的情形,几名男子模仿了布瓦吉吉而自焚,这群男子被称作“新中东革命的勇敢烈士”。由于这些抗议活动,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阿尔及利亚苏丹的政府都开始让步[1],而反政府示威至今已经导致埃及利比亚也门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多国稳坐江山数十年之久的政治强人和独裁者如多米诺骨牌般接二连三地倒下

早年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

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常被当地人称作“Basboosa”,他于1984年3月29日在突尼西亚西迪布吉德的一座小镇出生。布瓦吉吉的父亲是利比亚的建筑工人,在布瓦吉吉三岁时死于心脏病。后来,布瓦吉吉的母亲改嫁他的叔叔。布瓦吉吉与他六个兄弟姐妹,曾在西迪萨拉赫村(Sidi Salah)一间仅有一个教室的乡间学校接受教育。虽然有诸多媒体报导布瓦吉吉拥有大学文凭,而他的妹妹萨米亚·布瓦吉吉(Samia Bouazizi)则表示他尚未从高中毕业,但是布瓦吉吉也一直希望自己和他的姐妹们能够上大学。由于他叔叔的身体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所以布瓦吉吉自十岁起就开始从事各式各样的工作,且在青少年晚期辍学,以便胜任全职工作。

布瓦吉吉住在一间简陋的灰泥房子里,距市中心步行二十分钟。西迪布吉德的地方政府贪污横行[2],民众失业率估计达到30%。他的母亲曼努阿比亚·布瓦吉吉说,布瓦吉吉曾申请加入军队但却被拒绝,随后申请几个工作也被拒绝。布瓦吉吉在西迪布吉德的街上卖水果,每月赚取大约140美元,要供应母亲、叔叔、弟弟、妹妹生活,还供应一位妹妹上大学。妹妹萨米亚表示,布瓦吉吉当时正努力工作以期能买下一台面包车

货品被没收及自焚事件

当地警察知道布瓦吉吉多年,从他童年时期开始,就经常没收他的手推车及货品;但布瓦吉吉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继续摆摊。2010年12月17日上午,他借钱买下价值200美元的货品。在设好摊位后不久,警察就来没收他的货品,说布瓦吉吉没有摊贩执照[3]。然而,虽然有消息指出在突尼西亚街头摆摊是违法的[4],也有人说布瓦吉吉没有贩售货品所需的执照,但根据西迪布吉德就业与个体工作办公室的官员所言,从推车上贩卖商品不需要执照。

也有消息声称,布瓦吉吉没有钱来贿赂城管。同样地,布瓦吉吉的两名兄弟姐妹指责当局企图从布瓦吉吉身上强索钱财。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他的姐姐说:“你能想像是什么样的迫害,才会促使一位年轻男子做出这样的事?他们罚他钱,取走他的货物,令他必须以借贷的方式购买货品,以养活家庭。在西迪布吉德,那些没有关系可靠,也没有钱来贿赂官长的,只得受尽屈辱,失去活路。”

除此之外,布瓦吉吉还遭到公开羞辱。一名45岁的女性市政官员菲达·哈姆迪(Faida Hamdi)与两名同事一同殴打布瓦吉吉,哈姆迪还对他甩巴掌、吐口水,没收他的电子磅秤,并推倒他的蔬果车。也有人说,哈姆迪出言诽谤布瓦吉吉已逝去的父亲。由于阿拉伯世界习俗的关系,哈姆迪的女性身份加重了布瓦吉吉所遭受的侮辱。

受到激怒的布瓦吉吉前往地方政府办公室投诉,但总督拒绝见他。有人引述布瓦吉吉当时的话说:“如果你不见我,我就自焚。”尽管如此,还是不获接见。于是,布瓦吉吉购得一罐汽油(或两瓶油漆稀释剂),于当地时间上午11:30(距口角发生不到一小时),在当地政府大楼前用汽油淋在自己身上,并用火点燃。

布瓦吉吉的母亲在事前都没有得知儿子的意图,她说布瓦吉吉会自杀是因为受到羞辱,而不是因为家里贫困。她也指向遭警察骚扰一件事说:“那件事深深影响他的内心,伤害了他的自尊。”

去世与葬礼

File:Tunis Hôpital polytraumatisme.JPG
1月4日,穆罕默德·布瓦吉吉于本阿鲁斯烧伤及创伤治疗中心去世

据布瓦吉吉的家庭律师表示,布瓦吉吉由救护车送到西迪布吉得的医院。但医院无法处理其严重的烧伤,于是他被送到70英里以外的斯法克斯市(Sfax)。随著政府对他的关注提升,布瓦吉吉被转移到本阿鲁斯(Ben Arous)的烧烫伤治疗中心。当时的总统本·阿里曾到治疗中心探望布瓦吉吉。布瓦吉吉则在他自焚后十八天,于当地时间2011年1月4日下午5:30逝世。

据估计,有超过5000人参加他的送葬行列。队伍由西迪布吉德开始,途中经过布瓦吉吉的家乡。但警方并未允许队伍经过布瓦吉吉自焚之处。人群中有许多人吟诵道:“永别了,穆罕默德,我们会为你复仇。今天,我们为你哭泣。我们必让那些造成你死亡的人哭泣。”布瓦吉吉安葬于距西迪布吉德10英里的Garaat Bennour墓地。

荣誉

2011年2月4日,即布瓦吉吉逝世一个月后,巴黎市长宣布将巴黎一处地方命名为“布瓦吉吉”,以兹纪念。2011年2月17日,突尼西亚政府重新命名首都一座重要广场为“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广场”(Mohammad Bouazizi Square),以纪念布瓦吉吉。广场原名“11月7日广场”(November 7 Square),是为纪念1987年前总统本·阿里上台执政而名[5]

2011年10月27日,欧洲议会颁发萨哈罗夫奖予布瓦吉吉以及另外四名分别是来自埃及的阿斯玛·马夫兹,利比亚的阿买得·撒努西,叙利亚的拉赞·扎伊多纳阿里·法扎特,以表彰他们为本国人民争取人权和自由所做的突出贡献[6][7]

参考文献

  1. Meinardus, Ronald. Tunisia's uprising and politics in the Arab World. Daily News Egypt. 2011-01-19 [2011-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2). 
  2. Thorne, John. Bouazizi has become a Tunisian protest 'symbol'. The National. 2011-01-13 [2011-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6). 
  3. Abouzeid, Rania, Postcard: Sidi Bouzid, TIME, 2011-02-07: 8 
  4. Kherigi, Intissar. Tunisia needs real freedom. The Guardian (London). 2011-01-19 [201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6). 
  5. Reuters. Tunis renames square after man who sparked protests. Reuters. 2011-02-17 [201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4). 
  6. 阿拉伯之春5斗士获沙卡洛夫奖. swissinfo.ch. 2011-10-27. 
  7. 阿拉伯之春5杰获人权奖. 世华媒体. 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