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穷,汉语常用字 ,读作qióng或者gōng,最早见于甲骨文 ,造字本义为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不自由,后引申为物质上困顿的、不得志的、贫困的,又引申为追究、终结、尽、完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穷

拼音; qióng、gōng

注音; ㄑㄩㄥˊ、ㄍㄨㄥ

部首; 穴

部外笔画; 2

总笔画; 7

字码; 五笔PWLB;仓颉JCKS;郑码WOYM

笔顺; 丶丶フノ丶フノ

异体字; 穷竆䠻२�ਉ�

结构; 上下结构

字级; 常用字、一级字

平水韵; 一东

字源演变

穷,形声字。"穷"在甲骨文中写作"图A"、"图B",金文中写作"图C",小篆中写作"图E",都是"躬"身在"穴"中的形状,描绘出了穷困的生活环境。"躬"是弯身如弓,既是对他人的恭敬状,也是穷苦人的身形。"躬"又是"躳"的或体。

"吕"也指脊椎骨,会意身体弯曲显出脊椎。因此"躬"与"穷"相通,都是贫困状。"穷"从隶书开始写作"图F"和"图G"字形,声符或作"躬";形符或作"宀",世传古籍中一般作"穷"(繁体)。在晋代以来的草书中,声符"躬"被简省笔画,写得与"力"形近。到了元代,在通俗文学作品根据"穷"(繁体)字草书的写法加以楷化,把"穷"(繁体)写作"穷"。新中国成立后简化汉字时,采用"穷"作为简体字,而把"穷"(繁体)字废弃了。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七】【穴部】

穷,极也。从穴,躳声。

说文解字注

【卷七】【穴部】

穷,极也。从穴,躳声。

渠弓切,九部。或假为"躳"字。如鞠躬,古作鞠穷。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字部】

《韵会·小补》:说文本作竆。从穴躳声。隶作穷。

又《集韵》: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穷。[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