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空前绝后

空前绝后,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出自:宋 朱象贤《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近义词有:绝无仅有、亘古未有、史无前例,反义词有:比比皆是,空前绝后是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定语;形容极不寻常的盛况。

目录

空前绝后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称:空前绝后(kōng qián jué hòu)

成语释义:空:空白;绝:断绝。以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指从古到今非常突出;独一无二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 朱象贤《闻见偶录 男服从军》:“古之木兰,以女为男,代父从军,十二年而归,同行者莫知其为女子,诗歌美之,典籍传之,以其事空前绝后。”

近 义 词:绝无仅有亘古未有、史无前例

反 义 词:比比皆是

成语用法:联合式成语;可作定语;形容极不寻常的盛况。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辨形:绝,不能写作“决”。

成语正音:空,不能读作“kònɡ”。

空前绝后的典故/故事

晋朝顾恺之,才华出众,学识渊博,他的绘画才能更是出色,闻名于世。顾恺之画人物,神态逼真,形象生动。与众不同的是,他画人物,从来不先点眼珠。有人问其原因,他说:人物传神之处,正在这个地方。一语道出了其中的诀窍,使人叹服。当时被人称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南北朝时的梁朝,又出了一个叫张僧繇的大画家。他善画山水、人物、佛像,在当时名气很响。梁武帝建了很多寺庙佛塔,都命他作画。据说,有一次他在一个寺庙的墙上画了四条龙,却没有给龙点眼珠。旁人问他为什么不点上眼珠,他说:“恐怕点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去。”众人不信,坚持要他试一试,他便点了两条,果然破壁飞去。这一传说虽夸张得近于荒诞,但说明了他作画技艺得很高超的。

到了唐朝,又出了个更有成就的画家吴道子,集绘画、书法大成于一身。他的山水、佛像画闻名当时,且写得一手好字,有书圣之称。据传说,他曾为唐玄宗画巨幅嘉陵江图,几百里山水竟在一天内画好了。他在景玄寺中画了地狱变相图,不画鬼怪而阴森逼人,相传看过这幅画后改过自新、弃恶从善的大有人在。所以,后来有人评价这三个画家时,认为顾恺之的画成就超越前人,张僧繇的画成就后人莫及,而吴道子则兼两人的长处。

空前绝后的例句

1、祖孙三代倒做了三朝元老,真可以算得“空前绝后”的了。

2、王先生此次将价值数亿元家产捐出来的义行,当是空前绝后的了。

3、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空前绝后的音乐天才。

4、我虽不敢说这是空前绝后的作品,但它的成就傲视群伦,必定无疑。

5、万里长城的建造是空前绝后的。

6、那次运动会的规模空前绝后。

7、群臣们当然一片赞美之词,什么经天纬地,旷世奇才,德才兼备,空前绝后。

8、大家心目中的诸葛亮,是位空前绝后的军师。

9、你这张经历了生化危机的脸,真是空前绝后。

空前绝后的成语接龙

空前绝后 > 后生晚学 > 学富才高 > 高高在上 > 上下其手 > 手疾眼快 > 快马加鞭 > 鞭长莫及 > 及第成名 > 名公巨人 > 人面兽心 > 心神不宁 > 宁戚叩牛 > 牛头马面 > 面黄肌瘦 > 瘦羊博士 >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 耳熏目染 > 染苍染黄 > 黄衣使者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