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立秋雨院中有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立秋雨院中有作》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 立秋雨院中有作》,杜甫所以作诗。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1]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2]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立秋雨院中有作[3]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 立秋雨院中有作》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作品注释

闻道君牙帐①,防秋近赤霄。

下临千仞雪②,却背五绳桥③。

①君牙帐,谓董君之牙帐。吴注引邢君牙,谬矣。王洙曰:兵家书:牙旗,将军之旗,立于元帅帐前,故谓之牙旗。曹植诗:"高牙乃建。

"《南部新书》:近代通谓府庭为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诗》曰:"祈父,予王之爪牙。"祈父,司马,掌武备,象兽以爪牙为卫,故军前大旗谓之牙旗。出师而有建牙祃牙之事。军中听号令,必至牙旗之下,与府朝无异。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门为牙门,字讹变转为衙。

《东京赋》注:竿上以象牙饰之,后人遂以牙为衙。鹤曰:《唐志》:佛堂一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至赞普牙帐。

②高适谓三城邈在穷山之颠,其高可知。雪山,注见前。谢灵运诗:"连峰竞千仞。"

③《元和郡县志》:绳桥,在茂州西北,架大江上。今按:绳桥以篾索五条,布板其上,架空而度。山在桥外,故却转与桥相背。

海内久戎服①,京师今晏朝②。

犬羊曾烂漫③,宫阙尚萧条④。

猛将宜尝胆⑤,龙泉必在腰⑥。

黄图遭污辱⑦,月窟可焚烧⑧。

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⑨。

居然双捕虏⑩,自是一嫖姚(11)。

①《家语》:子路戎服见孔子。

②《汉明帝论》:"日晏坐朝,幽在必达。"

③应劭曰:"犬羊为群。"

④班婕妤赋:"登薄躯于宫阙兮。"孙子荆书:"萧条非复汉有。"

⑤李陵书:"猛将如云。"《吴越春秋》:采葛妇歌:"尝胆不苦甘如饴。"

⑥《越绝书》:取铁英作铁剑三枚,一曰龙渊。风胡子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诗避唐讳,改称龙泉。

⑦《哀江南赋》:"拥狼望于黄图。"骆宾王诗:"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唐·艺文志》有《三辅黄图》一卷。【张溍注】黄图,犹今之黄册。后汉鲁恭疏:污辱善人。

⑧《长杨赋》:"西压月窟。"

⑨《西域传》:斥候百人,五分之,击刁斗自卫。

⑩张翰诗:"能否居然别。"《后汉·马武传》:建武四年,武与虎牙将军盖延等讨刘永,拜捕虏将军。

(11)嫖姚,注别见。

落日思轻骑,高天忆射雕①。

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末结寄怀之意,重为激励也。落日、高天,秋时景。轻骑、射雕,军中事。云台诸将,以扫寇著名,董卿当自勉矣。此章,首尾各四句,中间十二句。)

①《北齐书》:斛律光尝射一大鸟,正中其头,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此射雕手。"时号为落雕都督。

作品赏析

闻道君牙帐①,防秋近赤霄。

下临千仞雪②,却背五绳桥③。

(首记董卿防秋之地。近赤霄,言其高。千仞雪,言其寒。五绳桥,言其险。)

海内久戎服①,京师今晏朝②。

犬羊曾烂漫③,宫阙尚萧条④。

猛将宜尝胆⑤,龙泉必在腰⑥。

黄图遭污辱⑦,月窟可焚烧⑧。

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⑨。

居然双捕虏⑩,自是一嫖姚(11)。

(中叙吐蕃之乱,勉其敌忾也。乱后事冗,故日晏退朝。尝胆腰剑,欲报污辱。月窟在西,吐蕃巢穴也。兵利寇退,则斥候不骄。捕虏、嫖姚,以古名将望之。)

落日思轻骑,高天忆射雕①。

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末结寄怀之意,重为激励也。落日、高天,秋时景。轻骑、射雕,军中事。云台诸将,以扫寇著名,董卿当自勉矣。此章,首尾各四句,中间十二句。)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4]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视频

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可爱动画赏析

百家讲坛——诗圣杜甫(三)杜甫辞官之谜

参考资料

  1. 杜甫三吏三别原文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7-12-07
  2.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
  3. 《 立秋雨院中有作》 诗词文句网
  4.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