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章京」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emoved Category:史官 using HotCat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章京''
+
'''章京'''
 章京,是中国清朝官名。清代早期为武官的称呼,后不限于称武官。在满族官员中,"章京"又成为对上级自称的称谓。如军机处之军机章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额外章京,均为协助堂官处理文书等事的文职官员。此外,清政府派驻新疆各地的参赞大臣、帮办大臣、办事大臣下属有印房章京,蒙古各旗札萨克下属有管旗章京、副章京等。
+
 章京,是[[ 中国]][[ 清朝]][[ 官名]] 。清代早期为武官的称呼,后不限于称武官。在满族官员中,"章京"又成为对上级自称的称谓。如军机处之军机章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总办章京、帮办章京、章京、额外章京,均为协助堂官处理文书等事的文职官员。此外,清政府派驻[[ 新疆]] 各地的[[ 参赞大臣]] [[ 帮办大臣]] [[ 办事大臣]] 下属有印房章京,[[ 蒙古]] 各旗札萨克下属有管旗章京、副章京等。
 +
 
 
[[File:T01a884189e71262a6b.pn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7%AB%A0%E4%BA%AC&src=tab_baike&correct=%E7%AB%A0%E4%BA%AC&ancestor=list&cmsid=08ec2f18b5d9428ec33ebf5de77b163d&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18db373dcce845745c74c3604cf485e5&currsn=0&ps=60&pc=60 原图链接]]]
 
[[File:T01a884189e71262a6b.pn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7%AB%A0%E4%BA%AC&src=tab_baike&correct=%E7%AB%A0%E4%BA%AC&ancestor=list&cmsid=08ec2f18b5d9428ec33ebf5de77b163d&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18db373dcce845745c74c3604cf485e5&currsn=0&ps=60&pc=60 原图链接]]]
 
== [[武职章京]] ==
 
== [[武职章京]] ==
  
"章京"一词是满语"janggin"的音译,而满语"janggin"则来自汉语"将军"。 后金时武职以额真为名,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年)规定除固山额真外,皆以"章京"为称。清代八旗武官不论职位高低,世爵大小有无,凡有职守之官皆称"章京"。满洲八旗中的"章京"从高到低依次为昂邦章京(相当于明朝的总兵)、梅勒章京(相当于副将)、甲喇章京(相当于参将)和牛录章京(相当于备御官),这是四个最基本的章京。此外还在巴牙喇营设纛章京和甲喇章京,在蒙古八旗设管旗章京、梅林章京、苏木章京、札兰章京。顺治元年(1644年)又在八旗左右翼设噶布什贤章京(归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统辖)。
+
"章京"一词是满语"janggin"的音译,而满语"janggin"则来自汉语"将军"。 后金时武职以额真为名,清太宗天聪八年(1634年)规定除固山额真外,皆以"章京"为称。清代八旗武官不论职位高低,世爵大小有无,凡有职守之官皆称"章京"。满洲八旗中的"章京"从高到低依次为昂邦章京(相当于明朝的总兵)、梅勒章京(相当于副将)、甲喇章京(相当于参将)和牛录章京(相当于备御官),这是四个最基本的章京。此外还在巴牙喇营设纛章京和甲喇章京,在[[ 蒙古]] 八旗设管旗章京、梅林章京、苏木章京、札兰章京。[[ 顺治]] 元年(1644年)又在八旗左右翼设噶布什贤章京(归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统辖)。
  
 清军入关后开始制定各种章京的汉字名称。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年),定札兰章京汉字称参领。 顺治十七年(1660)定牛录章京汉字称佐领,甲喇章京称参领,梅勒章京称副都统,昂邦章京称总管。 是年还定巴牙喇纛章京汉字称护军统领,巴牙喇甲喇章京称护军参领;噶布什贤章京汉字称前锋参领(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汉字称前锋统领)。 如此一来各种章京都有了汉字名称。
+
 清军入关后开始制定各种章京的汉字名称。[[ 清世祖]] 顺治八年(1651年),定札兰章京汉字称参领。 顺治十七年(1660)定牛录章京汉字称佐领,甲喇章京称参领,梅勒章京称副都统,昂邦章京称总管。 是年还定巴牙喇纛章京汉字称护军统领,巴牙喇甲喇章京称护军参领;噶布什贤章京汉字称前锋参领(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汉字称前锋统领)。 如此一来各种章京都有了汉字名称。
  
 
== [[军机章京]] ==
 
== [[军机章京]] ==
  
 以上均为清代的武职章京,清世宗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后,又出现了在军机处供职的文职章京,即"军机章京"。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名"军机房",不久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后多省去"办理"二字,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
 以上均为[[ 清代]] 的武职章京,清世宗[[ 雍正]] 年间设立军机处以后,又出现了在军机处供职的文职章京,即"军机章京"。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名"军机房",不久改称"办理军机处",[[ 乾隆]] 以后多省去"办理"二字,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简,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之任命,其名目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所谓"行走"者,即入值办事之意。军机大臣没有定额,军机处初设时为三人,以后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军机章京初无定额,至嘉庆初年,始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之任命称之为"军机章京上行走"。
+
[[ 军机大臣]] [[ 皇帝]] 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简,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之任命,其名目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所谓"行走"者,即入值办事之意。军机大臣没有定额,军机处初设时为三人,以后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军机章京初无定额,至嘉庆初年,始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之任命称之为"军机章京上行走"。
  
[[军机章京]]的选任,据《枢垣记略》记载:"汉军机章京由内阁中书、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进士、举人出身者兼充;满军机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理藩院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兼充"。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汉章京额缺增加为20人。军机章京职掌繁重,除承担军机处的撰稿、缮写、收发文稿、记载档案等事务外,亦可奉命单独到各省查办或处理政务,参预军机处承办案件的审理及纂修方略等事宜。军机章京的官衔一般为正五品,其中领班章京官衔可以达到正四品或是从三品。
+
[[军机章京]]的选任,据《枢垣记略》记载:"汉军机章京由内阁中书、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 进士]] [[ 举人]] 出身者兼充;满军机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理藩院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兼充"。清德宗[[ 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将汉章京额缺增加为20人。军机章京职掌繁重,除承担军机处的撰稿、缮写、收发文稿、记载档案等事务外,亦可奉命单独到各省查办或处理政务,参预军机处承办案件的审理及纂修方略等事宜。军机章京的官衔一般为正五品,其中领班章京官衔可以达到[[ 正四品]] 或是[[ 从三品]]
  
 
 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早期也称为"司员"。最初,章京无一定额数,在内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清高宗乾隆初,改由内阁、各部、理藩院等衙门调派。自清仁宗嘉庆四年(1799年)始,定军机章京分满、汉各两班,每班8人,共32人。各班设领班、帮领班章京各1员,由军机大臣于章京中选资深望重者任之。
 
 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早期也称为"司员"。最初,章京无一定额数,在内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清高宗乾隆初,改由内阁、各部、理藩院等衙门调派。自清仁宗嘉庆四年(1799年)始,定军机章京分满、汉各两班,每班8人,共32人。各班设领班、帮领班章京各1员,由军机大臣于章京中选资深望重者任之。

於 2021年5月29日 (六) 15:18 的最新修訂

章京 章京,是中國清朝官名。清代早期為武官的稱呼,後不限於稱武官。在滿族官員中,"章京"又成為對上級自稱的稱謂。如軍機處之軍機章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之總辦章京、幫辦章京、章京、額外章京,均為協助堂官處理文書等事的文職官員。此外,清政府派駐新疆各地的參贊大臣幫辦大臣辦事大臣下屬有印房章京,蒙古各旗札薩克下屬有管旗章京、副章京等。

武職章京

"章京"一詞是滿語"janggin"的音譯,而滿語"janggin"則來自漢語"將軍"。 後金時武職以額真為名,清太宗天聰八年(1634年)規定除固山額真外,皆以"章京"為稱。清代八旗武官不論職位高低,世爵大小有無,凡有職守之官皆稱"章京"。滿洲八旗中的"章京"從高到低依次為昂邦章京(相當於明朝的總兵)、梅勒章京(相當於副將)、甲喇章京(相當於參將)和牛錄章京(相當於備御官),這是四個最基本的章京。此外還在巴牙喇營設纛章京和甲喇章京,在蒙古八旗設管旗章京、梅林章京、蘇木章京、札蘭章京。順治元年(1644年)又在八旗左右翼設噶布什賢章京(歸噶布什賢噶喇衣昂邦統轄)。

清軍入關後開始制定各種章京的漢字名稱。清世祖順治八年(1651年),定札蘭章京漢字稱參領。 順治十七年(1660)定牛錄章京漢字稱佐領,甲喇章京稱參領,梅勒章京稱副都統,昂邦章京稱總管。 是年還定巴牙喇纛章京漢字稱護軍統領,巴牙喇甲喇章京稱護軍參領;噶布什賢章京漢字稱前鋒參領(噶布什賢噶喇衣昂邦漢字稱前鋒統領)。 如此一來各種章京都有了漢字名稱。

軍機章京

以上均為清代的武職章京,清世宗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以後,又出現了在軍機處供職的文職章京,即"軍機章京"。軍機處成立於雍正七年(1729年),初名"軍機房",不久改稱"辦理軍機處",乾隆以後多省去"辦理"二字,簡稱"軍機處"。軍機處的職官有軍機大臣,俗稱"大軍機",有軍機章京,俗稱"小軍機"。

軍機大臣皇帝從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員內特簡,有些也由軍機章京升任。軍機大臣之任命,其名目為"軍機處行走",或"軍機大臣上行走"。所謂"行走"者,即入值辦事之意。軍機大臣沒有定額,軍機處初設時為三人,以後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軍機章京初無定額,至嘉慶初年,始定為滿、漢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滿、漢章京又各分兩班值班,每班八人。軍機章京之任命稱之為"軍機章京上行走"。

軍機章京的選任,據《樞垣記略》記載:"漢軍機章京由內閣中書、六部郎中、員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進士舉人出身者兼充;滿軍機章京以內閣中書、六部、理藩院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兼充"。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將漢章京額缺增加為20人。軍機章京職掌繁重,除承擔軍機處的撰稿、繕寫、收發文稿、記載檔案等事務外,亦可奉命單獨到各省查辦或處理政務,參預軍機處承辦案件的審理及纂修方略等事宜。軍機章京的官銜一般為正五品,其中領班章京官銜可以達到正四品或是從三品

軍機章京,俗稱"小軍機",早期也稱為"司員"。最初,章京無一定額數,在內閣中書等官員中選調。清高宗乾隆初,改由內閣、各部、理藩院等衙門調派。自清仁宗嘉慶四年(1799年)始,定軍機章京分滿、漢各兩班,每班8人,共32人。各班設領班、幫領班章京各1員,由軍機大臣於章京中選資深望重者任之。

總理衙門章京

章京的品級與升補,按原衙門官職辦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撤。

清文宗咸豐十一年(1861年)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通稱總理衙門),下設章京。分為四種: 總辦章京:滿、漢各二人,掌承發庶務; 幫辦章京:滿、漢各一人,掌贊佐總辦之職; 章京:滿、漢各七人; 額外章京:滿、漢各八人,掌各股之事,並分班輪流值宿。

其他章京

清政府派駐新疆各地的參贊大臣、幫辦大臣、辦事大臣下屬有印房章京,蒙古各旗札薩克下屬有管旗章京、副章京等。在滿族官員中,"章京"又成為對上級自稱的稱謂。

軍機章京和總理衙門章京這兩種文職章京雖然品級不高,但作為處理文書、檔案等具體事務的官員,其實權相當大。戊戌變法期間,光緒帝就曾任命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四人賞四品卿銜在軍機處章京上行走,參預新政事宜。

參考資料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