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童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童市镇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地处平江县中部,东与咏生乡接壤,南与三市镇、加义镇、三阳乡交界,西抵梅仙镇,北连三墩乡、虹桥镇,行政区域面积158.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童市镇户籍人口为31829人。

清代时期,属太平乡五都;1995年,将钟洞、恩溪两乡合并为钟洞乡;2001年11月,改为童市镇。截至2020年6月,童市镇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塝上村。

2019年,童市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9个。[1]

地理概况

该镇辖区东临平江县咏生乡的杜庄、复兴及加义镇的谢江村,西与梅仙镇的稻田、填得、白里等村相连,西南方与三阳乡的密岩、白若、合兴接壤,南与三市镇的横江、尧塘、淡江相邻,北靠三墩乡的智义、八里、志平。境内地貌多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区,主体山脉海拔都在500米以下,山地坡度缓和,植被覆盖良好。从土壤结构来说,主要是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层深厚,土地肥沃,酸碱浓度适中,特别适合油茶的生长。

概况

童市镇位于平江县中部。东临平江县咏生乡的杜庄、复兴及加义镇的谢江村,西与梅仙镇的稻田、填得、白里等村相连,西南与三阳乡的密岩、白若、合兴接壤,南与三市镇的横江、尧塘、淡江相邻,北靠三墩乡的智义、八里、志平。面积158.79平方千米,人口27005人(2017年)。辖童市1个居委会,排形、扬墩、梭墩、童坪、翠阳、石洞、永响、德字、烟舟、沙坪、旁上、芭焦、义字、新乐、月坳、协洞、石枧、白花、天和、和众、东源、二联、桃花、永丰、建设、大糙、优良27个行政村,364个村(居)民小组。镇政府驻童市,距县城21千米。境内地貌多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区,主体山脉海拔都在500米以下。

沿革

因驻地在童坪,已成为山区小市而得名童市镇。原名钟洞,因地处县境中部,且多山洞,故名中洞,后演变为"钟洞"。清代属太平乡五都,民国属五区三联乡。解放后属八区、钟洞办事处、钟洞区、钟洞公社(后复为区)。1984年社改乡。1995年5月,由原钟洞区的钟洞、恩溪2乡合并为钟洞乡,面积159平方千米,人口3.9万,乡政府驻高塘铺,辖童市、烟舟、翠杨、童枰、杨墩、梭墩、德字、义字、协洞、沙坪、磅上、排形、芭蕉、石洞、永响、新乐、月坳、东源、二联、优良、大皂、建设、天和、石枧、桃花、永丰、和众、白花尖28个行政村。2001年11月撤乡建镇,人口7963户、297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6人,辖28个村,364个村民小组。2004年辖1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2005年总户数8003户,人口28940人。

产业经济

该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境内山多田少,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区,截止2003年底,该镇有山林面积19万亩,盛产油茶和楠竹,其中油茶林有14.6万亩,素有"油海"的美誉。该镇2003年有耕地面积17726亩,其中水田15216亩,2005年每个农业人口平均0.6亩。种植业以水稻、蔬菜、药材为主。

200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后,2005年粮经比例为7:4。2003年该镇森林植被覆盖率为82.9%,树种资源丰富,以杉木、楠竹、油茶为主。养殖业以生猪、肉牛、黑山羊为主。

1978年至2005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到2005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9851万元,比1978年增加8916万元,增长了11倍多,财政总收入448.92万元,比1978年增加416万元,增长了近12倍。

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460万元,粮食总产量12471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发展种养大户,油茶、苗木、板栗、百合、药材等已逐渐形成优势,畅销省内外市场;养殖业初步实现由传统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并分别成立了童市镇养猪协会和肉牛协会,为农户发展养殖业提供生产、技术、销售等全方位服务。2005年出栏生猪37000头,黑山羊18450头,肉牛4500头,出笼家禽42650羽,鱼190吨。

基础设施

该镇1989年建成了1800千伏变电站,2000年童市、义字、傍上、排形等村实现了农村电网改造。1995年开通了程控电话,该镇截止2003年,有程控电话用户3752户,入户率达49 %。有联通、移动通信塔3个,信号覆盖率达75%,2003年底该镇手机用户有5000多户。1994年开通了有线电视,有线用户2200多户,2002年开通了宽带网络,2003年开始启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电脑成为热门话题,老百姓也开始接触网络。截止2003年,该镇境内有李家垅、严山、板桥洞、永响四个小Ⅱ型水库。[2]

社会事业

截止2003年底,该镇有初级中学2所,中心完全小学3所,村小学24所,在职教师211人,在校学生4156人。1978年-2005年累计投资800万元,新建村级小学12所;完善了中学、中心小学教学设施,新建电化教室4间,购置电脑75台。通过改革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完善教育目标管理,加强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2003年至2005年,全镇中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优秀率)在全县位居榜首,中学生毕业会考成绩在全县27个乡镇中名列前茅。截止2003年底,该镇有中心卫生院2所,设有外科、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病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率达100%,接种"四苗"(甲肝、乙肝、钩体、乙脑、流脑、腮腺疫苗)覆盖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了孕产妇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达90%。

童市镇油茶5千亩

江县童市镇随处可见赶着栽种杉木的农民在劳作,呈现出一片热闹的节后植树造林潮。

为实现"生态童市"的目标,童市镇将森林资源保护和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作为保护改善生态的重大措施之一,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发动各造林企业、大户和林农紧抓当前,组织劳力上山开垦整地、植树造林。

童市镇人均山林面积6.2亩。据悉,2010年,该镇新造油茶林2000多亩,杉树林3000余亩,光强农合作社--排形村油茶基地就有1300多亩,直接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同时,个人造林积极性高,有洪石明等100亩以上造林大户8户。据该镇主管林业负责同志透露,2011年预计新造杉木林1500亩,油茶林5000亩。[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