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端午拾遺(何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3月31日 (日) 22:18 由 心定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 端午拾遗'''<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 端午拾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端午拾遺》中國當代作家何雙的散文。

作品欣賞

端午拾遺

大多與民俗節令有關的事,和吃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按時下流行的說法,舌尖上的記憶。

講究一點的人家,端午節前幾天就開始泡粽葉,泡糯米。粽葉以竹林里當年新發的筍殼為最佳,包出的粽子表面微黃,透着淡淡竹香,筍殼撿回家後稍作整理,收拾成長短、寬窄差不多大小的形狀,攤平對摺按一定數量疊起來,用撕下來的筍殼邊料紮起,一疊一疊整齊碼放鍋中急火猛煮半小時,撈出、反覆淘洗、浸泡清水中待用。米必須選用純淨的糯米,不可混雜其他品種,以免造成香糯中出現生硬的牙感,淘盡米中混雜的砂石,換水浸泡二至三日,需要隨時觀察,以免溫度等原因造成糯米出現發酸的狀況,待米粒泡至鬆軟發脹,用手指頭搓揉,內外皆成粉狀尚可,包粽子是件技術活,但也是件體力活,扎的不緊,煮出來的粽子就會出現不那麼香糯、彈牙的效果。老練手巧的人包出的粽子大小均勻,稜角分明。端午的粽子和雞蛋絕對是標配,在加上必不可少的煮大蒜點綴,小孩睜開眼就能看見,接下來就是上學途中斷斷續續丟棄的粽子葉,路標一樣醒目。

端午節這一天,可以說是不同的時段有着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幾本圍繞着驅邪避毒這一主題。

清早起來要上山踏百草,沾露水,據說可避蟲毒,去邪氣。最熱鬧的還是清早買藥草的市場,艾草、菖蒲等山上採下的藥草堆積如山,滿街的人挑挑揀揀,熱鬧非凡,一過正午,滿街丟棄的都是,再也無人經管問津。懂行的人這天會買上一些叫什麼一支箭、一支蒿、一碗水等等稀奇古怪藥名的藥草回家泡酒,可驅蟲止癢、鎮痛。菖蒲,葉片呈劍型,因此有人又叫「蒲劍」,天中五瑞之首,據說可以斬千邪,艾草有虎皮斑紋,故稱「艾虎」,以此二樣插在或掛在門口可鎮宅避邪,驅蚊蟲。小孩佩戴用五色絲線綑紮或用碎布縫成各種樣式的香包,香囊內有硃砂、雄黃等香料藥料,香氣撲鼻,隨身攜帶可以辟邪驅瘟。

[1]

作者簡介

何雙,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