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竹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exLindl.)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tRendle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肺降火,

滑痰利窍之功效。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别 名:竹汁淡竹沥竹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刚竹属种

淡竹分布区域: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中文学名:竹沥毒

性:无毒《纲目》

形态特征

淡竹又名:毛金竹白夹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

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

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枝具叶1-5片,

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

穗状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1或2片,

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

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针形,长约3mm;

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

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5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入药部位

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性味

味甘、苦,性寒。

归经

归心、肝、肺经。

功效

清肺降火,滑痰利窍。

主治

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相关配伍

1、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淡竹沥一升服。(《千金要方》) [1]

2、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

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要方》竹沥汤)

3、治风着人面,引口偏,着牙车急舌不得转,

竹沥一升,独活三两,生地黄汁一升。三物合煮,取一升,顷服之。(《医心方》引憎深方)

4、治小儿口噤,体热:用竹沥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5、治肺痈:竹沥60g,分3次,温开水冲服。(《安徽中草药》)

6、治小儿赤目:淡竹沥点之,或入人乳。(《古今录验方》)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30-60g;或入丸剂,或熬膏。外用:适量,调敷或点眼。

使用注意

寒饮湿痰及脾虚便溏者禁服。

參考來源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