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筋缩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揭密真相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为专业意见。任何医药相关资讯,应谘询专业人士。

筋缩穴】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筋泛指筋肉,缩有抽搐之意。穴当肝俞中央,考肝属木,在体主筋,该穴主治狂痫瘈疭,痉挛抽搐诸疾,因名筋缩。筋缩穴的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中医认为刺激筋缩穴有缓解治疗胃痛、背痛、脊强、四肢不收、癫狂、惊痫、抽搐、黄疸等作用。

【穴位含义】 督脉的天部水湿风气在此散热缩合。
筋,肝之所主的风气也。缩,收也,减也。筋缩名意指督脉的天部水湿风气在此散热缩合。本穴物质为中枢穴传来的天部阳热风气,至本穴后此阳热风气散热缩合,风气的运行速度收而减慢,故名筋缩。

概况

【取 穴】位于人体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1]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缓行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督脉传于至阳穴。 【功能作用】息风定志。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有镇痉熄风、平肝和胃作用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心肝及脊背疾患:如心痛,癫痫,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腰脊神经痛,强直性痉挛,肝炎,胃炎,胆囊炎,抽搐,小儿惊痫,瘛疭,胃痛,黄疸,脏躁,腰背痛,脊强,眩晕,两目上翻,手足不收,四肢拘挛,背强,胃痉挛等。
【配伍应用】
筋缩穴配太冲穴、百会穴,治眩晕。
筋缩穴配太冲穴、合谷穴,治抽搐。
筋缩穴配大椎、人中穴治小儿惊痫。
筋缩穴配悬枢穴脊中穴、中枢穴治胃痉挛。
筋缩穴配中渚穴、阳陵泉穴,治脊背强痛。
筋缩穴配曲骨穴、阴谷穴、行间穴,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癫痫。
筋缩穴配水道穴,有温通阳气,散寒止痛的作用,主治脊强,腰痛寒痛。

穴位疗法

【针刺】一般针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斜刺0.5~1寸,局部酸胀。注意:筋缩穴不宜针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经常点揉筋缩穴,可治腰椎间盘突出、筋脉拘挛、小儿抽动症、癫痫等症

视频

筋缩穴:缓解治疗食欲不振、胃痛、腰背痛、肝炎、胆囊炎、黄疸

参考文献

  1. 筋缩穴,穴位密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