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簇花猕猴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簇花猕猴桃
簇花猕猴桃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簇花猕猴桃

拉丁学名:Actinidia fasciculoides C. F. Lia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侧膜胎座目

亚 目:山茶亚目

科:猕猴桃科

属:猕猴桃属

种:簇花猕猴桃

分布区域:广西自治区, 云南省

命名者及年代:C. F. Liang.,1984


簇花猕猴桃(学名:Actinidia fasciculoides C. F. Liang)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大型落叶藤本;着花小枝长达20厘米,洁净无毛, 皮孔极显著,髓淡褐色,实心;叶薄革质,矩圆状近圆形或菱状椭圆形,顶端突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边缘有越上越发达的锯齿,腹面深绿色,背面绿色,叶脉发达,在叶背隆起呈圆线形,叶柄无毛。果序繁多,着生于果枝每一叶腋上,一个果序2-6果,果序柄很 短,果暗绿色,圆卵形或柱状长圆形,秃净无毛,有显著的淡褐色圆形斑点;种子小, 分布于中国产云南西畴县。生于海拔1350-1450米山地疏林中。 [1]

形态特征

大型落叶藤本;着花小枝长12-20厘米,直径3.5-4毫米,完全洁净无毛,皮孔极显著,髓淡褐色,实心;隔年枝直径约8毫米。

叶薄革质,矩圆状近圆形或菱状椭圆形,7-11厘米,宽4-7.5厘米,顶端突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边缘有越上越发达的锯齿,腹 面深绿色,背面绿色,两面洁净无毛,叶脉发达,在叶背隆起呈圆线形,侧脉6-7对,上段分叉或不分叉,横脉显著可见,网状小脉繁密 ;叶柄长3-4.5厘米,无毛。 花未见。果序繁多,着生于果枝每一叶腋上,一个果序2-6果,果序柄很短,长仅1-2毫米,使众果状如簇生;果柄长1厘米左右,遍被短 绒毛,后来毛脱落渐趋秃净,果暗绿色,圆卵形或柱状长圆形,长1.5-2厘米,秃净无毛,有显著的淡褐色圆形斑点。种子小,长2.5毫米。

生长环境

生于阴坡的针、阔混交林和杂木林中土质肥沃内,有的生于阳坡水分充足的地方。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或山沟溪流旁,多攀缘在阔叶树上,枝蔓多集中分布于树冠上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和广西交界地区。分为3变种。生境: 石灰岩山石坡, 疏林中

主要价值

食用:该种产地群众反映,它的果实风味甚佳,是猕猴桃种类中最好食的一种。从生长和生态情况看,该种生长旺盛,体强株壮,较为耐旱,所以在试种猕猴桃的事业中。

营养: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水果,具有多重功效和作用,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10多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包括丰富的钙、磷、铁,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对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保健:可以作为一种饮料治疗坏血病。每天一杯猕猴桃饮料可以在一个月以内很好的改善肤色和质地。它含有的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血液 中的胆固醇水平,起到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它还加强心脏肌肉。定期喝一茶匙猕猴桃粉加上适量的温水制成的饮料,可以帮助稳定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 美容:猕猴桃是一种“美容圣果”,具有除斑、排毒、美容、抗衰老等作用,因猕猴桃中含有特别多的果酸,果酸能够抑制角质细胞内聚力及黑色素沉淀,有效地消除或淡化黑斑,在改善干性或油性肌肤组织上也有显着的功效。猕猴桃是维生素C最丰富的水果,因此常吃猕猴 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起到美白的作用。而且,猕猴桃外用美容效果也不错。洗过脸后,用去皮后的猕猴桃均匀涂抹脸部并进行按摩,对改善毛孔粗大有明显的效果。

减肥:猕猴桃是最合适的减肥食品,因为它虽然营养丰富但热量极低,其特有的膳食纤维不但能够促进消化吸收,还可以令人产生饱腹感。猕猴桃是减肥与兼顾营养的最佳选择。

注意事项:⑴猕猴桃性寒,因此不宜多食,尤其是脾胃虚寒者应慎食,腹泻时不宜食用。⑵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易与奶制品中的 蛋白质凝结成块,不但影响消化吸收,还会使人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因而食用猕猴桃后不要马上喝牛奶或吃其他乳制品。

主要变种

簇花猕猴桃(原变种) Actinidia fasciculoides
该种叶矩圆状近圆形,长7-11厘米,宽5.5-7.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部锯齿向波状,侧脉上段常分叉;某柱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畴县(模式标本产地)。生于海拔1350-1450米山地疏林中。

楔叶猕猴桃
该种叶菱状椭圆形,长7-9厘米,宽4-5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锯齿不呈波状,侧脉不分叉;果圆卵形,长约1.5厘米。果熟期11月底。
分布于中国广西田林县(模式杯本产地)。生于海拔800 米左右石灰岩石山上的疏林中。

圆叶猕猴桃
该种叶较小,长7厘米,宽4.5厘米,锯齿极小,下段全缘,侧脉5对;叶柄长3-8厘米。果序柄长约2毫米。
分布于中国广西龙州县。生于海拔400米石灰岩石山上。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