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制
中法通商章程(谈判现场)原图链接 来自 柑桔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公制

外文名: The Metric System

别 名: 米制或米突

拼 音: gōng zhì

米制是1858年《中法通商章程》签定后传入中国的一种国际度量衡制度。创始于法国。1795年4月7日法国国会议决颁布米突制条例。1840年以后采用米突制的国家逐渐增多。1875年17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米突制公约,于1876年1月1日生效。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清政府决定用米突制来确定营造尺和库平两的数值。1915年北洋政府《权度法》规定米突制与营造尺库平制平行。1928年国民政府《权度标准方案》采用米突制为标准制,市用制为辅制。实际上在大多数地方和部门未贯彻实行。[1]

发展原则

公制单位在早期有两个重要的发展原则:

第一项是要十进位以便计算,就十进位而言,两单位间的换算只要用十的倍数换算即可,可减少其复杂性。

第二项原则是要以一般人普遍可接受之基本单位,以逻辑演算导出其他的单位来,如长度为一般人最易接受之单位,体积单位相当于边长的三次方,而边长单位为长度,故体积单位是边长的三次方。

公制历史

历史学家均承认里昂圣保罗大教堂的主教穆通是公制的创始人。穆通在1670年提出易理解的长度和重量的基本单位,以赤道所围的地球圆周的一分弧长为基本单位,穆通又将基本单位再加以十等分,而又得更小之基本单位。另外,他又由具单位长的单摆得时间的基本单位。

一世纪之后,1790年法国奥顿主教塔列朗提出有关改革重量和测量方面知识的建议,主张根据每秒摆动一次的摆锤常定为基本单位,获普遍支持。法国科学学会亦加入此一研究行列,并在同年10月27日和翌年3月19日提出研究报告,除建议采十进位制度外;建议采用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为单位长度,即为公尺,源于西腊文本为测量之意思。

法国科学学会除了未定义时间的基本单位外,质量,长度和体积均可由基单位加以导出。这些早期的研究成果帮助后人建立初步的长度标准。

1795年,法国建立了强制性的新单位,同年亦全国实施公制。继法国后,在十九世纪半叶前,公制已被意大利,荷兰及西班牙所使用。1880年左右,公制被17个国家列为官方制度,1867年,法国所举办的国际性商业展览会更举办了一场有关货币,重量和测量系统的国际会议。这是第一次有正式会议在推广公制的应用。

现代公制

现代公制包括有以下的基本单位:

长度单位:(m)。一米(亦称公尺)的定义为氪-86光谱的橘红色光在真空中的165076373倍;

时间单位:(sec)。一秒定义为铯原子摆动9192631770次所经历的时间;

质量单位:千克(kg)。一千克是普朗克常量为6.62607015×10???J·s(6.62607015×10???kg·m?·s??)时的质量;

温度单位:开尔文(K)定义是玻尔兹曼常数为1.380649×10J·K??(1.380649×10???kg·m?·s??·K??)时的热力学温度,0K定义为绝对零度。

CGS制

在法国正式将公制单位应用於国内各项事物之测量后,英国科学促进会的标准委员会(BAAS)强调单位制的重要性。符合科学发展的各单位,皆可由最小的基本单位推得。当时最重要的成就就属牛顿的力学,为配合其发展,促进会建议用公分,公克和秒为基本单位,而构成了公分-公克-秒制(CGS制),学会用公分代替公尺是因水在特温下,一立方公分的水重为一公克。公尺的标准原型物存于巴黎,公斤亦属于CGS制,且一公斤即为1000克,一公尺为100公分。

CGS制的产生乃是由已知的力学定律所导出的,如速度的CGS制单位是cm/s,加速度CGS制单位则为cm/s^2,力的CGS制单位为达因(dyne)等。其他的物理单位如动量,功,功率等的CGS制单位可用类似方法导出,后来又发展出MKS制。

视频

米制 相关视频

度量衡的统一,为官僚制和俸禄制打下了基础
米国的英式度量衡不简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