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埔湿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埔湿地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米埔湿地位于新界西北部,毗连后海湾。港府于1976年宣布把米埔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米埔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为了确保这块土地得到妥善管理,港府于1984年委托世界野生生物(香港)基金会着手拓展米埔的管理工作。现时筑有浮桥和步行径,方便游人观赏自然景色。

基本内容

中文名:米埔湿地

位于:新界西北部

外文名:The mai Po wetland

毗连:后海湾

简介

米埔沼泽区的野生生物种类繁多,有超过300种雀鸟、400种昆虫、90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及50种蝴蝶。米埔最广为人知的是鸟类生态。每年约有200至300万头鸥、鸭、鹭和涉禽等水鸟,从中国北方、蒙古和西伯利亚的繁殖地,飞往东南亚和澳大拉西亚的越冬地。依靠迁徙路线上的中途站停栖、觅食并储存足够的能量,为余下的漫长旅途做好准备。米埔和后海湾内湾一带的湿地则是候鸟重要的补给站。此外,米埔还有全香港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米埔是候鸟经过长途艰辛的旅程后的歇息地点。每逢春秋两季雀鸟迁徙期间,均有二至三万只禽鸟在后海湾栖息,包括面临绝种威胁的勺咀鹬、小青脚鹬及半蹼鹬,所以春秋两季是观鸟的最佳时候。红树林和基围亦是米埔引人入胜的特色。红树林是一种能适应海岸生长的植物,鱼、虾和蟹等动物均以红树的落叶维生。而基围是潮间区的浅水虾塘,每逢四月至十月是基围虾塘的作业期。

地理位置

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位于元朗平原,底质主要以大理石为基岩。沉积物早于3亿年前石炭纪堆积,气候积压为岩石,经侏罗纪强烈的地质压力和气温转变,变质为大理石。湿地的土壤由落马州岩层冲积物和崩积物组成,分布于米埔、新田和上水区域。土壤的排水度低,因此含有较高的盐度,不适宜耕作。冬季排干水的鱼塘经太阳晒干后,塘底的土壤出现由裂缝分隔的大型六角形土壤块,表面集结盐晶。湿地积水区面积112平方公里,海湾水深不超过6m,平均深度为3m,高潮时6m,沼泽地水最深处2m,最大潮差2.8m。退潮时显露出大片滩涂,海水积留时间一般为15天。后海湾属珠江河口的一部分,河口系统的盐度0.25%~0.3%。

区域特色

从出土的石器和瓷器碎片看,人类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踏足米埔。然而,有关早年居民生活状况的记录资料有限。大约在10世纪,中国大陆的移民在米埔引入农业,开始围垦小面积的湿地种植水稻,部分沼泽因而被围垦作耕地。1940年,米埔移民引入围垦沿岸红树林成为潮汐虾塘的方法,通称“基围”。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米埔移民又引入商品蔬菜水果栽培技术,主要种植蔬菜水果和以深水鱼塘养殖塘鱼。同时,香港政府致力于发展更有效的渔产养殖技术,所以不少剩下的稻田和基围被纷纷改建成鱼塘。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大批农田被改建成锦绣花园等大型住宅区,造成了湿地和相关价值的永久丧失。

气候类型

湿地属亚热带气候,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接近温带气候。夏季热、湿,冬季较干燥、暖和。平均年降水量1400mm,大多数降雨在4~9月之间。平均最低气温13.2℃(1月);平均最高气温31.6℃(7月)。

自然资源

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是由天然浅水河口三角洲地带、潮间带滩涂、红树林、基围和鱼塘组成,其中包括380公顷极具生态价值的红树林和基围以及470公顷鱼塘。湿地区内有红树植物7种;哺乳类动物17种;鸟类360种;爬行类21种;两栖类7种;鱼类40种;昆虫400种,其中蝴蝶50种;海洋无脊椎动物90种;高等植物190种。300余种鸟类中有14种属全球濒危种,特别是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和小青脚鹬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在米埔湿地内栖息的数目超过全球总数的1%或以上,其中黑脸琵鹭占全球总数的30%。米埔湿地是越冬水鸟和迁飞候鸟的重要中途站,每年冬季停留在这里的水鸟约为55000只,全年水鸟数目逾10万只。

旅游特色

每年的春秋两季是观赏鸟类的最佳时节,300多种冬候鸟的踪影可见于此,其中有不少品种更是区内罕见。候鸟在米埔和后海湾湿地一带,以及红树林间,捕捉鱼虾和螃蟹作为食物。

每逢周日及公众假期,世界自然(香港)基金可安排经验丰富的领队带领游客在三层高的观鸟屋饱览米埔保护区的怡人风景。每团参观人数不多于三十人,小童需年满4岁或以上。

交通路线

港铁上水站乘17线绿色公共小巴至米埔村(车程约20分钟),徒步20分钟至世界自然基金会

港铁上水站乘76K巴士至米埔村(约30分钟),步行20分钟至世界自然基金会停车场

中环德辅道中(近汇丰银行)乘968线巴士至元朗(西)巴士总站,再乘的士(约15至20分钟)至世界自然基金会。[1]

参考文献

  1. 香港米埔湿地查字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