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粉红燕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粉红燕鸥

中文学名: 粉红燕鸥
拉丁学名:Sterna dougallii
别 称:红燕鸥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鸻形目
科:燕鸥科
属:燕鸥属
种: 粉红燕鸥
亚种: 5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Montagu, 1813
英文名称: Roseate Tern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粉红燕鸥[1](学名:Sterna dougallii ):体型较小,喙直,燕形尾。擅长俯冲潜水,但多不常游泳。眼先被羽;嘴细而直;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趾间蹼不发达,结群。主食蠕虫、昆虫或其他水生动物。早成性。雌雄鸟相似。

在繁殖季节,它们的胸呈粉红色。成年以后,尾巴深叉,头顶呈黑色,翅膀珍珠色,脚红色。

外形特征

粉红燕鸥中等体型(39厘米)、头顶黑色的燕鸥。白色的尾甚长而深叉。夏季成鸟头顶黑色,翼上及背部浅灰,下体白,胸部淡粉。冬羽前额白色,头顶具杂斑,粉色消失。初级飞羽外侧羽近黑。

幼鸟:嘴及腿黑色,头顶、颈背及耳覆羽灰褐,背比普通燕鸥的褐色深,尾白色而无延长。

虹膜-褐色;嘴-黑色,繁殖期嘴基红色;脚-繁殖期偏红,其余黑色[2]

生活习性

浅水处或在海面上空飞翔,搜寻食物。飞翔时双翅频繁搧动,也常常降落于岩礁上休息。捕鱼时发出悦耳的chew-it,告警时发出沙哑的aaak声。。冬季在开阔的海洋上活动,能垂直俯冲入水中甚至下潜捕捉食物,也常侵袭其他浮鸥类,迫使它们吐出已吞入的食物。以小型鱼类为主要食物,也取食昆虫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等。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栖息于海岸、港湾的岩礁、沙滩、海上岛屿及开阔海洋,常结群或与其他燕鸥混群活动[3]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岸、港湾的岩礁、沙滩、海上岛屿及开阔海洋,常结群或与其他燕鸥混群活动。

繁殖形式

繁殖期4-6或7月,集群在海岸的岩礁及岛屿草丛或地面上营巢繁殖,也有在珊瑚礁和花岗岩岛屿及沙滩或草地上营巢的。巢位附近常有浓密草丛遮蔽。巢较简陋,为地上凹穴,内有时无任何内垫物,有时有少量海藻或其他植物。通常产卵2枚,偶有1枚或3枚者。卵呈乳白色,密布暗褐色大小不同的斑点;卵的量度为35-47 mm×26-31 mm。雌雄亲鸟弥流孵卵,孵化期21-26天。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亚洲,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东北部,大洋洲的热带沿海、海域、岛屿和西欧,北美东部,非洲南部,亚洲东部琉球群岛,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等温带少数地区。

中国分布:上海、浙江(东部沿海和沿海岛屿、舟山、洞头、瑞安)、福建(马祖)、广东(南澳)、广西(北部湾沿海)、台湾(宜兰、高屏、澎湖、兰屿)、香港(夏候鸟)。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视频

粉红燕鸥没见过,真的不要说爱自然,形态无比美丽。

参考资料

  1. 粉红燕鸥,湿地之友网,2017-4-1
  2. 粉红燕鸥外形特征,0438#
  3. 粉红燕鸥的生活习性,行者物语,2015-1-19
  4.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单学习网,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