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粤剧」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using HotCat
LH對話 | 貢獻
行 24: 行 24: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
[[File:粤剧1.jpg|thumb|400px|有框|左|粤剧[http://ent.sina.com.cn/x/2006-07-14/08431157593.html/ ]]]
 
 中文名称;粤剧
 
 中文名称;粤剧
  
行 33: 行 33:
 
 申报地区;广州 佛山 肇庆 中山 湛江 高州
 
 申报地区;广州 佛山 肇庆 中山 湛江 高州
  
 
 
 遗产编号;[[Ⅳ-36]]
 
 遗产编号;[[Ⅳ-36]]
  
行 43: 行 42: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红线女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红线女
    
+
   [[File:粤剧12.jpg|thumb|400px|有框|右|粤剧[http://www.zuowen2.info/xzz/%E7%B2%A4%E5%89%A7%E5%A4%B4%E9%A5%B0%E5%88%B6%E4%BD%9C%E6%95%99%E7%A8%8B// ]]]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罗家宝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罗家宝
行 49: 行 48:
 
==历史溯源==
 
==历史溯源==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 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
+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 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ref>[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906/25/139995_52659552.htm 粤剧,行行出状元
 +
] 大洋网,发布时间;2019-06-25 15:43</ref>
  
 
 明中时期,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明嘉靖开始,出现弋阳腔、昆腔。清雍正年间,广州有"土优"演戏时唱"广腔"。
 
 明中时期,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明嘉靖开始,出现弋阳腔、昆腔。清雍正年间,广州有"土优"演戏时唱"广腔"。
行 64: 行 64:
  
 
 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阳腔、昆腔等声腔已大异于原本的腔调,梆子、二簧腔创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能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去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管、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
 
 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阳腔、昆腔等声腔已大异于原本的腔调,梆子、二簧腔创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能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去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管、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
 
+
[[File:粤剧123.jpg|thumb|400px|有框|左|粤剧[http://www.nipic.com/show/12220789.html// ]]]
 
 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为台柱的表演体制,在生、旦、丑行产生了多种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纪30~40年代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的五大流派,主导着粤剧改革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
 
 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为台柱的表演体制,在生、旦、丑行产生了多种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纪30~40年代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桂名扬的五大流派,主导着粤剧改革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广东戏剧史略》的说法,按《史略》所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
 
+
 
'''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白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行 87: 行 87:
 
 …七月七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失之大体……后之子孙,遵吾明嘱。"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节翁家箴是写于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粤剧古今谈》一文内误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确应为一五二一年)应提早四十年。况且,从该族谱所载:"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之言来分析,可以说,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参加戏剧演出活动。
 
 …七月七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失之大体……后之子孙,遵吾明嘱。"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节翁家箴是写于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粤剧古今谈》一文内误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确应为一五二一年)应提早四十年。况且,从该族谱所载:"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之言来分析,可以说,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参加戏剧演出活动。
  
"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
+
"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ref>[http://www.huizhou.cn/artshow/art_time/200910/t20091022_274551.htm 大型古装神话粤剧《宝莲灯》] 今日惠州网,发布时间;2009-10-22 14:58:00</ref>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
  
 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
 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ref>[http://ent.sina.com.cn/x/2006-07-14/08431157593.html 粤剧电影开机 罗家英琼霞《情洒虎度门》] 南方网,发布时间;2006年07月14日08:43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300">
 +
File:粤剧12356.jpg|thumb|400px|有框|右|[http://www.huizhou.cn/artshow/art_time/200910/t20091022_274551.htm 剧照《宝莲灯》]
 +
File:粤剧123563.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yule.sohu.com/20070926/n252374443.shtml/剧照《唐宫香梦证前盟》]
 +
File:粤剧1235638.jpg|thumb|250px|有框|右|[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906/25/139995_52659552.htm 《三笑姻缘》剧照]
 +
</gallery>
  
 
==著名剧目==
 
==著名剧目==
行 102: 行 108:
  
  
 传统例戏有《六国大封相》《天姬送子》《贺寿》《碧天贺寿》《跳加官》《祭白虎》《玉皇登殿》《观音得道》《香花山贺寿》。早期的天姬送子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固定曲白,如今只有大送子和小送子,大送子是在正诞日戏前由台柱演员演出的一折送子全本,唱做俱全,小送子是平日日戏前由二至三名次要演员演出的送子简本。
+
 传统例戏有《六国大封相》《天姬送子》《贺寿》《碧天贺寿》《跳加官》《祭白虎》《玉皇登殿》《观音得道》《香花山贺寿》。早期的天姬送子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固定曲白,如今只有大送子和小送子,大送子是在正诞日戏前由台柱演员演出的一折送子全本,唱做俱全,小送子是平日日戏前由二至三名次要演员演出的送子简本。</ref>
  
 
 若在演出日遇上张五先师或田窦二师等诞辰节庆时,一般在夜戏尾场前,棚面和演员们在后台师父神位前,演出贺寿送子,称为后台贺寿送子。神功戏尾戏有封台仪式,演员的穿载和演出类似跳加官,但相对地简短得多。跳加官有女加官,女加官和男加官的分别是演员不载面员,相同的是男女加官均是独脚戏,演员身穿凤冠霞帔,持牙笏,舞蹈中摆出"一品夫人"四字的架。
 
 若在演出日遇上张五先师或田窦二师等诞辰节庆时,一般在夜戏尾场前,棚面和演员们在后台师父神位前,演出贺寿送子,称为后台贺寿送子。神功戏尾戏有封台仪式,演员的穿载和演出类似跳加官,但相对地简短得多。跳加官有女加官,女加官和男加官的分别是演员不载面员,相同的是男女加官均是独脚戏,演员身穿凤冠霞帔,持牙笏,舞蹈中摆出"一品夫人"四字的架。
行 117: 行 123:
  
 
80年代粤剧代表作有《三脱状元袍》、《袁崇焕》、《昭君公主》、《南唐李后主》、《魂牵珠玑巷》等。关国华、林锦屏、卢秋萍、倪惠英、冯刚毅、丁凡、郭凤女、陈韵红、彭炽权、曹秀琴等成为观众喜爱的优秀演员,剧团还频繁地到港澳地区和一些国家演出。<ref>[http://www.xiqu365.com/yj/17358/ 广东粤剧名曲] 戏曲大全;</ref>
 
80年代粤剧代表作有《三脱状元袍》、《袁崇焕》、《昭君公主》、《南唐李后主》、《魂牵珠玑巷》等。关国华、林锦屏、卢秋萍、倪惠英、冯刚毅、丁凡、郭凤女、陈韵红、彭炽权、曹秀琴等成为观众喜爱的优秀演员,剧团还频繁地到港澳地区和一些国家演出。<ref>[http://www.xiqu365.com/yj/17358/ 广东粤剧名曲] 戏曲大全;</ref>
 +
 +
 +
==视频==
 +
 +
 +
'''粤剧《狸猫换太子》'''
 +
<center>
 +
{{#iDisplay:page/j0026lvkn24|780|460|qq}}
 +
</center>
 +
 +
 +
'''粤剧全剧《血溅乌纱》'''
 +
<center>
 +
{{#iDisplay:h3024ednx1m|780|460|qq}}
 +
</center>
  
  

於 2019年11月24日 (日) 19:04 的修訂

粵劇
傳統戲劇


粵劇(Cantonese Opera),又稱"廣府大戲",發源於佛山,是以粵方言演唱的廣東地方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廣東珠三角、粵西、港澳地區以及廣西的東南部,在國外粵語的華裔聚居區也時有演出。其源流可溯道明嘉靖年間,粵劇是受到弋陽腔、崑腔、漢劇、徽劇、秦腔等多個劇種的影響而發展起來,取各家之長,自成風格,既與傳統的戲曲文化一脈相承,又具有濃郁的嶺南文化特色。

粵劇是糅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粵劇於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基本信息

粵劇[1]

中文名稱;粵劇

外文名稱;Cantonese Opera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廣州 佛山 肇慶 中山 湛江 高州

遺產編號;Ⅳ-36

流行地區;珠三角;粵西;港澳;廣西東南部

批准時間;2009年

非遺級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紅線女

粵劇[2]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羅家寶

歷史溯源

粵劇是廣東藝人吸納外省入粵戲班的戲曲聲腔,加以易語而歌並 融進本地的歌謠、小曲而形成的劇種。[2]

明中時期,粵中各地已有鄉俗子弟以戲劇為生。明嘉靖開始,出現弋陽腔、崑腔。清雍正年間,廣州有"土優"演戲時唱"廣腔"。

及至乾隆年間,本地班藝人在佛山鎮大基尾建立了同業組織瓊花會館。乾隆至道光年間,來自外省的成百個外江戲班入粵,並在廣州成立粵省外江梨園會館。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聲腔和表演的藝術養料,逐漸形成演唱梆子腔為主的演出風格。咸豐四年(1854),本地班藝人李文茂以梨園子弟為骨幹,組織紅巾軍起義反清,清政府嚴禁本地班演出,藝人只得轉投外江班或冒稱京戲登場。

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興起,於光緒十五年(1889)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本地班在這時又吸收了二簧聲腔,能以梆子、二簧腔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陽腔、崑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場十八本等眾多劇目。

表演角色分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總生、公腳、正旦、花旦、淨、丑十大行當,武打技藝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獨創的《六國大封相》時,登場百餘人,花團錦簇,土音啁雜,與其他劇種迥異。早期的粵劇戲班,乘坐專門租用的"紅船"沿珠江內河穿梭往返於各埠演出,故又稱粵劇藝人為"紅船弟子"。

清末民初,廣州和港澳等地陸續修建戲院,新稱粵劇的本地班逐漸由農村的土舞台轉到城市戲院演出,此後出現流動於大中城市之間的省港大班。為了適應城市觀眾和劇場演出的需要,出現了以編撰劇本為業的開戲師爺,他們新編的劇目多為華麗奇巧的生旦戲。而演出於粵西地區的下四府班,仍擅長表演武生、小武擔綱的正本戲,保持着粗獷質樸的藝術特色。光緒年間陸續離鄉過埠的州府班,這時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國家演出。

辛亥革命(1911)前後,一些粵劇藝人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參加了孫中山倡建的同盟會的活動。社會上有人組織志士班,通過推行粵劇改良的活動,藉以宣傳民主革命的主張。之後受到粵劇改良風氣的影響,加之需以變革求新的精神與方興未艾的電影進行競爭,粵劇綜合藝術的各種因素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劇目內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題材,新編劇數以千計。

小生、小武行當從唱假嗓改唱真嗓。梆子、二簧、弋陽腔、崑腔等聲腔已大異於原本的腔調,梆子、二簧腔創造了新的板式和句式,將民間流行的木魚、南音、粵謳、板眼等歌謠曲調運用於唱腔音樂,能把多種聲腔利用曲調連綴結合板式變化的方法去綜合運用,還在原有的民族伴奏樂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薩克管、吉他等西洋樂器,粵劇唱腔音樂更加變化靈活,旋律優美。

粵劇[3]

表演藝術吸收了京劇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鑑電影、話劇講究真實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形成以武生、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為台柱的表演體制,在生、旦、醜行產生了多種流派的唱腔。二十世紀30~40年代間,粵劇舞台上群星璀璨,湧現出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桂名揚的五大流派,主導着粵劇改革方向,並創作出眾多的優秀曲目。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體景片以至機關布景,燈光從火水燈、大光燈發展為電燈、彩色旋轉燈。

關於粵劇的產生和形成,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普遍認為,粵劇於明朝中葉開始萌芽,孕育於本地班。關於本地班來源一般來說,是引用麥嘯霞所撰《廣東戲劇史略》的說法,按《史略》所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的瓊花會館",作為記載粵劇本地班始源,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創建,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發展,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

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白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粵劇有別於外省戲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屬於中國寫意派戲劇範疇,又具有輕快流暢、新款善變的個性,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

粵劇源自南戲,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出現,粵劇是揉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19世紀40年代中,粵劇已從開埠後的香港,傳到東南亞的星馬(新加坡、馬來西亞)了。以後,星馬的粵劇也頗興盛,故新加坡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粵劇到了外國,西人稱之為Cantonese Opera。粵劇的名稱,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

明代,南戲--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常入粵演出。受外來的薰陶,粵人亦習演戲,繼而組成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並過渡到本地人為全體的戲班。"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清道光時,楊掌生先生認為:"廣東樂部分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

"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儘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與外江班的區別,主要非是指聲腔的迥異,而主要是指該班是由本地人組成。狹義來說,它是指本地藝人組成的專業戲班;廣義來說,也可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在進行季節性演出活動而臨時組成的演出團體。

究竟粵人(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活動是何時開始呢?郭秉箴先生在《粵劇古今談》一文中認為:最早見於明朝歸有光編寫的《莊渠遺書》,其中記錄了明代正德十六年欽差魏校的諭民文告,內有"倡優隸卒之家,子弟不許妄送杜學。"

"不許造唱淫曲,搬演歷代帝王,訕謗古今,違者拿問"等語。郭秉箴先生認為這是廣東有戲劇演出活動的最早記載,認為通過諭民文示可以反證,說明在明正德年間便有本地人參加演劇,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廣東就有演劇活動。這無疑是一個超前的發現,可是,在佛山石灣《太原霍氏族譜》內發現了比上述更超前的一個反證。

即在正德年間再上溯兩個皇帝的成化年間,便有佛山本地人參加戲劇演出。該族譜有如下的記載:"一年之景,元宵之燈酒,三月三之扮飾,五月五之龍舟,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難于禁革。……三月三扮飾,好事者,大眾賃人衣服,借人首飾,或雨致濕,或造成損破,用價賠償,此事何益。…

…七月七之演戲,良家子弟不宜學習其事。雖學會唱曲,與人觀看,便是小輩之流,失之大體……後之子孫,遵吾明囑。"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節翁家箴是寫於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粵劇古今談》一文內誤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確應為一五二一年)應提早四十年。況且,從該族譜所載:"七月七之演戲,世俗相尚"之言來分析,可以說,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參加戲劇演出活動。

"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首的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過《蘇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陳情》等名劇。[3]

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于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並提。

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全面,生旦淨丑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的馬師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醜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引用錯誤:缺少 <ref> 標籤的結束標籤 </ref>


傳統例戲有《六國大封相》《天姬送子》《賀壽》《碧天賀壽》《跳加官》《祭白虎》《玉皇登殿》《觀音得道》《香花山賀壽》。早期的天姬送子是每天都有不同的固定曲白,如今只有大送子和小送子,大送子是在正誕日戲前由台柱演員演出的一折送子全本,唱做俱全,小送子是平日日戲前由二至三名次要演員演出的送子簡本。</ref>

若在演出日遇上張五先師或田竇二師等誕辰節慶時,一般在夜戲尾場前,棚面和演員們在後台師父神位前,演出賀壽送子,稱為後台賀壽送子。神功戲尾戲有封台儀式,演員的穿載和演出類似跳加官,但相對地簡短得多。跳加官有女加官,女加官和男加官的分別是演員不載面員,相同的是男女加官均是獨腳戲,演員身穿鳳冠霞帔,持牙笏,舞蹈中擺出"一品夫人"四字的架。

全省專業粵劇團最多時發展到73個。

1953年成立廣州粵劇團;

1958年,廣州地區9個粵劇大班合併成立了廣東粵劇院;

1960年成立了廣東粵劇學校及其湛江分校。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曾三多、靚少佳、羅品超、文覺非、郎筠玉、紅線女、羅家寶、林小群、陳笑風、譚天亮等分別主演了《搜書院》、《關漢卿》、《柳毅傳書》、《十奏嚴嵩》、《三件寶》、《寸金橋》、《金雞嶺》、《紅花崗》、《劉胡蘭》、《山鄉風雲》等優秀劇目。其中,《山鄉風雲》在全國還被移植成20多種戲曲劇目。還曾組團到朝鮮和越南進行友好訪問演出。

薛覺先"萬能老倌"的藝術造詣,馬師曾的"乞兒喉"唱腔,白駒榮的"平喉",羅品超的文武生,陳笑風的"風腔",紅線女的"紅腔",文覺非、羅家寶等人的唱做念打深受觀眾喜愛。

80年代粵劇代表作有《三脫狀元袍》、《袁崇煥》、《昭君公主》、《南唐李後主》、《魂牽珠璣巷》等。關國華、林錦屏、盧秋萍、倪惠英、馮剛毅、丁凡、郭鳳女、陳韻紅、彭熾權、曹秀琴等成為觀眾喜愛的優秀演員,劇團還頻繁地到港澳地區和一些國家演出。[4]


視頻

粵劇《狸貓換太子》


粵劇全劇《血濺烏紗》


參考資料

  1. 粵劇 中國粵劇網,發布時間;
  2. [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906/25/139995_52659552.htm 粵劇,行行出狀元 ] 大洋網,發布時間;2019-06-25 15:43
  3. 大型古裝神話粵劇《寶蓮燈》 今日惠州網,發布時間;2009-10-22 14:58:00
  4. 廣東粵劇名曲 戲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