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约翰·沃夫冈·冯·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Template:Audio,又译瞿提,生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亦作Göthe[ˈgøːtə]),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在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票选最伟大的德国人活动中,他排名第七,次于第六伟大的音乐家巴哈

约翰·沃夫冈·冯·歌德
原文名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出生 (1749-08-28)1749年8月28日
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福
逝世 1832年3月22日(1832-03-22)(82岁)
国籍 德国
民族 德意志人
职业 文学家、自然科学家
知名于 完成大量文学作品
辅佐魏玛公国
进行科学研究
知名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
浮士德

目录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黑森州)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小时候,父亲是严厉的、严肃的。而母亲则用不同于父亲的那种温柔、体贴的母爱安抚、保护、激励着歌德,引导他对学习的兴趣,并竭力培养歌德掌握对于文学的正确理解能力。

母亲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膝头,讲述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给他听。母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言辞新奇而丰富,歌德常常听得如醉如痴。也许正是传承了母亲的这种才能,歌德成年以后母亲仍是跟他像朋友般共同探讨问题。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是凡有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歌德悟性很高,妈妈一点就通,并能很快完善自己暴露出来的不足。

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丽亚·弗里德里柯·克里斯蒂娜之外,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1758年,歌德染上了天花。

歌德受到父亲和家庭教师的教育,也学习骑术和击剑。

歌德很早就已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在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马。14岁时,他就想参加一个田园诗协会。同时,他也喜欢戏剧,因此在法国占领期间他频频造访法国剧院。1763年他在一场音乐会上见到了当时年仅7岁的莫扎特。 1765年9月30日他离开法兰克福,到莱比锡学习法学。

1765年10月至1768年8月年间,歌德在莱比锡学习。他听了作家盖勒特(Christian Fürchtegott Gellert)的诗艺讲座,并参加了他的写作风格练习。同时他也接受了莱比锡学院院长安瑟的绘画课程。他爱上了凯特馨·勋考普夫(Kaumlthchen Schoumlnkopf),并在欢乐、轻快的诗句中,以洛可可风格传统歌颂了这段爱情。(诗集《安内特》(Annette)) 莱比锡市最著名的和拥有第二长历史的饭店:奥厄巴克斯·凯勒饭店和这里的浮士德的故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奥厄巴克斯·凯勒成了他在戏剧《浮士德》的第一部中涉及的唯一的真正存在的地方。一次大咯血使得歌德不得不中断学业,于1768年8月28日返回法兰克福。

辉煌时期

1776年,歌德作为枢密公使馆参赞开始为萨克森-魏玛-埃森纳赫公国(魏玛公国)服务,并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务。他在大公送给他的带花园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并按照公园的规格亲自设计和建设了房子周围的花园。他也在图林根(Thüringen)的伊姆河(dieIlm)边的自然风景公园的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上帝使我成为园丁或实验员,这样我该多幸福啊。”

他认识了贵族妇女夏洛特·冯·施泰因。他们保持了一段十年之久的亲密关系。

1779年他被提升为枢密顾问。他接受比他年轻8岁的大公卡尔·奥古斯特的让他在微型小国魏玛任职的建议是为了进行政治上的改革。在议会中歌德的职权越来越大。政治——即使在他不再担任公务之后——一直是他关注的领域。 这一年他开始进行深入的自然科学研究。

1780年6月23日,他成为魏玛共济会分会:阿玛利亚(Amalia)分会的学员,1781年6月23日,歌德成为正式会员,1782年4月2日升任会长。在他升迁的几周后,阿玛利亚分会不得不停止工作,因为当时共济会的活动遇到了敌对情绪。

1782年大公把一所妇女广场(Frauen plan)边的房子租给歌德,1792年它最终被送给了歌德。在这里歌德一直居住到去世。妇女广场边的花园也是诗人自己建设的。(1885年,歌德的最后一名孙辈后代和继承人去世后,这所妇女广场边的房子就被宣布为国家博物馆。二战后这所房子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园艺师、作家卡尔·福斯特(Karl Foester)来到魏玛并重新建设了花园。)

1777年歌德进行了第一次哈尔茨山之旅。12月10日,他登上了布罗肯山(der Brocken),这被认为是首次冬季攀登此峰的行动。

1783年他进行了第二次哈尔茨山之旅。此后的1784年他进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哈尔茨山旅行。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

1784年歌德在人类的颅骨旁发现了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角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1786年6月歌德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陆续完成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在魏玛,只有他亲密的侍从兼秘书赛德尔(Philipp Seidel)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地。在意大利,歌德自称“菲利普·米勒”(Filippo Miller)。他给家里写的第一批信件没有署明日期。到了罗马,歌德才向亲友报告了自己真实的决定和打算:他要在意大利呆相当长的时间。歌德在《意大利游记》中描述了他的意大利之旅。

1786年他在罗马结识了画家缇士拜恩,1787年他同缇士拜恩和其他人到那不勒斯旅行。同年缇士拜恩的著名油画“歌德在意大利”诞生了,画中描绘了在罗马的丘陵地带的旅人歌德。歌德也在那里认识了安格莉卡·考夫曼。

晚年

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

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1] 歌德的晚年,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发过革命掀起了全欧洲性的革命高潮,先进国家的工业革命突飞猛进,工人运动已经兴起,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广泛流传,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遍及全欧。这些情况促使歌德的眼光突破德国的狭隘世界,更多地注意到全欧洲、甚至世界的变化,更多地接受社会新思潮。这些都有助于他克服前一时期思想上的狭隘性。大约从40岁起,歌德的身体就变得僵硬和难以行动。他受到严重的椎间盘损伤和多根胸椎变形之苦。

1795年他开始了与席勒的友谊。席勒最初是作为历史学教授来到耶拿的。他们的友谊一直延续到1805年席勒去世。

1798年歌德写下了哀歌“植物的变形”。

席勒去世后一年,歌德和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结了婚。歌德从1789年起与她同居,两人生有一子:奥古斯特。 在埃尔富特(Erfurt)召开诸侯大会之际,拿破仑一世接见了歌德,并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

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学”这—概念。

1814年歌德到莱茵河和美因河地区旅行。1817年他开始写作“我的植物学研究的历史”,创办“谈自然科学,特别是形态学”杂志(直到1824年)。结成和矿物学家、植物学家施坦博格和音乐家菜尔特的友谊。

1832年3月22日11点半,星期四,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灯吧!”这体现了他作为大文豪的乐观精神。3月26日葬于诸侯墓地。 [2]

个人作品

作品名称 类型 创作年份 发表年份
《恋人的情绪》 (恋爱剧) 1768年创作, 1806年复印
《同谋犯》 (喜剧) 1769年开始创作, 1787年复印
《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 (剧本) 1773年
《普罗米修斯》 (诗歌) 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戏》
《布雷伊长老的谢肉节剧》
《普伦德尔斯镇的年市》
《神,英雄和维兰特(Wieland)》 (笑剧)
《克拉维戈》 (悲剧)
《神灵的问候》 (诗歌)
《少年维特之烦恼》 (书信体小说) 1774年,第2版 1787年
《哀格蒙特》 (悲剧) 1775年开始创作 1788年复印
《欧文和埃尔米勒》 (配唱戏剧)
《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 (“原迈斯特”,小说) 《歌德文集》《歌德文集》始于1776年 1911年复印
《施黛拉》 为恋人们写的戏剧 1776年
《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 (戏剧) 散文版1779年 1787年复印
《托尔夸托·塔索》 始于1780年 1790年复印
《论人类与动物的颌间骨》 1786年
《罗马哀歌》 作于1788年至1790年
《威尼斯警句》 1790年
《浮士德》 片断
《光学论文》 (论文,2卷本) 1791年/1792年
《大科夫塔》 (喜剧) 1792年
《平民将军》 (喜剧) 1793年
《列那狐》 (动物叙事诗) 1794年
《在所有美好的时刻》 (共机会分会会歌) 1775年
《德意志逃亡者讲述的故事集》 (框形结构小说) 1795年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 1795年/1796年
《克塞尼恩》(《赠辞》) (诗歌,和席勒合作完成) 1796年
《浮士德一部悲剧》 (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 始于1797年 1808年第一次以此题目复印
《邦弗尼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人生》 (文章) 1797年《中篇小说》始于1797年
《赫尔曼与窦绿苔》 (以六音部诗行写成的牧歌) 1798年
《私生女》 (悲剧) 1804年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 (小说) 始于1807年 1821年复印,增订版1829年原文
《潘多拉》 (为节日创作的戏剧) 作于1807年/1808年 1817年复印
《亲和力》 1809年原文
《论色彩学》 (科学论文) 1810年
《我的生平诗与真》 (自传作品,4卷本) 1811年至1833年
《关于歌手人们有很多可说》 (为感谢歌手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 1815年
《当回报最亲爱者的时候》 (为保守秘密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 1816年
《意大利游记》 1816年/1817年
《好女人》 1817年
《论艺术和古代》 (6卷本,和梅耶(Johann Heinrich Meyer)合作) 1816年至1832年
《庄严的教团节日:“50年已经过去”》 (对于授予参加共济会50周年荣誉证书的诗歌形式的谢辞) 1820年
《西东诗集》 (诗歌) 1819年
《悼词起首》 对已故共济会里德尔(Ridel)分会长的悼词 1821年
《法国的政治运动》 (报告) 1822年
《讲话:对于维兰特(Wieland)兄弟般的纪念》 (共济会悼词) 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词
《浮士德II》 (《浮士德》的第二部分) 1833年(遗作)
《箴言和沉思》 1833年(遗作)

人物影响

《浮士德》作品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两部。

歌德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8种语言,是各国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德通晓多种语言,熟悉欧洲国家各历史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形式,他翻译、戏仿或用这些作品的风格写作。《浮士德》简直是欧洲文学传统的汇集。歌德还对世界各地的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搜集欧洲主流之外的作品。他参与“世界文学”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东诗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前者受波斯诗人哈菲兹影响,后者受中国戏剧和小说影响。歌德希望借文化了解来提高宽容度,他的“世界文学”应该称之为“跨文化交流”,指一系列的全球对话和交换。在这些对话和交换中,不同文化的共性日趋明显,个性却也并未被抹杀。歌德通过广泛的学术阅读、文本翻译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观点,并宽容地对待这些观点,平静地接受或忽略它们。歌德赞同康德艺术和科学相互启发的观点。他的科学实践以及“世界文学”实践都是为了寻找一切生命体在不同中体现出的统一和和谐。 [3]

歌德作品传入中国大概是在戊戌前后。1922年,郭沫若全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正式出版,其后他又陆续译出《浮士德》。值得一提的是,歌德的作品对中国启蒙运动发挥过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发展,歌德及其作品像一颗闪烁的明星,在中国放射出愈加灿烂的光芒。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汇集中国三代歌德研究者和翻译家学术成果的十卷本《歌德文集》,成为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20世纪30年代《浮士德》已走进大学课堂,在有的学校开设的“西洋名著选读”课上被研读。到抗战爆发前夕,短短十几年,歌德的主要作品除《威廉·曼斯特的漫游时代》和《亲和力》两部长篇未译外,几乎全有了中文译本。歌德在中国的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4]

人物评价

恩格斯说过:“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恩格斯甚至曾经把歌德和黑格尔并提,给予高度的评价,称“歌德和黑格尔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5]

哲学家黑格尔对歌德的思路有着及其深刻的理解,他准确地指出,“歌德的初始现象并不已经意味着一种理念,而是意味着一种精神——感性的本质,在纯粹的本质概念和感性世界的偶然现象之间进行调和。” [6]

人物思想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歌德宏观地审视了人类的文学创作,得出“整个世界都是他的题材,”“真实的题材没有不可以入诗或非诗性的”结论。但他同时看到,就每一位作家的具体创作活动而言,又必然会有其特定的选材范围:任何作家要想获得创作的成功,在选材方面必须力戒旁驰博骛,而要以自己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着眼于那些为自己所熟悉从而有能力驾驭的生活现象。 [7]

其次,歌德指出,作家在感受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入创作过程,应当从对生活中个别事物的把握开始。他认为,对于个别事物的把握和描述是文学艺术的生命所在。所谓个别事物,在歌德看来,既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个别人物、事件、情境,也包括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某种传说、故事等。歌德要求作家把对生活中个别事物的把握作为创作过程的起点,是对传统的文学创作思想的一个重大突破,在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歌德生活的时代,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中张扬自由、表现个性的呼声与传统的文学观念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歌德基于自己对文学特征的深刻体会,沿着前人的方向继续探索,终于在创作理论上完成了从“类型说”到“个别说”的转换,转换的重要标志,便是从个别出发的创作主张的提出。歌德从理论上对“类型说”给予了有力的否定。这里所传达的基本精神,同样贯穿在歌德的其他不少言论中。

在歌德生活的中晚期,即十八世纪九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欧和俄国,弥漫着一股消极浪漫主义的逆流。不少人鼓吹艺术必须从诗人的内心世界出发,拒绝接近生活和反映主活。面对这股极其有害的文艺思潮,歌德独立不移,力挽狂澜,表现出对现实主义原则的坚信。他说:“我和整个时代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我们的时代全在主观倾向笼罩之下,而我努力接近的却是客观世界。”他把那些与世隔绝,沉湎于冥思苦索,向壁虚沟的诗人称为“主观诗人”,认为他们不配称为真正的诗人。他深刻地指出:“要是他只能表达他自己的那一点主观情绪,他还算不上什么;但是一旦掌握住世界而且能把它表达出来,他忧是一个诗人了。此后他就有写不尽的材料;而且能写出经常是新鲜的东西。至于主观诗人,却很快扰把他的内心生活的那一点材料用完,而且终于陷入习套作风了。”在当时消极浪漫主义的浪潮中,与歌德交谊甚笃的席勒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以至两人在文艺观上发生了分歧。歌德指出:“我主张诗应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方法才是正确的。”诊“我不免想,席勒对哲学的烦向损害了他的诗,因为这种倾向使他把观念看得高于一切自然,甚至消灭了自然。”歌德在这里明确指出的“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正是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而那种“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把观念看得高于一切自然,甚至消灭了自然”的创作倾向.则是同这一原则相违背的。

基于对文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正确而深刻的理解,歌德总是一再告诫作家“要面向现实”,善于到浩瀚无际的生活海洋中去汲取创作的素材。歌德认为,生活中到处有诗,关键在于作家是否善于不懈地去探求和发现。“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必须由现实生活提供做诗的动机,这就是要表现的要点,也就是诗的真正核心。”他嘱咐爱克曼:“我只劝你坚持不懈,牢牢地抓住现实生活。”从上述基本思想出发,歌德把真实性看作是现实主义文艺的首要的审美特性,是现实主义作家所应遵循的首要准则和追求的首要目标。他说:“对天才所提出的头一个和末一个要求都是:爱真实”。、“对艺术家提出的最高要求就是:他应该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

歌德指出:“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所谓“合智”,是指艺术家的感情、思想、智慧、秉性、意志、愿望等等,即艺术家主观的心灵世界。艺术家在对人世间提供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自己的主观意识。真正的艺术,“它是一件精神创作,其中部分和整体都是从同一个精神熔炉中熔铸出来的,是由一种生命气息吹嘘过的。”艺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艺术家用自己的生命的乳汁哺育起来的。歌德指出,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所写的人物都显出那位伟大诗人的高尚心灵”,“莎士比亚所写的剧本全是吐自衷曲·一莎士比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从他的剧本中我们可以学会懂得人类的思想感情。”歌德自己的创作也同样如此。在谈到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体验时,歌德说:“我像鹊鹏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那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感情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关于《浮士德》这部代表作,他说:“不仅主角浮士德的阴郁的、无膺的企图,就连那恶魔的鄙夷态度和辛辣讽刺,都代表着我自己性格的组成部分。”歌德甚至称《塔索》“这部剧本是我的骨头中的一根骨头,我的肉中的一块肉。”正是由于艺术家的生气灌注,使主观心灵与客观生活相融合,才能使艺术作品成为一种“第二自然。”

再次,艺术要服从“较高的意旨”。所谓“较高的意旨”,是指人作为社会的人所特有的意旨,也就是道德的意旨。歌德所理解的道德不是狭义的,而是指显示人的精神实质或社会性的,它和单纯的自然是对立的。他指出:“现实的东西如果没有道德的关系,我们就把它叫做平凡的东西。”“造形艺术所涉及的是可以眼见的东西,是自然的东西的外在现象。纯然自然的东西只要同时是在道德上使人喜爱的,就叫做纯朴的,所以纯朴的对象才是艺术领域的。”又说:“艺术应该是自然的东西的道德表现。同时涉及自然和道德两方面的对象才是最适宜于艺术的。”歌德认为艺术家从事创作应具有伟大的人格。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是凭着自己的伟大人格去看待自然的。”然而,“我们的守旧派艺术家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凭着人格的软弱和艺术上的无能去摹仿自然,自以为做出了成绩。其实他们比自然还低下。谁要想作出伟大的作品,他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教养,才可以像希腊人一样,把狠琐的实际自然提高到他自己的精神的高度,把自然现象中由于内在弱点或外力阻碍而仅有某种趋向的东西实现出来。”一乡在歌德看来,希腊艺术家们纵使在刻划动物时,也能够达到“不仅妙肖自然,而且超越了自然”的境地,便是由于他们能“把很琐的实际自然提高到他自己的精神的高度”。可见,“关键在于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什么样的作品。”

总之,歌德关于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创作中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反对了消极浪漫主义,又同自然主义划清了界限。这是歌德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精髓所在,是他对现实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卓越的历史贡献。

人物轶事

歌德的语言有时不得不让人钦佩。话说一次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一位批评家相遇了。“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说。“我恰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 [8]

文献来源

  1. 歌德 易文网
  2. 一生跨越两个世纪的诗人歌德 .凤凰网.2011年12月26日
  3. 简·布朗.歌德与“世界文学”.美国华盛顿:华盛顿大学日尔曼语系,2007
  4. 周青民 李秀云.歌德研究综述.吉林四平: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5. 《宁波大学学报》.歌德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浅探.1983年.04期,李燃青
  6. 施锐.歌德的“形态学”与“原诗”论.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哲学院,2006
  7. 李泽淳.论歌德的艺术创作观.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8. 不给蠢货让路 新华网20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