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紫云镇是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地处襄城县西南部,东与湛北乡、山头店乡、城关镇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街道交界,西与平顶山市郑县李口镇和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街道相邻,北与十里铺镇隔北汝河相望。区域面积81.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50334人。

秦朝,属襄城县。清代,分属姜店保、里仁保。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第三区。1949年,属李庄区。1984年,改乡。1998年2月,撤乡建镇。截至2020年6月,紫云镇下辖7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2018年,紫云镇有工业企业78个,其中规模以上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3个。[1]

目录

历史沿革

秦朝,属襄城县。

清代,分属姜店保、里仁保。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第三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紫云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第二区。

1949年,属李庄区。

1958年,成立孙祠堂公社。

1966年,更名为建设公社。

1971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乡。

1998年2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紫云镇辖孙祠堂、坡刘、方庄、侯堂、张道庄塔王庄、石庙羊、万楼、雪楼、孟沟、刘楼、张庄、马涧沟、道庄、雷洞、宁庄、大庙李、张村、侯庄、杨湾、黄柳东、黄柳西、黄柳南、马赵、谢庄、古庄2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2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紫云镇下辖7个社区和1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孙祠堂村七紫路226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紫云镇地处襄城县西南部,东与湛北乡、山头店乡、城关镇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街道交界,西与平顶山市郑县李口镇和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皇街道相邻,北与十里铺镇隔北汝河相望。 区域面积81.9平方千米。

水文

紫云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流域面积28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北汝河、柳河。其中北汝河自侯庄村入境,至古庄村出境,流经侯庄、张村、杨湾、黄柳、马赵、谢庄、古庄7个村,境内长6千米,流域面积17平方千米;柳河发源于紫云山,自南向北纵穿全境11个村,贯穿仙翁湖、天女湖、紫云湖、龙泉湖、六王湖5个水库,在黄柳村北注入北汝河,境内长8千米,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紫云镇地处伏牛山东麓浅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为山地、临河平原和里川、外川两大盆地,其中山地占70%,主要山脉有紫云山、令武山、龟山、尖山、孟良山、焦赞山等。境内最高点位于紫云山马棚峰,海拔462.7米;最低点位于杨湾村北,海拔87.4米。

自然资源

紫云镇境内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天然气、僵石、红石、耐火黏土等。其中煤炭储量20.5亿吨,是全省20个煤炭富集镇之一,分南北两个煤田,已经有2家公司开发。

人口

2011年末,紫云镇辖区总人口4735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00人,城镇化率13.9%,另有流动人口11925人。总人口中,男性24792人,占52.35%;女性22564人,占47.65%; 14岁以下14207人,占30%; 15~64岁21310人,占45%; 65岁以上11839人,占2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6101人,占97.3%;回族1255人,占2.7%。2011年,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4.7‰。

2017年,紫云镇常住人口47942人。

截至2018年末,紫云镇户籍人口50334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紫云镇财政总收入368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是1978年的36倍,其中工商税收33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

2018年,紫云镇有工业企业78个,其中规模以上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3个。

农业

紫云镇有农业耕地面积2.4万亩,人均0.5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5%;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万吨,人均633千克,其中小麦1.5万吨,玉米1.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林果。2011年,烟叶种植面积0.3万亩,总产量450吨;核桃等林果种植面积0.5万余亩,产量0.7万吨。

紫云镇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4万头,年末存栏0.5万头;羊饲养量1.5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家禽饲养量58.7万羽,上市家禽57万羽。全年生产肉类0.4万吨,其中猪肉0.4万吨,羊肉117吨。畜牧业总产值6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2%。

截至2011年末,紫云镇累计造林1.8万亩,林木覆盖率35%。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800吨,主要品种有柿子、梨、核桃。2011年末,水库养殖面积12平方千米,总产量15吨。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98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烟叶、核桃、柿子。

工业

紫云镇工业以炼焦、焦油深加工和新型建材加工业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以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5%。有工业企业10家,职工85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商业

2011年末,紫云镇有较大规模商业网点59个,建大型综合农贸市场2个,从业人员482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

金融

2011年末,紫云镇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3家金融机构开设了5个网点。各类存款余额4.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亿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紫云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567人,专任教师79人;小学9所,在校生2749人,专任教师2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56人,专任教师7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紫云镇教育经费达1715.9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紫云镇有各类科技人才4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5人,经营管理人才92人,技能人才68人,农村实用人才286人;4项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产品获河南省发明专利。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紫云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大院18个;农家书屋19个,建筑面积570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85人。戏曲、秧歌、腰鼓等艺术表演社团4个,演员89人。

2011年末,紫云镇有体育健身乐园、灯光球场、村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共安装健身器材244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达5020人,占10.6%。

2011年末,紫云镇有线电视用户152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紫云镇有卫生院1个,下设十三矿分院,病床50张。专业医护人员42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17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7个,村医36人。

2011年,紫云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8/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4988人,参合率9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4岁,其中男性72岁,女性76岁;孕产妇死亡率0.1/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紫云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人,支出2.9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92户,人数2053人,支出177.4万元。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6人,支出11.04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52人,支出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186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28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60万元。[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紫云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5千米,投递点48个,乡村通邮率100%;报纸、期刊发行2万份(册)。业务收入74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个;固定电话用户0.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4万户。

能源

紫云镇有煤炭企业2家。2011年,产煤450万吨。有供(加)气站1个,天然气(煤气)用户3500户。

水利

紫云镇境内有水库5座。

给排水

2011年末,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5千米;有人畜安全饮水工程13处,解决14000人的饮水问题。有污水处理厂3座。

供电

2011年末,紫云镇镇区有供电所1个,主变压器2台,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10千米。年售电量完成3458万千瓦时,供电可靠率100%。

园林绿化

2011年末,紫云镇镇区有公共绿地0.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8%。

交通运输

紫云镇境内有铁路平禹线、平宝集团公司十三矿专用线过境,其中铁路平禹线境内长5千米,通往湛北乡和十里铺镇;十三矿专用线境内长15.9千米。311国道过境,境内长2千米,通往湛北乡和城关镇。有乡村公路7条,总长76千米。有紫云公路站,2011年,客运总量10万人次,货运总量12万吨。2011年末,镇区道路长6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5米;有桥涵4座。年末,镇区开通13路和109路2条农村公交线路,公交运营车辆10辆,年客运量达10万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紫云镇因镇境在紫云山区得名。

=荣誉称号

紫云镇先后被授予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卫生乡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河南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乡镇"、河南省"生态乡镇"、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村镇"、"中州名镇"。

2020年7月,紫云镇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