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绿玻陨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绿玻殒石。原图链接

绿玻陨石(英语:Moldavite,捷克语:Vltavín),又称为捷克陨石,是一种橄榄绿色或暗绿色的玻璃陨石,可能由德国南部的陨石撞击形成 ,形成时间约为1500万年前。它是一个森林绿,橄榄绿色或蓝绿色玻璃石英弹岩石由形成的陨石,可能是在德国南部(冲击Nördlinger里斯陨石坑)所产生[1]

早期研究

摩尔达维(Moldavite)于1786年在布拉格大学的约瑟夫•梅耶尔(Josef Mayer)的一次演讲中被提恩•纳德•伏尔塔瓦河(Týnnad Vltavou)称为“矽藻土” ,在波西米亚科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梅耶尔1788年)进行了介绍。Zippe(1836)首先使用“ Moldavite”一词,该词源于波西米亚(捷克共和国)的摩尔多瓦河(伏尔塔瓦河),最早出现的部分来自此。[2]

起源

1900年,弗朗兹•爱德华•苏斯(Franz Eduard Suess)指出,砾石大小的霉菌在表面上表现出奇怪的斑点和皱纹,这可能不是由于水的作用,而是类似于许多陨石上的特征性标记。他将材料归因于宇宙起源,并将霉菌视为陨石的一种特殊类型,为此他提出了陨石的名称。由于它们的易熔性,极低的水分含量和化学成分,目前地球科学家之间的共识是,霉菌毒素形成于大约1470万年前,当时的陨石是在如今的NördlingerRies陨石坑中发生的。。由于撞击而熔化的材料飞溅物实际上是空运的,而大部分则落在波西米亚。当前,在包括波希米亚南部,摩拉维亚西部,Cheb盆地(西北波西米亚),卢萨蒂亚(德国)和瓦尔德维尔特(奥地利)的地区发现了霉菌。[3]摩尔霉菌样品的同位素分析显示,铍10同位素组成类似于澳大利亚的陨石(奥氏体)和象牙海岸的陨石(卵石)。[4]

特性

在所有霉菌发现物中,有百分之九十九来自南波希米亚地区,百分之一来自南摩拉维亚地区。在卢萨斯地区(德累斯顿附近),Cheb盆地地区(西波西米亚)和奥地利北部(拉德森附近)仅发现了几十块。在波西米亚,霉菌的主要发生与捷克布杰约维采和特雷博ň盆地的第三纪沉积物有关。最著名的地区集中在捷克布杰约维采盆地西边缘的西北西北带。这些事件中的大多数都与VrábčeMember和Koroseky Sandy Gravel有关。 Třeboň盆地的突出地区与Domanín组的砾石和沙子有关。

颜色质地

绿玻殒石。原图链接

在摩拉维亚,霉菌病的发生范围仅限于特雷比奇,兹诺伊莫和布尔诺的城镇。摩拉维亚摩尔霉菌的颜色通常与波西米亚霉菌的颜色不同,因为它倾向于带褐色。考虑到发现的碎片数量,摩拉维亚地区的生产力比波西米亚地区低得多;但是,发现的霉菌的平均重量要高得多。最古老的(原生)含霉菌的沉积物位于Slavice和Třebíč之间。在摩拉维亚南部的大部分其他地区都与沉积物相关中新世以及更新世河流穿过这个区域流动或多或少向东南,类似于目前的流伊赫拉瓦,Oslava和耶维索夫卡(Jevišovka)。

物产

摩尔达维亚的化学式为SiO2(+ Al2O3)。它的性质与其他类型的玻璃相似,据报导莫氏硬度在5.5[5]至7之间变化。[6]摩尔达维亚透明或半透明,呈苔绿色,涡旋和气泡加剧了其苔藓的外观。摩尔达维亚人可以通过观察蠕虫状的水滑石与绿色玻璃仿制品区别开来。

用途

全世界散播的霉菌总量估计为275吨。尔达维亚分为三个等级:高质量,通常被称为博物馆等级,中等质量和常规等级。这三个年级可以通过外观来区分。普通等级的碎块通常更暗,绿色饱和度更高,并且表面被视为间距很小的点蚀或风化。这种类型有时似乎已从较大的块中分离出来。

博物馆等级具有明显的蕨类图案,并且比常规等级更透明。两者之间的价格通常相差很大。高质量的摩尔多瓦宝石通常用于手工制作的珠宝。[7]

陨石博物馆中陈列

捷克国内有一个陨石博物馆Muzeum站Vltavínů,在克鲁姆洛夫。摩尔多瓦协会于2014年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成立。该协会研究,展览和推广全世界的摩尔多瓦和其他陨石,并拥有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地质专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