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维诺那计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维诺那计划
图片来自qzcbs

维诺那计划(Venona project)是美国英国情报机构联手合作进行的一项长期的的秘密情报收集和分析任务,目的在截获和破译苏联情报机关(大部分在二战期间)所发出的消息。美英两国的情报机关(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安全局)先后使用过13个代号来代表这一计划,最后使用的代号叫做“维诺那”。“维诺那”这个代号没有任何实际含义(在国家安全局解密文档中,“维诺那”用大写字母“VENONA”来表示,但是小写的写法通常为公众所用)。

冷战开始的头几年中,维诺那计划是由西方军事部门领导的用于收集苏联情报机构信息的一个计划。尽管它并不为公众所知,甚至对罗斯福杜鲁门总统都处于保密状态,但是这个计划却对于冷战早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包括罗森堡夫妇间谍案以及唐纳德·麦克莱恩盖伊·伯吉斯叛逃苏联一事。

维诺那计划所涉及的大部分信息是在1942年到1945年之间被截获并开始着手破译的。在1945年的某个时候,维诺那计划的存在被苏联警察机构内务人民委员部[1] 和其安插在美国军方情报分析和破译机构SIGINT的间谍、密码分析和破译专家比尔·维斯班德(Bill Weisband)所泄漏。

背景

维诺那计划开始于1943年,在军方情报部门(G-2)领导卡特·克拉克(Carter W. Clarke)命令下成立。克拉克并不信任斯大林,认为斯大林很可能会秘密的和第三帝国签订和平协议,这样德国人就可以放出手来对付西边的美国和英国联军。美国军方的情报机构(即阿灵顿厅)的人分析了已经破译出来的由英、美、澳大利亚监听机构所截获的二战中和二战刚刚结束后的大量苏联高层外交情报信息。

这些被截获的消息,有一些是被一种叫做一次性密码本的方法加密的,从1940年早些时候开始,数百名密码分析师在一个相对保密的地方持续的分析和解密这些信息,这项工作一直持续了40年的时间。因为苏联人所犯下的一系列致命错误,使得这些加密信息存在一些漏洞,这使得破译这些信息变得可能。这个漏洞是由于苏联秘密通讯部门的工作人员重复使用了一次性密码本,这样就使得一次性密码本部分失效。因为一次性密码本的基本原则就是只使用一次,然后必须抛弃,这样才会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和不可破译性(然而苏联人却把同一个密码本使用了2次以上)。现在还不知道是谁以及为什么他会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

破译

苏联人一般会把词和字母变成数字,再用一次性密码本中的数字来加密信息。当正确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次性密码本是不可破译的。但是美国和英国的密码专家发现苏联人不正确的重复使用了一次性密码本(当然不是整本,而是某些部分被重复使用),这就使得解密一部分的信息变得可能。

一般地说来,按照一次性密码本来加密信息是一项很慢的并且工作量巨大的工序,在1941年爆发的苏德战争使得加密信息的工作量突然大增。很可能是苏联密码制造部门为了赶得上进度而不得不偷懒复制了一部分一次性密码本。

最开始的时候,在美国军事情报局工作的里查德·哈洛克(Richard Hallock),当时负责分析截获的苏联“贸易”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和苏联商贸有关的),哈洛克首先发现苏联人正在重复的使用密码本。哈洛克和他的同事吉纳维芙·费因斯泰因(Genevieve Feinstein)、塞西尔·菲利普斯(Cecil Phillips)、弗兰克·刘易斯(Frank Lewis)、弗兰克·瓦纳特(Frank Wanat)、露西尔·坎贝尔(Lucille Campbell)等继续深入挖掘其他的一些重要的“贸易”信息,发现并且建立了许多一次性密码本的对应表。

然后一个名叫梅雷迪思·加德纳(Meredith Gardner)的天才年轻人开始使用这些已经发现的信息——通过重新组合那些把文字变成数字的密码——试图破译苏联情报机关NKVD(后来被称为格鲁乌)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塞缪尔·周(Samuel Chew)和塞西尔·菲利普斯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1946年12月20日,加德纳破译了第一份信息,揭示了苏联情报机关间谍在曼哈顿工程中的成功渗透。

补充

到底有多少人和苏联情报机构有关系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很多学术界的人士和历史学家相信维诺那计划中所涉及到的人不是苏联方面的职业间谍就是苏联情报机构所雇佣的间谍,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计划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恶意,不应算作有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