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山文化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山文化遗址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文名称 红山文化遗址

地理位置 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

占地面积 20万平方公里

文 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两件龙形玉器的出土,最受瞩目

自1983年开始的考古发掘,先后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红山文化文物,其中,两件龙形玉器的出土,最受瞩目。[1] 200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第16地点中心大墓进行了最后发掘,发掘面积1575平方米,发现了红山文化墓葬6座,出土了大型玉人、玉凤等珍贵文物470余件,并且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第三件玉雕龙。玉雕龙又叫龙形玉佩饰,由于它以龙为形、以玉为质,因而,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图腾的印迹。红山文化墓葬的独特之处,即只随葬玉器。牛河梁的1号冢是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墓葬之一,在其丰富的随葬品中,竟然没有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普遍随葬的陶器。根据红山文化已发现的墓葬及随葬品,可以得出红山文化具有“惟玉为葬”特征的结论。同时,如果把出土的一些玉器同《周礼》中记载的六种玉礼器“璧、琮、圭、璋、琥、璜”相比较,可以发现,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具备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 “礼”的雏形。“惟玉为葬”的实质乃是“惟玉为礼”。玉器是红山文化的精髓,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典型的辽宁乃至东北区域特色

自1981年开始投入牛河梁考古工作的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认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最精华的部分是以“坛庙冢”和“人凤龙雕像”举行通天祭祀及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这样的活动具有典型的辽宁乃至东北区域特色,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象征。红山文化在辽河流域出现,是东北渔猎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汇的产物。这样的文化特质,对后来的满族文化以及东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红山文化升起的中华文明曙光,沿着辽河流域渐渐清晰起来,为辽宁这片土地找到了文化之根,更为中华民族镌刻下了最初的文明记忆。 1988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重点大遗址,2006年又被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有关部门正在准备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报国家大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

佐证红山文化的中华文明发源性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至5000年。在考古界普遍认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时,红山文化只被当作一个分支或者是一种长城南北的“混合文化”,但是,随着红山文化遗址不断发现大量珍贵文物,尤其是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掘,使得人们以全新的眼光重新考察红山文化。考古学者也开始将史前文化研究重点由黄河流域向北转移,确认了红山文化在我国文明史上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它所具有的中华文明发源的性质。

红山文化

[2] 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并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猪首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因赤峰境内多有龙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的传人。

视频

揭秘红山文化发源地:历史遗迹1000多处,还发现了我国第一件面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