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红螺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螺山红螺寺景区[1]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4公里,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红螺寺始建于东晋,扩建于盛唐,为十方常住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和超凡脱俗的净土佛国,千余年来在佛教界享有极高的地位。我国佛教净土宗的最后两代祖师——第十二代祖师际醒大师、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均与本寺有缘。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红螺寺背靠红螺山,前照红螺湖,在山环水抱之中,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寺周林壑荫蔽,藏风聚气,古朴幽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红螺山红螺寺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2018年8月1日起,红螺寺执行旅游门票优惠政策:调整前价格为70元,调整后价格为54元。

景区简介

当时中国北方正处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统治时期。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西域高僧佛图澄东来中国传教,受到后赵皇帝石勒、石虎叔侄的优礼,遂在后赵国境内弘法授徒,广建寺塔。他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在中国授徒(中国人出家为僧)的第一人,后赵石虎建武末年(东晋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卒于邺宫寺。据《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在后赵弘法30余年,先后建寺达893所,红螺寺即其中之一。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园林,千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内历届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金代有著名的佛觉禅师,元代有云山禅师,清代际醒(梦东)大师主持红螺寺,创建红螺净土道场,佛教更为兴盛。光绪年间,印光僧人来红螺寺修学净土法门,后去普陀创建净土道场,所以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历史上的古寺拥有300多倾耕地,号称“一天吃一顷地”,在怀柔区境内和北京其它区县内有数处下院。康熙帝于公元1694年驾临红螺寺。历史记载,红螺寺曾数次扩建重修,名扬海内外,香火旺盛。

红螺山红螺寺景区位于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红螺山红螺寺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

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红螺寺处于红螺山山前的千亩苍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的画卷。

地理环境

红螺山红螺寺景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4公里,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红螺寺始建于东晋,扩建于盛唐,为十方常住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和超凡脱俗的净土佛国,千余年来在佛教界享有极高的地位。我国佛教净土宗的最后两代祖师——第十二代祖师际醒大师、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均与本寺有缘。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红螺寺背靠红螺山,前照红螺湖,在山环水抱之中,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寺周林壑荫蔽,藏风聚气,古朴幽静;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红螺山红螺寺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

旅游信息

交通情况 自驾路线

1、京承高速怀柔14号出口离开高速。

2、出收费站靠右行,离开京密高速进入辅路。

3、直行5km,到开放环岛绕环岛左转,怀柔城区方向(4号)。进入开放东路。

4、第一个红路灯(行政中心路口)右转。

5、右转后第四个红路灯(北大街西口)左转。

6、第二个环岛右转,行驶5km到达。

乘车路线

路线一:东直门站换乘厅乘867路红螺寺专线车直达景区。票价约14元,刷卡优惠。

路线二:东直门站换乘厅乘坐916快车到达怀柔汽车站,出汽车站红路灯右转右手边乘坐862路(窗前写有回站不能做)。到于家园(路口北)(于家园有两站,路口北和路口南,第二个下)。原地换乘H17或867路或打车前往。916路14元,862路1元,H17约5元,867路约5元,打车约10元。公交刷卡优惠。


参考来源

  1. 红螺寺, zol论坛,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