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紀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1月25日 (一) 16:11 由 吴慧丽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晚年经历
前往: 導覽搜尋

紀昀(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1],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1754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2]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1805年病逝,時年八十二,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諡號文達,著有《紀文達公遺集》[3]

中文名 紀昀 諡 號 文達) 別   名 紀曉嵐,春帆,石雲,觀弈道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日期 1724年7月26日 出生地 直隸河間府(今獻縣)崔爾莊 逝世日期 1805年3月14日
享 年 82歲 信   仰 道教 職業 官員
官 職 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主要成就 編纂《四庫全書 》 文達代表作品 《閱微草堂筆記》 《四庫全書》

個人概要

紀曉嵐,清代文學家。歷任侍讀學士、內閣學士、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總纂《四庫全書》,撰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紀文達公遺集》等。

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紀昀祖籍為應天府上元縣,傳其家為紀家邊。明永樂二年(1404年),奉命「遷大姓實畿輔」(乾隆《獻縣誌》),人稱茶星始遷來獻縣,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獻縣城東九十里之景城鎮。到紀昀,北遷已十四世。

  • 清雍正二年(1724年),農曆六月十五日午時紀昀出生,屬龍,紀昀為紀容舒次子。
  • 雍正五年(1727年) ,授課於及孺愛先生,這年第一次見到父親。
  • 雍正八年(1730年),參加童子試,並優異的成績得『神童』綽號。紀昀兒時,居景城東三里之崔爾莊。十一歲隨父入京,讀書生雲精舍。
  • 清乾隆五年(1740年),17歲的紀昀就跟鄰縣20歲的馬氏成婚,紀昀先後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

初入仕途

  • 清乾隆八年(1743年),八月參加科試,獲第一名;紀昀開始自滿起來,同年長子降生,取名紀汝佶。次年乾隆九年(1744年 ),回鄉鄉試,紀昀所作破題,只考了個四等。
  • 乾隆十二年(1747年),紀昀再應順天府鄉試,以第一名解元奪魁。
  • 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天,參加會試,由於太過自負而被擋在了進士的門檻之外。
  • 乾隆十五年(1750年),四月十六日,紀昀母親去世,紀昀居喪守孝直到乾隆十七年八月。
  • 乾隆十六年(1751年),紀昀在家守孝,沒能參加這年的會試。次年朝廷為祝賀皇太后六旬大壽特開恩科,八月舉行會試,紀昀孝服剛除沒有參加。
  • 乾隆十九(1754年),紀昀等來了正科會試,考了第二十二名,會試後是殿試,殿試後揭榜,紀昀考了二甲第四。入選翰林院庶吉士。繼授編修,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為官經歷

  •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紀昀伴駕熱河。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英武殿纂修。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任功臣館總纂。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任國史館總纂。
  •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方略館總纂。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十二到五月初四,紀昀伴駕南巡。五月,奉命視學福建,官階提督學政。
  • 乾隆三十年(1765年),紀昀父親紀容舒在獻縣崔爾莊病故,紀昀回家服喪三年。
  •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乾隆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四月,提升為侍學士。六月,據《清高宗實錄》記載,兩淮鹽政盧見曾因有營私貪污行為而被革職查辦。紀昀則因為通風報信而被發配烏魯木齊。同年十月,被遣戍烏魯木齊贖罪[4]
  •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乾隆帝修書需要,由劉統勛薦舉,將其從新疆召回,六月初至京師,暫居珠巢街,受詔校秘書。
  •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紀昀次子汝傳在擔任九江府通判時因瀆職拖欠賦稅而犯法,紀昀受牽連,吏部決定將其降職調任,乾隆知道後改判為降三級留任。
  •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紀昀被提拔為侍讀學士,擔任文淵閣直閣事。二月,調侍講學士。大金川首領索諾木降。至此,大、小金川全境蕩平。紀昀纂《平定兩金川雅》、《平定兩金川頌》。九月,充文淵閣直閣事、日講起居注官。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紀昀被提升為詹事府詹事。四月,又提升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元宵剛過,乾隆第五次南巡,紀昀伴駕。紀昀奉旨和陸錫熊、孫士毅等共同領纂《歷代官職表》[6]至乾隆五十四年完成。
  •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紀昀任《契丹國志》總纂官。
  •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紀昀、陸錫熊奉旨總纂《河源紀略》於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同年《四庫全書》完成。

晚年經歷

  •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六,乾隆在乾清宮擺千叟宴,紀昀參加。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大壽,前往熱河避暑,紀昀伴駕。
  • 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任《八旗通志》館總裁[7]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紀昀伴駕第六次南巡。
  • 乾隆六十年(1795年), 紀昀夫人馬氏去世。
  • 清嘉慶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書,移任左都御史。次年,又遷任吏部尚書。任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
  • 嘉慶八年(1803年),六月十五日紀昀八十壽辰[8]
  • 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十四日,酉時,82歲的紀昀病逝於京城。

主要成就

文學方面

紀昀的仕宦生涯和學術活動展開在十八世紀中後期,正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樞紐時期。紀昀一直是官方學術工作的領導人,凡有編輯之役、修書之事,他必在其間。他一生中領導和參與多部重要典籍編修。因此,紀昀是中國文化史上有重大貢獻的學者。一生悉付《四庫全書》,其《閱微草堂筆記》[9]和《紀文達公遺集》傳世。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的纂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開「四庫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關閉「四庫館」,共經歷了14個年頭。紀曉嵐始終擔任總纂一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共200卷,收正式入庫書3461種;存目書6819種,93500餘卷。因《總目》卷帙浩繁,翻檢不便,又刪節編成《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其進獻之書有105種,入存目者41種。藏書鈐有「春帆校正」、「心與古人會」、「校書天祿」、「河間紀昀」、「瀛海紀氏閱微草堂藏書之印」等[10]

《閱微草堂筆記》

《閱微草堂筆記》共38萬餘字,二十四卷,全書分五大欄目,其中包括《灤陽消夏錄》[11]六卷,《如是我聞》[12]四卷,《槐西雜誌》[13]四卷,《姑妄聽之》[14]四卷,《灤陽續錄》[15]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陸續寫成。清嘉慶五年(1800年),由其門人盛時彥合刊印行。全書主要記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勸善懲惡,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說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他著的《閱微草堂筆記》,魯迅先生贊其「發人間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見者,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辯,亦有灼見。敘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後來無人能奪其席,固非僅借位高望重以傳者矣」。孫犁進而評其為「與《聊齋志異》是異曲同工的兩犬絕調[16]

《紀文達公遺集》

《紀文達公遺集》是紀昀的一部詩文總集,含詩文各十六卷,分上下兩編。上編文十六卷,第一、二卷為賦,第三卷為雅頌,第四、五卷為摺子,第六卷為表、露布、詔、疏,第七卷為論記,第八、九卷為序,第十卷為跋,第十一卷為書後,第十二卷為策問、書,第十三卷為銘。第十四卷為碑記、墓表、行狀、逸事,第十五卷為傳,第十六卷為墓志銘、祭文,共計文三百多篇。下編詩十六卷,計經進詩八卷,古今體詩六卷,館課試一卷,我法集一卷,共計詩一千多首。為其孫紀樹馨在他死後四年編定。

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紀昀關注民間疾苦。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夏,北京附近遭受水災,饑民擁入京師就食,紀昀急忙向皇帝上疏陳情,奏請截留南漕官糧萬石,到災區設粥放賑,京師饑民不驅自退,社會秩序安定下來。雖然其主觀上是為了維護朝廷統治,但在客觀上幫助災民度過了饑荒,不能不說是一宗善政。

維護婦女權益

在政治上提倡「酌乎事勢」,因勢利導,在理論上就不能不起來批判宋儒之苛察。紀昀對道學家的迂腐和虛偽十分痛恨,其冷嘲熱諷,措詞也相當尖刻。在《閱微草堂筆記》的一則故事中,就烈女範疇問題向程朱理學展開了一場挑戰。有司規定,婦女守節被殺的是烈女,我用表彰;而對「捆綁受污染,不屈被殺」的人,不以烈女子看他,例不表彰。紀昀不這樣認為,因為是純屬於道學家不情的評論。他公然鄭重上表稱:捍刀捐棄生命,他的志向與節操被殺的人沒有區別。像忠臣烈士,發誓不從賊,雖然捆綁使跪拜,可以說他屈膝賊朝廷呢?」經他慷慨陳詞,皇帝「下令有關部門,大致表示區別,予以表彰」。

書法方面

清初書法,由於康熙、乾隆等人的倡導趙孟頫、董其昌書法,當代大部分書法家也是受這氛圍所影響,紀昀也跟隨着當代的潮流,也在當代占有一席之地,其書法書寫流利,有着圓融的特點,有着雍容華貴氣質,書法大小相兼,收放結合,疏密得體,蒼勁多姿,可以說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紀昀在文化上,很重視文學作品的藝術效果,風格主張質樸簡淡,自然妙遠,內容上主張不夾雜私怨,不乖於風教。除開其階級局限外,其在文風、文德上的主張,今天仍不失其借鑑價值。

家庭成員

長輩介紹

  • 世祖:紀椒坡景城紀氏一世祖。
  • 高祖:紀坤(1570年—1642年),字厚齋,坤,字厚齋,明廩膳生。
  • 曾祖:紀鈺(1632年—1716年),鈺,字潤生,附監生,考授州同。
  • 祖父:紀天申(1665年—1732年),天申,潤生公次子,字寵予,監生,考職縣丞。
  • 父親:紀容舒(1685年—1764年),容舒,字遲叟,康熙癸巳恩科舉人。

兄弟介紹

  • 長兄:紀晫(1706—1777),紀昀同父異母兄。
  • 從兄:紀昭(1717—1770),紀昀之從兄。

妻妾介紹

  • 正妻:馬月芳,(?—1795年),東光進士馬周菉的二女兒,是紀昀的鄰縣人。
  • 妾:文鸞、郭彩符、沈明玕。

子女介紹

  • 長子:紀汝佶(1743—1786),字御調,又字俠如,乾隆乙酉舉人[17]
  • 次子:紀汝傳(1747—1777),字緒承,曾任九江府通判和江寧府同知。
  • 三子:紀汝似(1766—?),字象庭,曾任廣東縣丞。
  • 四子:紀汝億(1784—?),字萬斯,紀曉嵐第四子[18]

軼事典故

紀昀與和珅

傳聞二人結怨頗多,事實上,紀昀與和珅的關係就像是忘年交。年輕的和珅處世外向潑辣。年老的、處世逐漸內斂圓滑的紀昀會時時善意地提醒和珅。兩人既有政見不同帶來的爭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對紀昀的關照;在人際關係上,更多的是紀昀對和珅的幫助。同時,紀昀對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學上固然無人可比,但在治國和理財上遠不如和珅。而紀昀本身就只是一個御用文人,也就是說,紀昀與和珅不會有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另一方面兩個人也是當時清朝最重要的兩個支柱,乾隆最仰仗的兩個大臣,如果真的斗的不可開交,那就不可能有康乾盛世了。[19]

紀昀與劉墉

紀昀和劉墉更有着不解之緣。劉墉的父親劉統勛正是紀昀的鄉試主考官。對劉統勛的知遇之恩,紀昀一直是感激零涕。而後來紀昀被發配的案件,又恰是劉墉負責。還有更巧的,舉薦紀昀擔任四庫館總纂官的,也是這位劉大人。劉墉,劉統勛長子。和珅專權數十年,內外諸臣,無不趨走,唯劉墉、紀昀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大臣始終不曾依附。他們一個善文,一個工書,卻都有收藏硯台的癖好。有時相互贈送,也常為一個心愛之物而互相攘奪,但彼此都恬不為意,並以之為笑談。[20]

煙袋惹的禍

紀昀喜抽旱煙,文臣武將暗地裡叫他「紀大煙袋」,有次,乾隆急詔,紀昀來不及將煙熄滅,只好把煙袋藏在靴子裡去朝見聖上。煙在靴子裡燃燒起來,紀昀忍着痛,希望皇上快點結束,直到褲腳冒出煙來,皇上問他怎麼回事,紀昀答:「失火了!」皇上趕快讓他出去救火,紀昀才顛着一隻腳出去了。以後有好長時間,紀昀不得不拄着拐棍。[21]

文字獄牽連

紀昀在乾隆時期文化專制最殘酷的一片風聲鶴唳中入主「四庫館」,有清以來的文字獄,到乾隆朝達到了最盛,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思想犯罪」引入法律懲治的範圍之內,乾隆朝是為發軔。其文字獄的株連,也遠遠超過了「大清律」的規定。《四庫全書》開館期間,發生了50多起文字獄案,大多是從修書得到眼線。和紀昀一起擔任總纂、總校的大員,或被嚇死、或被罰光了家產,除紀昀以外,無一人得到善終。紀昀本人也曾幾次被牽連進相關的文字獄中,頗有幾番險象叢生。他也被多次記過,出資賠寫訛錯書籍。所以,在這樣的政治高壓下,知識分子被異化、被扭曲是難免的。

個人作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閱微草堂筆記》 《紀文達公遺集》 《我法集》

《四庫全書》 《評文心雕龍》[22] 《歷代職官表》 《河源紀略》

《鏡煙堂十種》 《畿輔通志》 《沈氏四聲考》 《唐人詩律說》

《才調集》 《瀛奎律髓》 《李義山詩》 《陳後山集抄》

《張為主客圖》 《史氏風雅遺音》 《庚辰集》 《景成紀氏家譜》

《史通削繁》 《姑妄聽之》自序

史籍記載

  • 《清史稿.紀昀傳》
  • 《國朝漢學師承記》
  • 《清稗類鈔》
  • 《東華續錄》
  • 《嘯亭雜錄》[23]

後世紀念

紀昀墓地

紀曉嵐故居遺址和墓地均位於滄縣崔爾莊鎮。其故居遺址座落在滄縣崔爾莊村內,今尚存一眼古井。在鎮南約四公里北村村南有墓地一座,神道碑和墓碑各一通。乃為紀曉嵐之墓。神道碑碑文是:「皇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紀文達公神道碑」。近年紀氏後人及當地政府部門,正籌化修復紀曉嵐墓園及故居展館和紀念館。

紀昀紀念園

坐落在烏魯木齊市人民公園鑑湖西南側的嵐園,也是為了紀念紀曉嵐而修建的。該園始建於1921年,當時楊增新主政新疆,因敬仰紀曉嵐,曾親自尋訪紀曉嵐在新疆的遺蹟,在整修迪化(即今烏魯木齊)城西鑒

紀昀新疆紀念園

湖公園時,在園內一併修建了一排長廊平房,取名為「閱微草堂」,還請當時著名書法家張景州題寫了門匾,以紀念紀曉嵐謫居新疆兩年之事。新疆解放後,鑑湖公園改名為人民公園。2008年人民公園改建時,在「閱微草堂」的基礎上,修建了嵐園——紀曉嵐新疆紀念園,2009年正式落成。嵐園占地4000平方米,由三個功能不同的小院組成,有門亭、水榭、連廊、碑林等,整體建築風格仿照北京紀曉嵐故居修建。[1]

歷史評價

《雨窗消意錄》(牛應之):紀文達公昀,喜詼諧,朝士多遭侮弄。

《履園叢話》(錢泳):獻縣紀相國善諧謔,人人共知。

《國朝漢學師承記》(江藩):紀昀胸懷坦率、性好滑稽,然驟聞其語,近乎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19]

《續懷人詩十二首·紀尚書昀》(洪亮吉):子云筆札君卿舌,當代無人可共論。

紀昀學生汪德鉞稱:吾師居台憲之首,據宗伯、司馬之尊,登其堂蕭然如寒素,察其輿馬、衣服、飲食,備數而已,其儉也若此。

《知足齋詩集·續集》(朱著):宗伯河間奼,口吃善著書。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余。抑揚百代上,浩博衡錙銖。食肉不食粟,清濁同一盂。非真佛不度,憑君意踟躕。

《清朝野史大觀》:公(指紀曉嵐)平生不食谷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

《嘯亭雜錄》(昭在):公(指紀曉嵐)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蟲鳴漫錄》(采蘅之):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魯迅:處世貴寬,論人慾恕

視頻

紀昀相關視頻

鐵齒銅牙紀曉嵐:紀曉嵐和和珅鬥智鬥勇,還是紀曉嵐棋高一着
《鐵齒銅牙紀曉嵐》和珅審案,紀曉嵐專門搗蛋
《銅齒鐵牙紀曉嵐第五部》2018年開拍,鐵三角重聚首,小月回歸

參考資料

  1. 紀昀,古詩文網
  2. 《四庫全書》簡介,國學大師網
  3. 清 紀昀《紀文達公遺集》,國學大師
  4. 吃駝峰打野豬,紀曉嵐充軍烏魯木齊,為啥能把日子過得如此快活? ,搜狐,2019-09-02
  5. 清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國古典文學
  6. 清 紀昀歷代職官表.清.紀昀等撰.清道光26年刊本,紅葉山古籍文庫,2017-02-15
  7. 欽定八旗通志,豆瓣讀書
  8. 紀昀百科介紹,詞典網
  9.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古詩文網
  10. 紀曉嵐——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政治人物,趣歷史
  11. 清 紀昀《卷一 灤陽消夏錄》,古詩文網
  12. 清 紀昀《如是我聞一》,古詩文網
  13. 清 紀昀《槐西雜誌一》,古詩文網
  14. 清 紀昀《姑妄聽之一》,古詩文網
  15. 清 紀昀《灤陽續錄一》,古詩文網
  16. 歷史上的紀曉嵐是如何看待蒲松齡的?,趣歷史,2016-12-19
  17. 清朝一個舉人編了一本字典,驚動乾隆皇帝,最後被處死,全家流放,網易號,2019-05-06
  18. 紀昀,古詩文網
  19. 和珅是乾隆是孫子輩?紀曉嵐還和他是忘年交?別被電視騙了! ,搜狐,2019-01-07
  20. 乾隆重臣劉墉和紀曉嵐的關係怎麼樣,趣歷史,2016-10-11
  21. 神評論:乾隆時期三大中堂排行榜 你喜歡誰? ,搜狐,2018-05-28
  22. 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文心雕龍》,古詩文網
  23. (清)昭槤《嘯亭雜錄》,國學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