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纳尔逊级战列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英文:HMS Nelson),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建造的一型战列舰。纳尔逊级战列舰没有采用英国旧式战列舰常用的艏楼船型,改用新的平甲板船型,并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教训着重提升舰船的装甲防护水平。纳尔逊级战列舰安装3座三联装16英寸主炮和12门6英寸副炮,装备两台总功率45000马力的蒸汽轮机,但因舰体过重而航速只有23节,水面机动性较差。纳尔逊级战列舰于1922年开始建造,同时建造两艘,为纳尔逊号(Nelson)和罗德尼号(Rodney),两艘战列舰均在1927年完工交付服役。

简介

1921年11月,海军裁军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确定英美日意法海军主力战舰(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条约规定各国在10年内不得新造主力战舰。但是在讨论应该废弃那些军舰的问题上,日本代表横插一杠,借口日本小学生为装有410毫米主炮的“陆奥”号战列舰的建造捐款,一旦废弃无法向国民交代为由,拒绝废弃“陆奥”号战列舰。最后妥协的结果是,条约型战列舰主炮最大口径增加到16英寸,日本可以保留陆奥号战列舰,而美国则完成未完工的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中的两艘(共建造四艘,“马里兰”号BB-46,已经在裁军会议前完成,“华盛顿”号BB-47则根据海军条约在下水后作为靶舰击沉),英国则能够在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建造一级安装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而不受条约中10年内不得建造战列舰的规定的约束。根据这一协议,英国建造的第一级条约型战列舰纳尔逊级诞生了。

评价

这型新式战舰需要在严格限制中的35000吨标排和16寸主炮之间进行权衡,15英寸主炮的最直接降重方案因为火力不足而早早被抛弃;为采用原用于重量巨大的16英寸主炮该方案采取了一系列堪称激进的特殊手段,包括采用倾斜、但减小了厚度的主装甲、大量采用含锰的轻型装甲、主炮以金字塔型全前置以减小主装长度、连甲板木材也由传统的柚木改为较轻的花旗松;甚至连舰上实木家具也都换成三合板降重。同时因经济问题,该舰采用了部分海军上将(胡德)级3、4号舰“安森”、“豪”的预备材料。[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