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细川赖元

细川赖元 1343--1397(兴国4,康永2--应永4)右京大夫。幼名聪明丸。细川赖春末子。后来成为兄长赖之的养子。1369年(正平24,应安2年)与投降北朝的楠木正仪一起与南朝作战。1378年(天授4,永和4)消灭了纪伊的南朝军。1391任管领。擅长和歌,他的作品有《新后拾遗集》与《新续古今集》。

应永是日本的年号之一,在明德之后,正长之前。指1394年到1428年的期间。这个时代的天皇是后小松天皇、称光天皇。室町幕府的将军是足利义满、足利义持、足利义量。

1419年(己亥年,日本应永26年),朝鲜王朝进攻日本对马岛,日本称此战事为应永外寇,朝鲜则称之为已亥东征或者对马岛征伐。自高丽王朝末期开始,朝鲜沿岸地区经常受到来自日本的倭寇的袭击。朝鲜多次要求室町幕府在九州的官员(九州探题)镇压倭寇的活动,并以允许对马岛事实上的统治者宗贞茂的商人和朝鲜贸易作为交换。1418年,宗贞茂去世,其子宗贞盛继位,但权力被当地的倭寇头目左卫门大郞掌控。这些倭寇在1419年(日本应永二十六年)抢掠中国明朝,在途经朝鲜时顺带袭击了朝鲜八道的忠清道和黄海道。这个消息传到朝鲜宫廷之后群臣震动,纷纷要求出兵攻打对马岛。朝鲜的世宗大王不倾向于出兵,已经逊位但仍在军队中有影响力的太宗力主出征对马。6月9日,太宗下旨,命令李从茂将军带领朝鲜水军,进攻对马以清剿倭寇,称对马岛是朝鲜的领土。6月19日,李从茂率领一万七千兵乘227艘战船从巨济岛出发,次日在对马岛浅茅湾尾崎浦(《朝鲜王朝实录》上说是豆知浦)登陆。李从茂先派之前捉获的倭寇俘虏劝降。在被拒绝之后派出先遣队出发,沿途杀死岛民和倭寇、掠夺船只、烧毁庄稼。他们还找到并释放了131名倭寇的中国俘虏和被倭寇掠来的21名奴隶。李从茂共找到129艘船,烧掉了109艘,留下了最好的20艘。经过几次小型的遭遇战,朝鲜军队俘虏了600人,杀死了200人。6月26日,朝鲜军队遭遇了埋伏。他们本来以为对方是倭寇,后来发现是正规日军,损兵200余人。此役被当地人称作“糠岳之战”。宗贞盛投降请求停火。朝鲜军队于7月3日退回巨济岛。9月29日,宗氏向朝鲜投降。之后宗氏和朝鲜达成协定:宗氏的商人可以在三个指定的地点和朝鲜贸易,同时宗氏要控制和制止倭寇对朝鲜的袭击。1422年,对马向朝鲜进贡黄铜和硫磺,换回日本战俘。1443年双方签订癸亥条约,朝鲜给予宗氏贸易垄断,宗氏则要向朝鲜进贡。贸易中朝鲜输出大米、漆器、大麻、和儒家典籍,对马则出口自产和来自日本的铜、锡、硫磺和草药。双方的长期贸易互利互惠,除了在1510年对马商人在朝鲜暴动以至1512年朝鲜对对马加强限制之外,双方一直和平相处。[1]

目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