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统景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统景镇隶属于重庆市渝北区,位于重庆北部御临河畔,距重庆市区55公里,辖21个行政村,183个社,2个居委会, 28290人(2017),城镇化率32%,幅员面积117.5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素有巴蜀胜景之称的统景,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概况

统景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东北部,新巴渝十二景“统景温泉”(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辖区内,距场镇仅1500米。有着优美历史传说的御临河温塘河穿流过境。历年来,统景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镇、全国文明镇、市级中心镇、市级卫生镇、市级园林示范镇。

统景辖滨河社区、温泉社区,前锋、合理、御临、河坝、中和、平安、裕华、骆塘、兴发、胜利、长堰、江口、中坪、远景、龙安、民权、滚珠、印盒、黄印、西新、荣光21个行政村。同时坐拥国家4A级景区“统景温泉”和国家3A级景区“印盒李花景区”。

沿革

1929年建统景镇,1935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3年中坪、兴发2乡并入。1997年,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同心、杉林、御临、合理、劳动、河坝、中和、黄竹、先锋、岔河、铁光、新塘、坪上、平安、温泉、感应洞、胜利、新建、江临、长堰、黄莲、大众、青龙、二坪、长石、光华、远景、兴发、黄龙、前锋、里程、骆塘、民光、广门、乐民、裕华36个行政村和街道3个居委会。

2003年区划调整后,统景镇辖原统景镇、龙安乡和黄印乡(除龙尾村、荣光村、梨塆村、金担村外)所属行政区域,面积112.3平方千米,总人口448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81人,辖53个行政村、1个社区,镇政府驻统景场。

2006年辖街道社区,前锋、合理、御临、河坝、中和、平安、裕华、骆塘、兴发、胜利、长堰、江口、中坪、远景、龙安、民权、滚珠、印盒、黄印、西新20个行政村。2008年,将大盛镇荣光村划归统景镇管辖。调整后,统景镇辖21个村、1个社区,面积117.5平方千米。

附:龙安乡位于渝北区东北部,距区政府30千米。 [沿革]1939年自明月乡析置龙安乡,1958年并入统景公社,1961年析设龙安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7年,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民胜、紫金、民权、三堡、滚珠、前途、临江、临桥、庆龙、恒化、印盒、华星12个行政村。

附:黄印乡位于渝北区东北部,距区政府37千米。 [沿革]1961年析明月公社建黄印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黄印、龙尾、荣光、梨塆、金担、八甲、华福、和民、西新、联盟10个行政村。2003年撤销,将龙尾村、荣光村、梨塆村、金担村划归明月镇管辖,将其余行政区域划归统景镇管辖。

综合概况

统景镇位于渝北区东北边陲,界邻长寿区与四川省邻水县,地处御临河与温塘河的交汇处,是渝北区东北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镇幅员面积112.3平方公里,是渝北区所辖面积最大的镇。场镇面积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5%;总人口4.5万,其中农村人口3.3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

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725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比上年净增150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10.06万元,占年初预算105万元的104.82%;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统景峡猿”清代即为“巴渝十二景”之一,加之天然温泉资源富集,新近开发的“中国统景泉世界”,是重庆打造“温泉之都”的第一品牌,2005年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家旅游局等权威机构联合评定为“中国最佳温泉度假胜地”。

以“统景峡猿”居“巴渝十二景”之首,统揽山、水、泉、峡、洞、瀑、古堡、天池诸景,尤以泉、峡、洞最佳,驰名渝洲内外。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历代文人骚客盛赞为“武陵仙境”;统景--重庆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城镇建设

统景的城镇建设在旅游业的推动下迅速发展,从一条狭长的老街发展到“三横三纵”的场镇路网格局,场镇面积达3平方公里,水、电、气、闭路、电话、排污、垃圾场、移动通信差转台等齐全配套,实施城镇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形成了三维立体景观,绿化率达36%,吸引大批统景镇和外地居民到此购房,休闲定居,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入场镇,加入商贸流通业的大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迄今,统景镇的商业零售网点1508个,商品交易市场6个,营业总面积达28850平方米,从业人员达3940人。按照城镇建设与风景区同步、互动、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风貌,引资4000余万元,在景兴路打造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旅游商品街,并在其南侧修建御临滨河公园,2008年该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建成高规格农家乐50家,观光农业、园艺农业、绿色餐饮等特色农业相应起步;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本地群众就业、提高了居民收入,统景镇从农业转向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人员达3000余人,人均年收入万余元,比原职业收入提高近3倍。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景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持续创建全国文明镇统领发展全局,不断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旅游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整和资源并用,改善农村环境与推进产业化经营并举,繁荣经济与提高市民素质同步,发展社会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共进,文明创建与新农村建设齐飞,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统一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场镇、人与自然的健康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有统景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在全镇4万5千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相继荣获全国“十五”星火小城镇、全国重点小城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重庆市小城镇试点镇”、“市级文明镇”、“市级卫生镇”、“市级中心镇”等殊荣;统景宛如渝北东北部一颗升腾的璀璨明珠。

旅游资源

统景镇境内,具有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真可谓:温泉涌地表,溶洞藏深幽,洞内悬钟乳,清溪穿峡流,翠崖高且陡,松竹添清秀,夜静送蛙声,晚霞伴鹰游。这些景致展示了巴山渝水秀、幽、奇、雄的特色。山、水、林、泉、洞、峡、瀑布和古寨、天池组合巧妙,分布集中。景色之美使人如痴如醉,被游人誉为重庆市风景区中的“团体冠军”。

泉统景温泉

天然温泉为主要旅游资源,景区内有天然温泉25处,日涌泉量达6560吨;平均温度35—52摄氏度(最高达62度);含多种类型,对运动系统疾病、皮肤病等具有显著疗效。是全国第一家以温泉为主的AAAA级风景区景区,被评定为“中国最佳温泉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十佳休闲旅游景区。

橙统景梨橙

镇内生态观光旅游也逐渐成熟,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已达1.8万亩,其中主打产品——梨橙Ⅱ号因外观美、果质嫩、肉汁甜、水分充足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华名果”,新近又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名橙”,2008年统景镇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梨橙基地乡镇”。

花印盒李花

印盒地区的“歪嘴李”以个大、清脆、味纯跃居渝北地区伏季水果王,而每年三月初漫山遍野的李花犹如皑皑白雪覆盖大地,景致迷人,已成功举办“第一届印盒李花节”和伏季采果活动,由此渝北新近被命名为“中国李之乡”。

社会活动

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以“诚信文明”评选活动规范人

坚持每年开展一次“诚信文明单位、诚信文明家庭、诚信文明个人”的“三评”活动。在1999年统景被评为“市级文明镇”的基础上,经过全镇4万5千人民的合力创建,统景镇相继涌现出11个市区级文明单位,80户市区级诚信文明家庭,3个区级文明村(社区),2个区级“青年文明号”集体,近90%的户被镇评为诚信文明户,21个村(居)都是文明村、安全村。

以评“八好”活动鼓舞人

结合统景镇实际,开展了评选“好党员、好干部、好团员、好少年、好职工、好公婆、好媳妇、好妻子”活动,用“八好”典型带动和影响广大群众。评出来的典型,召开全镇大会进行表彰,并通过电视和光荣榜,大张旗鼓宣传他们的事迹,起到表彰一个、教育一方的作用。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人

镇党委、政府和风景区共同确立了“健康快乐统览人生风景”的镇域文化主题。除统景风景区严格按照健康和快乐两大主题进行深度开发以外,镇上两年一届的全民运动会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开创了渝北农民体育运动的先河,也因此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全民运动会已成为统景镇推动全民健身、倡导健康快乐的幸福生活方式的重要举措。同时镇政府广场全面对群众开放,“跳坝坝舞”,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利用各种健身器健身,已成为统景场镇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农民自发组织,既有文化底蕴,又富涵民风民俗气息的龙安村腰鼓队、兴发村乐队、印盒村唢呐队等构成了统景镇乡村文化的道道风景线。[1]

相关视频

渝北统景温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