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维尔托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维尔托夫

中文名:吉加·维尔托夫

外文名:Dziga Vertov,W·jFLPMN

别名:杰尼斯·阿尔卡基耶维奇·考夫曼

国籍:俄罗斯

出生地:比亚利斯托克

出生日期:1896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1954年

职业:导演,编剧,理论家

毕业院校:莫斯科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电影眼睛派

代表作品:《前进,苏维埃!》《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

星座:摩羯座

维尔托夫1896年1月12日生于比亚利斯托克,1954 年2月12日卒于莫斯科,原名为杰尼斯·阿尔卡基耶维奇·考夫曼,是苏联电影导演、编剧,电影理论家,苏联记录电影的奠基人之一。

维尔托夫曾就读于心理神经学学院和莫斯科大学,起初是未来派的作曲家,1916 年写过《听觉实验室》的曲子。十月革命后在莫斯科电影委员会新闻电影处任职,领导前线电影摄影组。他最初拍摄的记录片都是反映国内战争题材的。之后,维尔托夫开始探索新的摄影和蒙太奇的手法,组织新的拍摄素材内容。1922至1924年维尔托夫主编电影杂志片《电影真理报》,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实验性团体"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力图创造出反映现代生活的新电影,但他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这使维尔托夫在创作中过分迷恋于形式。维尔托夫受到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列夫派等团体的影响,把过去的文化笼统看作资产阶级文化而一概加以否定。他甚至否定新闻电影以外的各种电影艺术。这些观点使他在实践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作品时而成功,时而失败。

维尔托夫在记录电影领域内的不断探索是有益的,特别是在摄影和剪辑技巧上,有很多革新,他在创作上和理论上的探索对记录电影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国外记录电影也有影响。他拍出了一些著名的作品,如:《电影真理列宁特辑》(1924年)、《前进,苏维埃!》(1926年)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吉加·维尔托夫

外文名:Dziga Vertov,W·jFLPMN

别名:杰尼斯·阿尔卡基耶维奇·考夫曼

国籍:俄罗斯

出生地:比亚利斯托克

出生日期:1896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1954年

职业:导演,编剧,理论家

毕业院校:莫斯科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电影眼睛派

代表作品:《前进,苏维埃!》《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

星座:摩羯座

人物生平

  • 早期生活

维尔托夫(Dziga Vertov,1896年-1954年),原名Denis Arkadievich Kaufman,1896年2月2日生于一个俄属波兰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图书管理员。维尔托夫有两个弟弟,大的叫米哈伊·考夫曼(Mikhail Kaufman),从小热衷于摄影,后跟从维尔托夫拍摄纪录片;小的叫鲍里斯·考夫曼(Boris Kaufman),曾参与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后成为美国著名导演艾里亚·卡赞和西德尼·吕美特的总摄影师。维尔托夫早年在圣彼得堡求学,学习医学和心理学,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追随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诗人。1916年至1917年间,维尔托夫建立了一个"声音实验室",试验声音的各种蒙太奇效果,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给自己起了迭加·维尔托夫这个笔名。Dziga和Vertov这两个词都含有旋转的意思,Dziga Vertov这个笔名预示了维尔托夫日后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的电影生涯。十月革命后,维尔托夫加入了莫斯科的电影委员会,并当上了新闻片"电影周刊"的编辑。在担任编辑期间,维尔托夫不仅加深了对电影的认识,而且还从堆积如山的素材中剪出两部文献纪录片,《革命周年纪念》(1919年)和《内战史》(1921年)。在这里,维尔托夫遇上了一位热心的剪辑员斯维洛娃,这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日后成了他忠诚的妻子和帮手。

  • 电影真理报

1922年战乱平息后,西方的故事片大批出现在苏联的电影海报上,维尔托夫对这些虚构的电影很是反感,觉得它们是生活廉价的替代品,和宗教一样都是麻痹人民的鸦片。这时,维尔托夫开始以"三人委员会"(troika)为名义发表宣言,他在宣言中说,"电影的躯体已经被习惯的剧毒麻醉了。我们需要机会在这垂死的机体上做一次实验,以寻找解毒的良方"。维尔托夫的三人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家庭电影小组,其成员是维尔托夫,他的妻子斯维洛娃,他的弟弟米哈伊·考夫曼。1922年5月,三人小组创办了一份《电影真理报》(Kino-Pravda),这是一种按月发行的新闻电影,间或也出产一两部具有正片长度的纪录片,它们由火车送往各地放映。"电影真理报"这个名字来自于列宁1912年创办的《真理报》(Pravda),它宣示了维尔托夫这样一个电影理念:无产阶级电影必须以真实为基础。

《电影真理报》的放映一直持续到1925年。在这三年里面,三人小组在一个老鼠成群的地下室里废寝忘食地工作。维尔托夫的妻子负责剪辑,弟弟米哈伊负责摄影,维尔托夫自己担任总指挥。米哈伊是个摄影狂,从早到晚扛着摄影机四处转悠。他从不征求被摄人的同意,经常是躲在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把市场、工厂、学校、酒店和大街上的活动给偷拍下来。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时代,摄影师和导演无需刻意安排,就能在生活中发现无穷无尽的内容。摄影机成了时代的见证和生活的眼睛,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术语"电影眼睛"逐渐酝酿成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人委员会"的规模扩充了,有了更多的支持者,这时,"电影眼睛人小组"(Kinoki team)成立了。1923年7月,维尔托夫发表了他著名的宣言《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

  • 清理电影语言

维尔托夫对电影语言的"清理",表面上看起来和爱森斯坦一样只是在追求一种纯净的形式,骨子里却暗含着对纪录精神的坚持和对"主题先行"的反对。在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维尔托夫的这种观念是危险的,它无疑带有"反计划"的嫌疑。从1928年开始,凡是申请纪录片项目和经费,都要提前准备一份详细的"剧本"。这对于维尔托夫来说几乎是无法容忍的,一个纪录片工作者怎么可能在进入生活以前,提前知道他要寻找的和记录下来的是什么"真理"呢?为了继续他的工作,维尔托夫不得不做出了某种妥协。但是,他到底找准了一个机会,拍摄了一部酝酿已久的电影:《带电影摄影机的人》(1929年)。这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是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直观表现,是以胶片的形式发表的一份宣言,它没有剧本,没有布景,没有字幕,也没有演员道具,它是一场寻找"真正的国际化的绝对语言"的实验,同时也是对电影眼睛人工作方式的一种示范。

  • 有声电影

维尔托夫老早就希望影片有声。他根据他的"电影眼睛"的理论摄制的抒情的纪录片,已变成了一种视觉化的音乐。在这种影片中,他经常加上一种交响乐式的解说词,或一种嘈杂声与音响的蒙太奇。这种画面和语言分开的作法,直到今天,在纪录片中还几乎是一般的规则。

维尔托夫在拍了那部为卓别林非常欣赏的《顿巴斯交响乐》

(1931年)以后,又拍了一部杰出的作品--《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1934年)。为了摄制这部影片,他搜集了所有关于纪录这位已经逝世的伟大政治家的影片和唱片,在第二支歌曲里用杰出的蒙太奇手法把它们剪辑在一起。第三支歌曲描写社会主义的建设,充满优美的抒情情调。第一部分以中亚细亚一支民歌为内容,是最成功的一个插曲。它通过非常鲜明的形象和节奏感,描写原来殖民地的人民获得了解放,而且明显地表现了作者所规定的整部影片的主题,即"从过去到将来、从奴隶生活到自由生活的全部过程"。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维尔托夫能把他从1922年来倡导的"电影眼睛"和"无线电耳朵"结合起来,形成音画对位的蒙太奇。他虽拒绝表现个人英雄,在各种主题上却能把群众转化为个性化的英雄。但在《摇篮曲》一片(1937年摄制)以后,他的理论受到猛烈的攻击,以致到他故世之前只拍了几部作为任务的影片。[1]

人物理念

众所周知,镜头是对生活现实的记录。那么,首先被记录的一定是正常状态下的生活。所谓完整的、规则的、具有明确意义的生活瞬间,会被毫不犹豫地选为画面。相反,非常的、偶发的、不完整的、不具有明确意义的现实内容,则被理所当然地弃之一旁。可是,当维尔托夫登上大桥的顶端,爬上烟筒、塔和屋顶,躺在地面上仰视火车、其他车辆和行人(这些均为维尔托夫《带摄影机的人》一片中的内容),把被一般人视为没有什么捕捉价值的睡眠、醒来、上班、游乐等生活琐事记录下来时,尽管人们感到滑稽、陌生,甚至有几分迷惑不解。然而,人们却突然意识到,以前丢弃的不予理会的生活瞬间,下意识的活动,反而需要十分珍惜;以前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生活片断,反而值得一看。这种感觉使画面在创作者的心中又增添了一种新的理解和认识。打个比方的话,画面也像的喝水一样,没有杂质的蒸馏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没有不完善、不规整,不具有明确意义的现实,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代表作品

《电影眼睛》Kinoks:A Revolution 1923年[2]

《前进吧!苏维埃》(1926年)

《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年)

《第十一》(1928年)

《带摄影机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1929年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Three Song about Lenin 1934年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 Enthusiasm:Symphony of Don Basin 1931年

《摇篮曲》(1937年)

"电影眼睛派"时期的多集《电影真理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新闻纪录片。

人物评价

维尔托夫,一位在1929年就胆敢判处世界电影死刑的创世纪天才。他惊人的先锋电影理论是几十年之后著名的"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世界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天才的命运总是不幸的,38岁的维尔托夫就被剥夺了创作的自由。然而,天才从来都是时间的杀手。在《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热情》、《列宁的三支歌》中,他天才的电影才华今天仍令人眩晕和惊叹![3]

人物影响

自1967年拍摄《中国姑娘》以来,特别是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戈达尔与当时法国学生运动领导人让·比埃·高兰组织了"维尔托夫小组",声称他信奉苏联早期"电影眼睛派"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的理论,要用影片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同时,"为了摄制革命电影,首先应该对电影进行革命"。戈达尔和它的小组拍了一系列的"政治影片"。其中包括《真理》、《东风》、《意大利的斗争》、《直至胜利》、以及《一切顺利》。

参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