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绿尾梢虹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尾梢虹雉

学 名 :Lophophorus sclateri

别 称 : 雪鹅

分布地理 : 中国以及印度东北部和缅甸东北部。

中國分布 : 中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中國特有鳥類種,由於棲息地的不斷減少以及偷獵的威脅,數量十分稀少。

保護級別 : IUCN列為易危物種,被列入CITES附錄I。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 雉科 Phasianidae

屬: 虹雉屬 Lophophorus

種: 白尾梢虹雉 L. sclateri

外型特徵

是大型鸡类,体长58-68厘米。雄鸟头顶无明显羽冠,羽冠短而卷曲,颜色蓝绿色而具金属光泽;脸大部裸出,颜色为辉蓝色,鼻孔下有一小簇黑羽。[1]

后颈和颈侧辉赤铜色;上背蓝绿色,下背至尾上覆羽白色,尾红棕色而具白色端斑;下体黑色。雌鸟自头至上背深栗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浅土白色而具褐色横斑;尾深栗褐色,具6条棕白色横斑和宽的白色端斑。

雄雌差異

雄鸟

白尾梢虹雉雄鸟头顶、耳羽以及鼻孔下缘有一小簇羽毛黑色而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头顶有短而卷曲的羽冠,呈金属绿色。后颈和颈侧紫铜色;脸大部裸出,颜色为海蓝色,上背和肩辉蓝绿色,肩缀有辉紫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纯白色,尾上覆羽具黑色羽干纹;尾棕色而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尾羽基部黑色而杂以白色横斑和棕白色斑点;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呈金属青铜色,具红铜色光彩。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呈金属蓝绿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黑色,外翈边缘略具金属绿色。下体黑色,喉具蓝色金属光彩。

雌鸟

雌鸟自额至上背,包括翅上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深栗褐色而具棕色羽干纹和横斑;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土白色,密杂以褐色波状横斑及少许白色斑点;尾深栗褐色,具6条不甚规整的棕白色横斑及宽的白色端斑和棕色羽缘;外侧次级飞羽浅栗褐色,具棕色波状横斑;初级飞羽及其覆羽赭土褐色。颏、喉棕白色,其余下体淡棕色,密杂以栗褐色细纹,尾下覆羽白色,具黑色横斑或斑纹。

虹膜褐色,嘴角色,脚绿褐色,雄鸟具一短距。

大小量度:体重♂2100-2800g,♀2000-2500g;体长♂640-700mm,♀580-628mm;嘴峰♂31-34mm,♀30-32mm;翅♂290-310mm,♀267-285mm;尾♂195-230mm,♀ 180-217mm;跗蹠♂68-75mm,♀69-73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4000米的高山森林和林缘灌丛与草地,特别是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竹林灌丛、杜鹃灌丛等地带,有时也到高山草地和风化的裸岩地带活动。

较常见,以植物的叶、茎、幼芽和根为食,偶尔也吃昆虫。

生活习性

迁徙

白尾梢虹雉多单独活动,在云南高黎贡山的冬季曾见有9只生活在一起的群体。雄鸟活动的时间段和海拔高度具有一定规律。海拔3300米雄鸟鸣叫和被观察到的时间为10:00-12:00,3次;3450米为11:00-17:00,相对集中时间12:00-14:00,25次;3600米为12:00-17:00,相对集中时间14:00-16:00,14次。分析这些数据,可初步推断在海拔3300-3600米白尾梢虹雉雄鸟存在垂直迁移现象,但由于缺乏海拔3300米以下数据,不能确定白尾梢虹雉的日活动规律。

食性

海拔3400-3500米处,白尾梢虹雉活动痕迹较多,为密集利用带。在此海拔区域,主要的上层植物为短鞘箭竹(Fargesiu orbiculata),混生有少量凸尖杜鹃(Rhododendron sinogande),地面为草本植物覆盖,水蚀沟谷和土坎下有一些露地。对白尾梢虹雉食性调查,采用活动区域样方法,即先用望远镜观察活动情况,当其离开之后,在其长时间停留位置作样方调查。通过取食痕迹判断,并采下被吃过的食物标本,鉴定后确定食物种类。在3400米和3500米海拔带,分别调查2个2m×2m的小样方。调查获知,白尾梢虹雉主要植物性食物包括贝母(Frotillaria cirrhossa)、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牛尾独活(Aralia apioides)、高山羌活(Notopteryium forrestii)、紫花百合(Lilium souliei)、七筋姑(Climtonia udensis)等。

活动

白尾梢虹雉除繁殖期外常呈小群活动。白天活动,晚上栖于低枝上或岩石边。机警而性胆怯,很难接近,试图靠近一只鸣雉,该雉发觉后停止鸣叫,飞向山下。白尾梢虹雉常在林地和竹林间地面上活动,未发现像棕尾虹雉和绿尾虹雉那样,在繁殖季节有一种特殊的发情飞翔,经常由山顶突兀的岩石上俯冲而下,并在山坳里盘旋。

叫声:报警时为尖厉哀叫。鸣叫声为狂野哨音 go-li…。白尾梢虹雉的雄鸟被当地人称为“叫鸡”,平时常发出“aou……”的叫声;受惊飞起时则发出“hu……”的叫声。为阵发性叫声,即3-15个鸣叫音节串成一组,共持续18-77s,单个鸣叫持续时间加间隔时间为(6.16±0.26)s,组间有较长的间隔,(2949±379.8)s。鸣叫位置的海拔分布4-6月白尾梢虹雉鸣叫位置出现在3300-3600米,3450米为集中带。

雄鸟鸣叫位置所反映的占区行为 在每个听声点,每日只能观察到1只白尾梢虹雉雄鸟鸣叫,鸣叫位置相对固定,即靠近山脊的沙沟头或林间空地。分析雄鸣叫的位置和时间分布,可得出初步结论,白尾梢虹雉每只雄鸟在繁殖期占据1条冰碛水蚀沟谷。在8k㎡研究区域共有11条沙沟,都有白尾梢虹雉活动痕迹,初步测算雄鸟密度为1只/0.7k㎡。根据雄雌比1∶1.07(何芬奇,1991),推算繁殖鸟密度约为1对/0.7k㎡。[1]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多单个或成对活动,冬季结群活动,最大一群为9只。每年4月开始繁殖,繁殖期为4-6月。筑巢于岩石缝隙处、或树洞中。

林中地面的倒木下或树洞中,每窝产卵2-5枚,卵的大小为平均63.2mm × 45.4mm。

二个亚种

分化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雄鸟的白尾梢较长,雌鸟的嘴峰也较长,在中国仅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墨脱、米林、察隅等地;滇西亚种雄鸟的白尾梢和雌鸟的嘴峰均较短,在中国仅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的腾冲、泸水、福贡和贡山一带。

(1),白尾梢虹雉滇西亚种

Lophophorus sclateri oricentalis

(2),白尾梢虹雉指名亚种

Lophophorus sclaterisclateri[2]

栖息地破坏

当地的森林丧失。作为食物被捕猎:作为食物被捕猎。天敌动物:猛禽及小型食肉兽的捕食,限制了其种群数量的发展。白尾梢虹雉在高黎贡山主要生活在海拔3200米以上短鞘箭竹林与亚高山草甸相间的狭窄地带,气候寒冷,具有风大、雨雾多的特征,对动物的容纳量自然也低。白尾梢虹雉个体较大,行动笨拙,日活动规律性强,易遭人类与天敌捕杀。这些都视为该种内在的致危因素。其种群状态可视为该地区生态监测的指标之一。

据何芬奇1985年5-8月在云南的调查,种群密度在碧罗雪山为1对/1.0-1.2k㎡,在高黎贡山为1对/0.8-1.0k㎡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白尾梢虹雉的栖息环境。在重要产区建立若干个自然保护区。

濒危等级

列入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生效年代: 1997年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生效年代: 1989年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稀有生效年代: 1996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