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绿岩带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绿岩带(greenstone belt)是蚀变或变质的基性火成岩带。通常指前寒武纪地盾中呈条带状分布的变质基性岩地区,如太古绿岩带等。一个绿岩带中可含有一层或几层基性火山-沉积变质产物。主要岩石类型有细碧岩、玄武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等。因变质作用生成的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矿物促使岩石普遍具有暗绿色。一套完整的绿岩地层,由早期的火山岩和晚期的以浊流沉积为主的碎屑沉积岩或火山碎屑沉积岩组成;火山岩下部以超基性-基性岩为主,并含有一层科马提岩(指一种超基性喷出岩),上部为钙碱性火山岩。绿岩带    绿岩带(greenstone belt)是蚀变或变质的基性 火成岩带。通常指前 寒武纪 地盾中呈条带状分布的变质 基性岩地区,如太古绿岩带等。一个绿岩带中可含有一层或几层基性火山-沉积变质产物。主要岩石类型有 细碧岩、 玄武岩、 辉长岩和 辉绿岩等。因 变质作用生成的 绿泥石、 绿帘石、 阳起石等矿物促使岩石普遍具有暗绿色。一套完整的绿岩地层,由早期的 火山岩和晚期的以 浊流沉积为主的碎屑 沉积岩或火山 碎屑沉积岩组成;火山岩下部以超基性-基性岩为主,并含有一层 科马提岩(指一种超基性喷出岩),上部为 钙碱性火山岩。   多数人认为绿岩带不代表原始地壳,它下面还应有更古老的陆壳。加拿大、西澳大利亚、印度、芬兰等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基底的花岗质片麻杂岩内普遍发育一套绿岩带,其时代从35亿年到23亿年前,代表地球生成早期最老的沉积和火山活动记录;以南非巴伯顿地区研究程度最高,是全球绿岩带的典型。它们成极不规则的线状陡倾向形条带位于占优势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中,长可达数百千米,宽达25千米。绿岩带和周围片麻岩系的片麻理多成协调一致的关系,所以两者原来的关系不易确定。最近国外一部分学者把绿岩带当作蛇绿岩套。由于古老克拉通的多数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形成和空间展布与绿岩带的发育密切相关,故对绿岩带的研究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中国辽宁清源和山西五台山都有绿岩带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