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网络函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网络函数 动态电路激励作用下下,响应(输出)相量与激励(输入)相量之比,称为网络函数(network functions),记为H。 在拉普拉斯变换下,将任意激励表示为E(S),响应表示为D(S),则H(S)=D(S)/E(S)。 在频率为ω的单一正弦激励下,正弦稳态响应(输出)相量为E(jω),激励(输入)相量为D(jω),则H(jω)=E(jω)/D(jω)。 中文名 网络函数外文名network functions定 义表示线性电网络的激励与响应关系涉及课程电路原理

定义

表示线性电网络的激励与响应关系的一种函数。在内部不含独立电源的电路的某一端口施加一个激励e(t),在该激励的作用下,电路中某零状态响应r(t)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后的象函数R(s)与激励的象函数E(s)之比即称为网络函数 [1] 。 数学表达式为:H(s)=R(s)/E(s).表示线性电网络的激励与响应关系的一种函数。网络中的激励、响应可以是电压或电流,于是网络函数有4种类型:①激励与响应均为电压(流)时,网络函数是转移电压(流)比。②激励是电压、响应是电流时,网络函数称为转移导纳。③激励是电流、响应是电压时,网络函数称为转移阻抗。④激励电压(流)和响应电流(压)同在一个端口时,网络函数称为驱动点导纳(阻抗),又称驱动点函数。对网络函数性质的研究是电网络理论中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网络综合(研究满足给定响应特性的网络设计方法)的理论便是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若输入和输出属于同一端口,称为驱动点函数,或策动点函数。若输入和输出属于不同端口时,称为转移函数[2]

计算方法

网络函数的计算方法 正弦稳态电路的网络函数是以ω为变量的两个多项式之比,它取决于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与输入的量值无关。 在已知网络相量模型的条件下,计算网络函数的基本方法是外加电源法:在输入端外加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用正弦稳态分析的任一种方法求输出相量的表达式,然后将输出相量与输入相量相比,求得相应的网络函数。对于二端元件组成的阻抗串并联网络,也可用阻抗串并联公式计算驱动点阻抗和导纳,用分压、分流公式计算转移函数。 [3]

网络函数与频率特性之间的关系

从H(jk)本身的物理概念、物理意义出发 网络函数H(s)是当激励e(t)是单位冲激函数时零状态响应H(t)的象函数,是冲激响应h(t)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后得到的变化式。当s=jk时相当于时相当于拉普拉斯变化式中的复变量中e=0,也就是收敛因子为1,那么当原时域函数h(t)乘以大小为1的收敛因子时,相当于没有乘收敛因子一样,此时的拉氏变换实际上为傅氏变换。可见H(jk)是原时域函数h(t)的傅氏变换。根据傅氏变换的物理意义可知,H(jk)是h(t)的频谱函数,因而其模|H(jk)|称为幅频特性、其幅角称为相频特性[1] [4]

从频域中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看在频域,H(jk)是激励1(k)的响应。单位冲激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1(k),表明W(t)中含有无穷丰富的频率成分,且各种频率成分的相对大小均相同,W(t)的频率也因此称为白色频谱,它是研究频率特性的非常理想的激励。输入相对大小均为1的各种频率的信号,那么输出的响应中看看哪些频率的信号受到抑制而减小,哪些频率的信号可以通过或者放大,各种频率的信号的相移为多少,这样,就能说明H(jk)的模与k的关系反映了一个电路系统的幅频特性、其幅角与k的关系反映了一个电路系统的相频特性了 [5] 。 从时域中激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看当输入一个频率为k振幅为1的正弦激励,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量是同频率的,只是输出稳态分量的振幅在输入量的振幅的基础上有一个大小为H(jk)的模的增益,相角有一个θ(k)的相移,由此可见:对于不同频率k的激励,对应有不同的|H(jk)|和θ(k),输出的大小、相移也不相同,这就表明H(jk)反映了电路系统的频率特性 [6] 。 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实际上是统一的。时域的单位冲激激励W(t)由无穷多个幅值相同的不同频率的无穷小信号合成,h(t)由无穷多个幅值不同的对应频率的无穷小信号合成,即上述第二点。而W(t)和h(t)的频谱分别为l(k)和H(jk),正说明各个不同频率的无穷小信号通过系统后引起了大小的变化|H(jk)|和相位的变化θ(k),总变化为H(jk),此即上述第三点,这样也就印证了网络函数H(s)在当s=jk就是频谱函数,即第一点 [7]

电力通论

▪ 电 ▪ 电荷 ▪ 静电学 ▪ 电子 ▪ 离子 ▪ 空穴 ▪ 自由电荷 ▪ 束缚电荷 ▪ 空间电荷 ▪ 载流子 ▪ 电中性 ▪ 线电荷密度 ▪ 面电荷密度 ▪ 体电荷密度 ▪ 电场 ▪ 电场强度 ▪ 静电场 ▪ 静电感应 ▪ 均匀电场 ▪ 交变电场 ▪ 电通密度 ▪ 电通[量] ▪ 力线 ▪ 电位 ▪ 电位差 ▪ 等位线 ▪ 等位面 ▪ 地电位 ▪ 电压 ▪ 等位体 ▪ 电压降 ▪ 电动势 ▪ 反电动势 ▪ 电介质 ▪ [介]电常数 ▪ [绝对]电容率 ▪ 相对电容率 ▪ 电极化 ▪ 电极化强度 ▪ 剩余电极化强度 ▪ 电极化率 ▪ 电极化曲线 ▪ 电偶极子 ▪ 基本电偶极子 ▪ 电偶极矩 ▪ 电滞 ▪ 电滞回线 ▪ 电致伸缩 ▪ 电流 ▪ 传导电流 ▪ 运流电流 ▪ 离子电流 ▪ 位移电流 ▪ 全电流 ▪ 极化电流 ▪ 库仑定律 ▪ 高斯定理 ▪ 磁学 ▪ 磁场 ▪ 磁场强度 其他科技名词

参考资料

categorg:+310

  1. | 中国知网.2003,引用日期2016-11-20
  2. [胡翔骏.电路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39-441]
  3. [胡翔骏.电路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39-441]
  4. | .中国知网.2003,引用日期2016-11-20
  5. | 中国知网.2003,引用日期2016-11-20
  6. | 中国知网.2003,引用日期2016-11-20
  7. | 中国知网.2003,引用日期20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