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 原图链接]原图链接

罗市“花木之乡”罗市镇地处江西奉新县的中部,距县城32公里,距省会南昌100公里,属丘陵地区。

目录

历史名人

千古音韵第一人——阴幼遇 元朝初朝,罗市镇阴村曾建有一座聚德楼(又名招宾馆)。这座楼里,曾诞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音韵类书。该书的作者阴幼遇,为完成这部不朽的著作,在这座楼里呕心沥血十多年。 阴幼遇,字时夫,一作时遇,奉新县罗市镇阴村人,约生于宋咸淳四年或五年(1267年或1268年),其父阴应梦是游 十年的进士,做过朝廷官员,后因南宋朝政日益腐败,奸臣贾似道专权,便辞官带着家眷回到家乡,在家乡建造了一座规模宏伟的聚德楼,从此以读书自娱。阴幼遇从小聪颖好学,才智过人,8岁便考中了九经童科。也就在阴幼遇考中九经童科的二、三年后,南宋为元所灭。或许是为了表明他们忠于宋室,从此,阴幼遇一家人中再也没有谁出去应考或做官了。 阴幼遇平时没有事,喜欢待在聚德楼的书房里翻阅藏书,一天,他在翻阅前人留下的有关音韵方面的著述时,觉得这些著述都不太全面,便萌发了编一部比较齐全的“音韵”类书的念头。 为编好这部书,他很快开始做词藻和典故的归类工作,顿时,他书房里的桌子上,凳子上,几子上……到处都堆放着一叠叠的卡片。 一天,阴应梦登上楼来,走进阴幼遇的书房,见屋里摆满了重重叠叠的纸片,感到非常惊异,便问幼遇:“你这是在搞什么名堂?”阴幼遇满怀信心地回答说:“我准备编写一部按韵编排的类书来,现在正在积累资料,做词藻和典故的归类工作。”阴应梦听后,笑着摇摇头,便走出了书房;他不相信儿子能完成这项巨大工程。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之后,便深深地为阴幼遇坚韧的治学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所感动,不但完全相信阴幼遇能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积极给予指导和支持。阴应梦为阴幼遇筹划说:“造屋子的,必须先有工具;烧陶瓷的,必须先有模子;著书立说,也是同样道理,必须先有个准则。因此,我给你设计了一套‘凡例’,作为你编好这部类书的依据。”阴幼遇在父亲的指导下,孜孜不倦地干了整整30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的编纂工作。全书共二十卷,上涉群经,下包诸子。 书编成后,阴幼遇的三哥阴幼达认为书中搜集的典故,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一看就懂的,于是便又给书随字注释,以备观鉴。这样,这部类书就更齐全和完整了。 最后,到了该给这部书取名了。有个书客建议道:“就请题名为《韵府群玉》吧!”阴幼遇的父亲听后,脸上微露难色,便问道:“您取的这个名儿,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是说这部书编得象圭璋璜璧一样可贵呢?还是说这部书里所搜集的词藻、典故本身象圭璋璜璧一样可贵呢?假如属于前一种含义,实在是不能称望,假如属于后一种含义,那么这个名字是取得再好也不过了。”客人笑而不答,于是书名客这么定下来了。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阴应梦为《韵府群玉》写好了序言。可是韵书正式出版时,阴应梦竟不幸去世了,阴幼遇非常悲痛,他在书中的自序里写道“是编敬遵先子‘凡例’,刻意纂集,幸绩于成,书成而失怙,痛哉!”表达了对他父亲的深切悼念。 《韵府群玉》问世后,得到了历代文人学士的推崇。元代翰林滕玉霄说这部书“经史子传鬼猎靡遗,是又能以有穷之韵而寄无穷之事,亦奇矣!”认为此书搜集材料,广博无遗,浩如烟海,不禁汉为观止;元代另一翰林赵子昂评价说:“上涉群经,下苞诸子,贤于回溪史韵多矣!”明陈文烛认为“备天地之大观,为艺林之珍品”。都是说它广博可贵。清朝康熙年间张廷玉等人奉旨修撰音韵巨著《佩文韵府》时,将《韵府群玉》全部抄入。乾隆年间修编《四库全书》时,《韵府群玉》又被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还说:“然而元代押韵之书,今皆不传,传者以此书为最古。世所通行之韵,亦即从此书录出”。 《韵府群玉》在元、明、清时,一直是作“近体诗”者押韵的依据,它在音韵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

罗市概况

山川秀丽,环境清幽,新开发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萝卜潭瀑布群闻名遐迩。罗市土地富饶,资源丰富,自古以来是奉新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全镇有,山林9.7万亩,其中竹林4.7万亩,是全县重要的毛竹基地和优质米生产基地,是全县最大的花木基地.粮食生产量在一万吨以上,毛竹年砍伐量25万支。近年来,通过结构调整,花卉苗木己成为罗市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 罗市镇工业主要是工艺玻璃、小水电和竹制品企业。现有工艺玻璃厂2家,年产值2000万元;小水电站5座,装机1600千瓦;竹制品厂4家,年产竹地板5万平方米,生产的金鱼缸、灯具等工艺玻璃制品行销全国各地,出口国外. 罗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辖区通讯、供水、供电设施配套,教育、卫生、文娱设施齐全,投资环境良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罗市的旅游业、花卉苗木产业、工艺玻璃制造业、毛竹加工业将发展成为罗市镇四大经济产业。[1]

行政区划

全镇有罗市、田背等2个居委会,港下兰田店前竹溪梧冈冶城、河南、巴源、坪上等9个村委会。

历史沿革

奉新县(罗市镇)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初属豫章郡。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海昏县,和帝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分海昏置建昌县,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分海昏、建昌两地,设置新吴县,县治在今会埠故县,属豫章。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县衙由故县迁至冯川。南唐保太元年(公元973年)吴把帝位让于唐,唐嫌“吴”字,遂改新吴为奉新。

1949年7月8日,奉新解放。

1958年前属南昌专区管辖。

1959年1月始划归宜春地区管辖。

1996年3月19日,撤销罗市乡,设立罗市镇(赣民字[1996]50号批复)。

2000年8月宜春撤地设市,仍辖奉新县。

荣 誉

2006年获江西省"花木之乡"荣誉称号

旅游资源

江南第一瀑布群---萝卜潭瀑布群: 位于罗市镇店前村境内的萝卜潭瀑布共有六瀑六潭,直线距离约500米。瀑布或宽或窄,叠飞而下,如少女浣纱,似白练长垂,如银河倒悬,仿佛玉带当空飞舞,水声如雷,轰鸣作响,山谷震动。潭形或圆或扁,形状各异。瀑心重帘处,二石耸立,一方一尖,方如玉皇大印,尖似飞来金塔。潭水澄澈如镜,两岸青山倒映水中,云雾绕崖,彩虹变幻,气象万千。山涧两侧异树盘踞,满目葱茏,奇花竟放清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