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翁曾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翁曾源
出生 1834年
北京翁氏府邸
国籍 清朝
别名 字仲渊,号寔斋、海珊
知名于 同治二年(1863)中状元

翁曾源(1834-1887),字仲渊,号寔斋、海珊,江苏常熟人,生于北京翁氏府邸。

翁同书次子。咸丰六年(1856)由监生恩赐为举人,同治二年(1863)中状元。因其为翁同龢之侄,人称"小状元"。

历官翰林院修撰、国史馆纂修。因体弱多病,未几即告病归里,以书画自遣。一度曾代上海县学和龙门书院批阅课卷。

书法得翁同龢指导,临池不缀,日有所成。行笔洒脱,深具董书风格。[1] 常熟翁家,是闻名天下的名门望族。翁曾源的祖父翁心存,道光二年(1822)第二甲第三名进士,咸丰朝官至内阁大学士。 "北京政变"后,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同治皇帝的师傅。同治元年(1862)病逝。

翁心存的长子翁同书,道光二十年进士,名列第二甲第十七名,官至安徽巡抚。

他的第四个儿子翁同龢,咸丰六年(1856)大魁天下,累官至一品尚书,光绪皇帝的师傅,帝党领袖。

翁曾源便是翁同书的儿子。

事迹

同治三年(1864年),翁曾源在殿试上从容发挥尽显才华,当场被点为新科状元,翁家“叔侄两状元”的美谈很快传遍北京城。 又因为翁曾源本身相貌出众,年纪又轻,是个刚刚三十岁帅哥,所有他被京城里的百姓称为“美状元”。

当满朝文武大臣都纷纷称赞翁曾源“少年得意前程似锦”的时候,却突然传来消息:“翁曾源称心疾归里”。什么?新状元官没做几天竟然说自己有病辞职回家了?!到底发生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使得翁曾源做出如此令人吃惊的举动呢? 原来当年慈禧太后刚是个不满三十岁的寡妇,她听说新状元英俊潇洒后就亲自召见了他。

两人一见面,慈禧太后就和颜悦色地询问翁曾源的学习情况、工作情况、生活情况。。。

翁曾源规规矩矩一一回答。猛然间慈禧太后话锋一转,对翁曾源说:“李义山诗,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句,予嫌其未惬,欲改为‘灵犀一点有心通’,似胜原句。而上句苦难妥协,汝为予改之。”

跪在地上的翁曾源一听,如果下句改为“灵犀一点有心通”,按格式上句就应当是“彩凤双飞无身翼”,这可难不倒状元郎。 可是翁曾源还没回答出口,突然又琢磨:彩凤、双飞、灵犀、有心。。。

太后这是什么意思?!他不敢往下想了,只是呆若木鸡地一言不发,脑门上渗出豆大的汗珠子。。。

慈禧太后等了半晌也不见翁曾源回答,再一看他已经吓得全身冒汗了,于是哈哈大笑,然后命室外的太监将翁曾源带出皇宫。[2]

翁曾源回到家中,回想起慈禧太后对自己说话时候的表情和神态,又想想她改的诗句,就十有八九确定了慈禧太后的暗示。

这怎么得了,如果被人知道了,可是杀头灭门的大罪啊!虽然功名到手前程似锦,但是命更重要!得了,惹不起我躲得起。

于是第二天大早,翁曾源就向朝廷交上奏疏,称自己癫痫病又复发了,不宜当朝做官,请求准辞还家休养。

就这样,翁曾源还没尽情享受“头名状元”的甜美果实,就突然美梦中断了。他回到老家一心一意钻研书法绘画,再也没有出任任何官职,二十多年以后病死于家中。

文章来源

  1. 小状元 博雅人物网2019-01-01
  2. 被慈禧召见后,太平洋电脑网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