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翟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翟姓,中国百家姓之一,排名第108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92位。翟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多此姓,上述两省之翟姓约占全国汉族翟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江苏省连云港市宿城乡是翟姓较多的聚集地。翟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

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翟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翟者,是翟人、重翟、厌翟、秉翟、翟閽的统称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一种践官,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这在典籍《周礼•春官•巾车》中有记载:“王后之五路,重翟钖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重翟,厌翟,谓蔽也。注:翟谓敎羽舞者也。”

翟人负责教授宫廷舞蹈,重翟负责在君王、王后出行时职掌驾御仪仗中的翟车,厌翟负责为车辇绘画装饰,秉翟负责为王后遮盖,翟閽则是在祭祀大典中负责烹煮牺牲。而践官,就是虚官,有俸禄,无职权,不能世袭。

翟,实际上就是一种山雉(野山鸡),雄雉有两支美丽的长尾羽,那种山雉就称作“翟”,在史籍《左传》中记载:“翟,羽也。谓雉之羽也。”

周王室以及各诸侯国的王族贵胄常用翟羽来装饰衣裳、车辇,称翟衣、翟车。而西北地区的狄族人的一支喜爱用其作为头饰,作为勇士的标志,尤其是当狄兵群起冲锋时,如同大群山雉迎面扑来,因此称其为“狄翟”。

在翟人、重翟、厌翟、秉翟、翟閽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翟人氏、重翟氏、厌翟氏、秉翟氏、翟閽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翟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祁姓,出自黄帝轩辕氏的后代狄翟,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史籍《知足集斋集》中记载:“翟,其一言狄,唐虞时封黄帝后有翟氏,春秋时世居北地,后徒西河。其二音宅,出自汝南别为二氏。”在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中也记载,上古时候,北方有翟族,以山雉为图腾,史书中亦称翟国。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成王次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西周时期,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公元前1103~前1081年待考),曾封其次子于翟地(今河南许昌禹州),子爵,称翟子。因翟地在禹山之阳,因此又称阳翟邑。翟邑在春秋初期即被郑国吞并。在翟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翟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期国大夫翟偻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翟偻新,姜姓,名翟,字偻新,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将军。春秋时期,宋国在宋元公子佐执政时期,发生了华氏家族叛乱事件。

第五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张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据史籍《知足集斋集》记载,安徽泾县之翟氏,原为张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白族翟氏,源出古代云南地区白族中以海螺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白族语音读称作“蠡”,有人以谐音记为“翟”,称翟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宰桑氏,源出古老的白翟系,即古匈奴民族的一个分支高车族(丁零族)的演化相承一脉,后多冠汉姓为翟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翟佳氏,满语为JaigiyaHala,远祖为狄翟,后融入汉族,到了东汉末期,其族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一带(今辽宁辽阳),人数不多,是满族脱谱姓氏之一,在清朝中叶即冠汉姓为翟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1]

得姓始祖

轩辕。上古时期黄帝轩辕氏(一作有熊氏)部落首领,后为炎黄部落联盟的组织者。其部落原定居西北高原,与炎帝同出少典氏。后分路东进,在坂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一战,打败炎帝,遂合并为一。后又擒杀蚩尤,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其时发明创造甚多(如棺椁、宫室、舟车、蚕丝、医药、文字、历法、算数、音律等),故后人称赞他“能成命百物”,赋予帝王形象。翟国在春秋时世居北地,后灭于晋。子孙遂以国为氏,称翟姓,他们尊其先祖轩辕为得姓始祖。

郡望

翟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南阳郡:战国时秦国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堂号

传诗堂、宠畏堂:“传诗堂”源自汉朝时翟辅,四世皆传授《诗经》,征拜教郎,迁侍中,策试第一,官拜尚书。安帝宠信外戚,翟辅极力上谏。宠臣虽然厌恶他,但又怕他,所以又叫“宠畏堂”。

忠孝堂:源自明万历年间,江南镇抚大将军翟国儒赴云南边疆平叛为国捐躯,祠堂被御赐“忠孝堂”。

此外,翟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博古堂”、“南阳堂”、“语古堂”、“庆远堂”、“世佐堂”、“笃诚堂”等。 [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