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大徒伤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老大徒伤悲秦观的文章,叙述了他自己年轻时凭借记性好不勤奋苦读,以至后来常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情况。告诉我们要乘大好时光,勤奋学习,有所成就,而不应终日玩耍荒废学业。

我爱历史网

成语解释

【名称】老大徒伤悲

【拼音】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解释】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能悲伤而已。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悲。”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老大徒伤[1]

出自典故

出处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格言采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以看得出来,最后这两句乃是全诗的结语,是诗人作诗咏叹的主旨所在。诗中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大时的凄惨;以及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一个人而留住,都只是为了最后这两句警言。[2]

内容分析

我们不知道,远在两千多年前的这位不知名的诗人,是不是在追悔自己的一生?但可以肯定,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人,当他们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为之深深震撼,所以它才会在数不清的古代诗歌中被广为传诵,并且流传至今。“少壮”所概括的是一个人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的时段,或者换个说法,相当于从少年时代到成年时代,不到30年时间。这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人,思想活跃,热情澎湃,体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充满勇气和进取精神,正可谓“敢想、敢说、敢干”。遍观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他们在学业上的追求直到事业上的成功,大抵就是在这一时期实现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好地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或者为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了。试想,人生还能有几个二三十年,还能有几度青春?所以,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指出:“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人到了40岁,顶多50岁,还没在社会上做成点事,他一辈子也就差不多是这样了。也正因为如此,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里运用了这格言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态度:“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更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后人有力的鼓舞和鞭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