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耿飚将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耿飚将军》简介:耿飚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大革命风云乍起,他是挥舞着铁锤和梭镖的少年;反“围剿”浴血奋战,他是“铁军”团团长;长征途中,他战湘江,渡乌江,强攻娄山关,四渡赤水河;八年抗战,他保卫陕甘宁,收复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是著名“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将军大使。他先后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参与制定了党、国家和军队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分集剧情

耿飚将军 第1集 铁军团长

耿飚,一个凝重的名字。大革命风云乍起,他是挥舞着铁锤和梭镖的少年!反“围剿”浴血奋战,他是“铁军”团团长,血染战袍透甲红!长征途中,他战湘江、渡乌江、强攻娄山关、四渡赤水河,万水千山,开路先锋!八年抗战,他保卫陕甘宁,收复张家口。解放战争中,他是著名“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多谋善战,铁骑雄风,驰骋长城内外,纵横华北西北!他从解放战场走向外交领域,是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将军大使,开辟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外交事业!他先后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参与制订了党、国家和军队一系列重大决策。

耿飚将军 第2集 长征先锋

1934年10月中旬,是中央主力红军开始万里长征的日子,而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的,就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红四团代号为“勇”,走在这支队伍最前列的就是团长耿飚。他的任务是带领指战员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始终与中央纵队保持一天的距离,提前开辟出一片安全地带,以便中央纵队从容通过。这是一个特别艰辛而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军事纪实2009年第159期)

耿飚将军 第3集 多谋善战

本片为纪念耿飚诞辰100周年特别节目。翻开三十年代出版的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从里面可以看到耿飚1936年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中,一群意气风发的红军大学的学员正在高声唱歌。从1948年开始,由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指挥的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包围并歼灭了国民党第三十五军。解放后,耿飚被任命为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并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21年的战争岁月,耿飚从一个矿山童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者。(军事纪实2009年第160期总第818期)

纪录片流派

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的[1]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2]”,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纪录电影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 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电影”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员》 1969年)代表的“直接电影”运动。真实电影为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直接电影为观察式电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3]

视频

耿飚将军 相关视频

耿飚将军之女耿瑩女士
《耿飚将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