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聊城山陕会馆

增加 61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聊城山陕会 馆位于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大街,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21/8d31746ba94f420a8cf6e48eb6b28170.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05746851_9993028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聊城山陕会馆'''位于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大街,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山陕会馆由旅居聊城的山西、陕西客商捐资兴建,始建于清 [[ 乾隆 ]] 八年(1743年),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形成现有规模<ref>[http://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6/0615/2849830.shtml 聊城大运河畔山陕会馆:二百余年商埠繁华梦的见证],齐鲁网,2016-06-15</ref>。总占地3848平方米,坐西朝东, [[ 中轴线 ]] 上有山门、戏楼、中献殿、关帝庙和春秋阁。
==历史沿革==
聊城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由 [[ 山西 ]] [[ 陕西 ]] 的商人集资兴建。至 [[ 嘉庆 ]] 十四年(1809年),方具之规模。其整个工程,耗费 [[ 银60465 银]]60465 两6钱9分,时间持续长达66年。
聊城山陕会馆建成后, [[ 历史 ]] 上先后进行过8次扩建和维修。据现存16通碑碣记载,其中第4次维修从嘉庆八年(1803年)到嘉庆十四年(1809年),历时7载,用银49643.43两。
第5次维修在 [[ 道光 ]] 二十五年(1845年),用银18028.78两。维修所用木材多来自陕西终南山,工匠多来自山西汾阳府,建筑风格尽量体现其地方特色。其建成后百余年间,每年 [[ 春节 ]] [[ 端午节 ]] [[ 中秋节 ]] 都演戏以娱神。
==特点==
会馆按中国传统 [[ 宫殿 ]] 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 [[ 艺术 ]] 构件 [[ 雕刻 ]] 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整组建筑由山门、过楼、戏楼、南北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三殿及春秋阁等部分组成,大小房屋160余间。从山门到春秋阁三个院落逐渐增高,错落有致,各单体建筑互相连接布局紧凑。
==保护措施==
由于长期自然风化、雨雪侵蚀及门前道路通行等影响,部分聊城山陕会馆建筑物地基下沉,墙体酥裂倾斜,顶部房脊出现裂缝,屋顶的板瓦、筒瓦大部分龟裂断裂,出现漏雨等现象,对 [[ 建筑 ]] 木结构造成了破坏性影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拨付维修经费,实施山陕会馆总体修缮工程。整体保护维修工程于2014年3月正式启动,分期实施,三大殿保护维修已于2014年完成,2016年,开展了山门、戏楼、钟鼓二楼、南北夹楼保护维修工程。新技术、新 [[ 材料 ]] 的运用是此次维修中的一大亮点。琉璃件 [[ 化学 ]] 防护与复原技术是山东省在文物维修保护工作中首次运用<ref>[http://www.docin.com/p-2261084570.html 聊城山陕会馆——唯一保存至今的会馆建筑],豆丁网, 2019-9-28</ref>。 ==视频=====<center>聊城山陕会馆 相关视频</center><center>聊城的山陕会馆</center><center>{{#iDisplay:w0536mwhklh|560|390|qq}}</center><center>山陕会馆——见证聊城历史辉煌</center><center>{{#iDisplay:l3017hm274e|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