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聊斋志异·四十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聊斋志异·四十千出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有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1]

原文

新城王大司马[1],有主计仆[2],家称素封。忽梦一人奔入,曰:“汝欠四十千[3],今宜还矣。”问之,不答,径入内去。既醒,妻产男。知为夙孽[4],遂以四十千捆置一室,凡儿衣食病药,皆取给焉。过三四岁,视空中钱,仅存七百。适乳姥抱儿至,调笑于侧。因呼之曰:“四十千将尽,汝宜行矣。”言已,儿忽颜色蹙变[5],项折目张。再抚之,气已绝矣。乃以余资治葬具而瘗之。此可为负欠者戒也[6]。昔有老而无子者,问诸高僧。僧曰:“汝不欠人者,人又不欠汝者,乌得子?”盖生佳儿,所以报我之缘[7];生顽儿,所以取我之债。生者勿喜,死者勿悲也。

译文

新城王大司马的家里有一个管家,很是富有。一天,他忽然梦见一个人进来对他说:“你欠我四十千钱,现在应该还我了。”他惊讶地询问缘故,那人也不回答,径直向里屋走去。他一下子醒来,妻子正好生了一个男孩。他知道这孩子是来要前生的帐的,就拿出四十千钱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凡是孩子的一切衣食、医药费用,都从这四十千里开支。

过了三四年的功夫,看看那四十千钱只剩七百了。这天,奶娘正抱着孩子在一边玩耍,管家便叫过孩子来,对孩子说:“四十千快用完了,你该走了。”话刚说完,小孩的脸色就变了,接着头向后一仰就瞪了眼,摸了摸鼻子,已经没气了。于是就把剩下的钱买了治丧的物件,把小孩埋了。

这件事,欠帐的人可以引以为戒。从前曾有个老来无子的人,询问高僧这是为什么?高僧回答说:“你不欠人家的债,人家也不欠你的债,哪能得孩子?”所以说:生好孩子是来报恩的;生坏孩子,是来讨帐的。生死由命,生了孩子的不要过于欢喜,孩子死了也不要过于悲哀。

注释

[1]新城:旧县名,明清属济南府,今为山东桓台县。王大司马:王象乾,字子廓,号霁宇,新城人。明隆庆五年辛未(1570)科进士,历闻喜县令,官至兵部 尚书。卒赠太子太师。传见《山东通志•人物•历代名臣》。大司马,兵部 尚书的别称。 [2]主计仆:掌管钱粮收支的仆人,相当于管家。主计,主管财钱收支帐 目。 [3]四十千:旧时铜钱以文为计算单位,一千文称一贯或一吊;四十千, 即四十贯或四十吊。 [4]夙孽:迷信所谓前世罪恶的果报。孽,同“业”,这里情恶因。 [5] 蹙变:眉头紧皱,面色改变。蹙,蹙额,皱眉的样子。变,变色。 [6]负欠: 在道义、财帛方面对人有所亏欠,指背恩或赖债。 [7]缘:因缘;与上文“孽” 字含义相对,意思是善因。

赏析

《四十千》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全文很短,完全以因果报应的方式来写。讲述了一个很富有的仆人,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来向自己讨债,之后妻子就生了一个儿子,他知道原委后,就尽着额定的数额抚养,结果果然在钱将要用尽之时,儿子就死掉了。这并不是一个迷信故事,作者寄予了深邃的思想在里面:穷人多生佳儿,富人多生顽儿,本文用苍白的因果报应之说来解释,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效果。[2]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