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联立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联立制

中文名: 联立制

定 义: 单一选区两票制选举制度

主要代表: 德国

选举制度弱点: 与比例代表制一样

联立制(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MMP)又称“补偿制”(Top-Up system;Compensatory system)、“德国制”,是单一选区两票制选举制度的一种,更接近于比例代表制。以第二张圈选政党的票,决定每个政党最终总席次。德国为采用此制度的主要代表。[1]


席次分配

各政党总当选名额,以全国总应选名额依各政党在第二张投政党名单的得票比率分配,扣除该党在选举区已得议席,其差额再由政党比例代表名额中补足。此选举制度弱点与比例代表制一样,容易导致无一党得过半数议席,需要组成联合政府。另外,在德国政党得票率要跨越5%门槛或在小选区得3席以上,才能分配议会席次。


假设某次议员选举,预计会产生100席,其中60名为全国分区席次,另外将有40名为比例代表席次。

政党B在政党票获百分之五,它在国会的席次就是100席中的百分之五,就是5席,但政党B在全国分区议员选举中却获得6席。因为已经超 过数额,故乙党将不再获得任何政党代表。所以最后,乙党获得6席。这多出的一席称为“超额席次”(overhang seats)。


政党ABCD在本次选举中总共有101席,超过原先预定的100席,所以采用此制度的议席数多半是不固定的。因此联立制比较并立制,更加偏向比例代表制。


采用国家

除了德国联邦议院之外,还有玻利维亚墨西哥以及新西兰等议会选举采用此种制度。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