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圣若瑟教区中学第四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圣若瑟教区中学第四校

图片来自圣若瑟教区中学第四校网页

圣若瑟教区中学第四校(Colégio Diocesano de São José, 4a Escola),为澳门圣若瑟教区中学学校网路成员,非牟利私立学校,于1954年创立,由天主教澳门教区持牌。


办学理念

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一校、第二三校及第四校)直属澳门教区,创办于1931年。圣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人是上主创造的,每人都有其独特性。了解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找到自己并加以发挥和完善,这才是圣中的“教育”使命。教育是从对别人了解,尊重和欣赏开始,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我们肯定学生会自爱,肯定其成功的可能。

办学的宗旨

服务他人是圣中办学的宗旨,在服务中与别人共同成长,实践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同教育,共同成长的学习理念。

教育理念

教育是从对别人了解,尊重和欣赏开始,没有任何私心和功利的动机,在自由和仁爱的气氛中,共同努力,达致“完人”的陶成,因此任何设定型的模式教育或另有目的的教育设计,若不以学子的“人”为本,都非圣中要遵循的教育理念。

教学特色

基于教育乃对人的了解,尊重和欣赏,因此,我们也接受人的差异,因人而教应是圣中教学的特色,我们尊重学生的同时,肯定学生会自爱,在这基础上,我们要力求 了解学生的差异,肯定其成功的可能,因而在设计差异教学上,我们要付出爱心、耐心和信心的智慧,这样的教学是一大挑战,但我们不怕,因上主与我们同行。

历史

泉源

圣若瑟教区中学创办于1931年9月,圣若瑟修院的马安瑟神父为使华人子弟有更多机会接受中华文化,特倡议创办学校,初定名为圣若瑟中葡学校。1932年,圣若瑟中葡学校更名为圣若瑟中学,第一届有小学毕业生四人,由颜严若神父担任首任校长。

建校成立

1954年,圣若瑟中学第四校正式成立,以南湾圣保禄书局为校址,幼稚园设幼高、幼低两班。翌年,该校搬迁至龙嵩街79至81号,由何志仁神父与林家骏神父分别主持校务。1974年7月,罗玉成神父出任圣若瑟中学校长,并宣布直属主教府,先后由邓思恩神父及罗启瑞神父任副校长。

合并

及至1979年,高秉常主教训令圣若瑟中学与将望德中学真原小学合并,成为由五间学校组成学校网络,由“圣若瑟教区中学督导委员会”督导校政。自1979年7月起,该校合并于圣若瑟教区中学。高秉常主教任命罗玉成为校长,何发全及罗启瑞为副校长。

改幼稚园为临时行政总部

2007学年起,为配合校本部重建计划,幼稚园学生迁至第一校上课,而校本部的行政总部以及高一学生迁入。

第四校历任校长

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开始担任日期 最后担任日期 备注
6 何心源神父 1954年 1966年 圣若瑟教区中学为任期序
7 戴维理主教 D. Paulo José Tavares 1966年 1972年 唯一一名主教担任校长一职
8 鲁炳义神父 Fr. Luigi RUBINI, SDB 1972年 1974年 天主教澳门教区慈幼会的神父担任
担任校长前出任慈幼中学校长,担任后出任粤华中学校长
也是唯一一个非教区神父担任
9 罗玉成神父 1974年 1988年 促成合并的校长
1979年起改称为圣若瑟教区中学校长
10 高天予神父 Fr. José KAO 1989年 2000年 因年纪的问题而向天主教澳门教区请辞
11 袁伟明神父 2000年 2004年6月28日 校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12 罗玉成神父 2004年6月29日 2017年 第二次担任校长
13 李仁杰先生 2017年起

校歌

圣若瑟教区中学校歌

相关条目

参考

  • 《圣中新报》
  • 《都哉圣若瑟》— 圣若瑟教区中学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非卖品)
  • 圣若瑟教区中学建校六十五周年特刊(非卖品)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