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聂士成殉难纪念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聂士成殉难纪念碑
图片来自tripadvisor.co.uk

聂士成殉难纪念碑,始建于1905年,是政府为纪念1900年在和八国联军交战中殉难的清军将领聂士成所设立的纪念碑。

2000年聂士成逝世100周年之际,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和紫金山路交口处为其修建新碑。

该建筑于1991年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简介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北乡(今岗集乡聂祠堂)人。生于清道光年间,武童出身,幼年父死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

聂士成自小好行侠仗义,曾有一夏姓商贩被匪徒追杀,聂母设法将其藏匿,幸免于难。聂归家后热情相待,为好友。不久,夏弃商从军,入湘军袁甲三部当兵。咸丰九年(1859年)升任哨官驻临淮关,写信邀聂一同从军,从此,聂士成投身军旅,开始了四十年戎马生涯。

聂士成英勇作战,威武不屈,为清军所称颂,为联军所畏服,据外人记载:“华军虽重,皆不足虑,所可畏者,聂军门所部耳;盖聂军有进无退,每为各军之先;虽受枪炮,前者毙,后者又进,其猛处诚有非他军所可比拟者。”后来在聂士成殉国处树立了纪念碑。 1905年清政府立碑纪念,谥号"忠节"。

历史沿革

1900年7月9日,聂士成率部在八里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因寡不敌众,被日本军队包围,仍与敌r激战两小时,在交战中中炮阵亡。

义和团本要戮尸,但因八国联军追至才得以幸免。 清廷朝议赐恤,载漪刚毅力阻,后来清廷下诏称聂士成“误国丧身,实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 [1]

1905年,清政府和天津绅民在现在南开区卫津路和紫金山路交口处聂士成殉国处立碑纪念,号"忠节",该纪念碑当时高2.4米,基座由花岗石砌筑,上置碑心,并筑亭以覆之。

纪念碑的正面刻有"聂忠节公殉难处",两侧设有立柱,上刻袁世凯书写的挽联:"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上刻有"生气凛然"。

1984年,该纪念碑复立时,上面的碑文仅留有正面的“聂忠节公殉难处”七个字。

2000年,聂士成逝世100周年之际,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原聂士成殉难纪念碑所在地树立了一座聂士成横刀跃马的铜雕像,铜像高4. 18米,铜像底座正面刻有一首诗:“将军驱骑刀光寒,一跃桥头此生瞻。聂公当年激扬处,多少青松配雨寒。”背面为碑记铭文。[2]

参考文献

  1. 拳变馀闻 zh.wikisource.org
  2. 津门聂士成纪念碑 huaxia.com 200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