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肝肾两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肝肾两虚

肝肾两虚,肝藏血,肾藏精。一般说肝肾两虚,其实就是肾虚,因为肝肾同源,精血还可以互相转化,肝肾两虚就是精亏血少,所以一般虚损在一起。

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或因饮食不节、惊恐、郁怒。[1]

病机

肝主筋、肾主骨,筋骨既赖肝肾精血津液的充养,又赖肝肾阳气的温煦,如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饮食不节惊恐郁怒,使肝肾精气受损,或阳气受损,损伤肝肾,一方面致营卫气血涩滞不行,壅遏于骨节周围而化热,酿痰留瘀,使关节肿胀变形疼痛,屈伸不利,另一方面,又因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阻遏营卫壅滞经络,深入筋骨,促使病情加重。

辨证要点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脉沉细弱或细数。[2]

治法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常用中药

熟地黄、肉苁蓉、五味子、牛膝、杜仲、桑寄生。

常见证型

肝肾两虚证痹证

临床表现: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常用方剂:补血荣筋丸加减。

常用中药:肉苁蓉牛膝、天麻、木瓜、鹿茸、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四肢痿弱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或伴眩晕、耳鸣、遗精早泄,或月经不调,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常用方剂:虎潜丸。

常用中药:黄柏、龟板、知母、生地黄、陈皮、白芍、锁阳、虎骨(用狗骨代,炙)、干姜。

常用腧穴

阿是穴、局部经穴、肾俞、关元等。

预防调护

1.饮食宜清淡,少盐少油腻。

2.调情志,保持心情愉快。

3.保证睡眠的质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