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肩胛舌骨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肩胛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为细长的带状肌,由中间腱分为上、下二腹,下腹起自肩胛骨上缘,斜向前上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止于中间腱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肩胛舌骨肌
  • 外文名:Musculus omohyoideus

综述

上腹自中间腱起始,上行止于舌骨体下缘。此肌有下降舌骨和喉的作用。肩胛舌骨肌受舌下神经支配。

临床应用及意义

肩胛舌骨肌综合征

肩胛舌骨肌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吞咽时颈前部隆起,多为单侧,仅局部有压迫感和不适,无疼痛或其他自觉症状,病人多不自觉。隆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约4×5cm,表面光滑无压痛。肌电图检查,肩胛舌骨肌的收缩功能和支配神经均无明显异常。局部无外伤或炎症病史。病理检查发现肩胛舌骨肌的横纹肌细胞部分萎缩并呈透明性变,细胞核减少。可能由于某种原因(例如肌肉变性)引起肩胛舌骨肌的弹性减退,以致吞咽时舌骨上移而此肌不能相应的伸长,被动的向体表方向挺起,并且抬起位于其浅面的胸锁乳突肌,使该肌肉隆起。

当吞咽动作完毕后,舌骨下降,肩胛舌骨肌随之恢复原位,胸锁乳突肌也恢复原位。本病虽无特殊严重性,但在进食时每次吞咽都有颈部不适感,吞咽时下颈部隆起,形同“蛙颈”,因此病人求治心切,需要手术治疗。在胸锁乳突肌下部作低位横切口,长约3~4cm,可找到带状的肩胛舌骨肌,该肌明显苍白而呈透明。病人作吞咽动作时,该肌立即离开原来的肌床挺起,因而使位于其浅面的胸锁乳突肌下部向体表推移,形成隆起。肩胛舌骨肌游离一段后,将其与胸锁乳突肌外缘相交叉部分钳夹切断,两断端用细丝线结扎,缝合切口。手术效果良好,吞咽时隆起不再出现。原来的压迫感和不适也随之消失。术后经长期观察无复发。

组织解剖

舌骨下肌群分为4块,它们的作用是拉舌骨向下。各肌均以起止点命名。1、胸骨舌骨肌:位于颈部正中线两侧。2、肩胛舌骨肌:在胸骨舌骨肌的外侧,为细长带肌,分为上腹、下腹和中间腱。3、胸骨甲状肌:在胸骨舌骨肌深面。4、甲状舌骨肌:在胸骨甲状肌上方,被胸骨舌骨肌遮盖。 舌骨上、下肌群——分为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

(一)舌骨上肌群

4块,它们的作用是拉舌骨向上。

1、二腹肌:前腹起自下颌骨二腹肌窝,后腹起自乳突,以中间腱系于舌骨。

2、下颌舌骨肌:起自下颌舌骨线,止于舌骨体。

3、茎突舌骨肌:起自茎突,止于舌骨小角。

4、颏舌骨肌:起自颏棘止于舌骨体。

(二)舌骨下肌群

4块,它们的作用是拉舌骨向下。各肌均以起止点命名。

1、胸骨舌骨肌:位于颈部正中线两侧。

2、肩胛舌骨肌:在胸骨舌骨肌的外侧,为细长带肌,分为上腹、下腹和中间腱。

3、胸骨甲状肌:在胸骨舌骨肌深面。

4、甲状舌骨肌:在胸骨甲状肌上方,被胸骨舌骨肌遮盖。[1]

参考文献

  1. 肩胛舌骨肌”,医学百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