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胡戈·特奥雷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戈·特奥雷尔
胡戈·特奥雷尔
原文名 Axel Hugo Theodor Theorell
出生 (1903 -07-06)1903年7月6日
瑞典林开宾
逝世 1982年8月15日(1982-08-15)(79岁)
国籍 瑞典
职业 科学家
知名于 195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胡戈·特奥雷尔(Axel Hugo Theodor Theorell,1903年7月6日—1982年8月15日)瑞典科学家,195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

个人生平

  • 1903年7月6日出生于瑞典的林开宾。
  • 1921年进入卡罗琳斯克医科大学。
  • 1924年毕业后到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细菌研究所进修细菌学。三个月后回到瑞典在医学科学研究所工作。
  • 193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成为乌普萨拉大学的化学助理教授。
  • 1932年被提升为该校的医学和生理化学副教授。
  • 1982年逝世。

科学研究

从1930年开始,特奥雷尔首先研究肌肉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输氧蛋白质——肌红蛋白,并很快在这项难度极大的研究中初露锋芒。他测定了肌红蛋白与血红素在结构和功能上极为相似,同时还指出了他们在呼吸和贮存氮气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1935年,特奥雷尔意识到想要弄清楚生物细胞是如何利用氧的问题,紧紧依靠眼前对黄素酶方面的了解和相对展开工作是不够的。为此,他这次把注意力放在研究细胞呼吸链中传递氢的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上面。尽管对这项科学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提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特奥雷尔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改进设备,提高实验技术,逐步春花了他,攻克了这道难关。

1936年,特奥雷尔在实验中获得的细胞色素C,其纯度为80%。到1939年,其纯度已经接近100%,是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达到如此高的纯度难度是相当大的!所有看到过他的这个实验的科学家,都异口同声地赞扬特奥雷尔长的“简直是一双神奇的妙手”

他从事的酶学研究,实现了前辈人伯齐利厄斯的预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41年他首次取得了过氧化酶,弄清了这种酶的情况。他指出:进入许多氧化酶的铁原子,构成酶的功能中心。对铁与酶分子其它部分的连接也弄情楚了。他对过氧化氢酶,特别是乙醇脱氢酶都有顺深刻的研究。

在1955年颁发诺贝尔奖金的隆重典礼上,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教授会议发言人赞扬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毫无偏差和严格的精确。非常惊人的熟练技”、“许多科学家都院具有这些品质中的某 些,很少有人全部具有这些品质,而特奥雷尔就是这个少数人中的一个”。他的工作使人们对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纽约时报》和《先驱论坛报》分别评论说;“正是从这种工作中,人们将产生对生命过程更清晰的理解,”“使科学距离在试管中合成生命物质的时代不远了。”

他的成就使他被瑞典丹麦、美、英、法、意、比利时印度等国家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

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培养了大批知名的生物化学家。

相关影片

Hugo Theorell

参考资料

  1. Hugo Theorell 诺贝尔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