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杨河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杨河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

历史沿革

秦时,属塞种人牧地。

汉文帝初年,为月氏人牧地,后为乌孙东境。汉神爵二年(60年),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师境纳入祖国版图。

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始为鲜卑属地。

北魏初年,属悦般;孝文帝太和十年(487年)起,铁勒部游牧于此。

隋时,属西突厥。

唐时,属北庭大都护府黑水守捉管辖范围。

宋时,属西辽。

元时,为回鹘,元末入瓦剌。

明时,属卫拉特。

清时,属库尔喀喇乌苏管辖,为厄鲁特蒙古的牧地,乌鲁木齐至伊犁驿站之一。

民国二年(1913年)为乌苏县的一个村庄。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三区革命民族军占领乌苏。

1949年,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步兵第九军二十五师。

1950年,进驻垦区。

1953年,改为农七师。

1975年,撤销农七师建置。

1978年,成立奎屯农垦局。

1982年,恢复农七师建置。

2000年11月27日,升格为正师级建制。

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决定,以130团共青镇为中心城区设立胡杨河市。2012年1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准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七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

2019年11月,国务院(国函〔2019〕107号)同意设立县级胡杨河市。胡杨河市人民政府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0团光明东路8号。胡杨河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管理方式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2019年12月18日,胡杨河市在七师揭牌成立。

行政区划

第七师下辖10个团场,分别为:123团、124团、125团、126团、127团、128团、129团、130团、131团、137团。

胡杨河市行政区划面积677.94平方千米,辖第七师128团、129团、130团。

人口

第七师总人口接近22万,主要以汉族为主。截至2019年末,胡杨河市人口约8万。

交通运输

奎北铁路、奎阿高速公路、217国道(独阿公路段)、奎屯垦区主干道在此交汇。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胡杨河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西南部,主城区距奎屯市33公里,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距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58公里,距乌苏市40公里。

地貌特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辖区地貌的基本类型为山地和盆地。由南向北跨天山山区、准噶尔盆地西部区和萨吾尔山区三个大地貌区。地势南高北低,最北的一三七团又高起,盆地内为平原。

气候特征

胡杨河市境内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年均温度6.5℃,一月份平均温度一18℃,七月份平均温度25.7℃。

七师年总降水量为233.2毫米~326.5毫米,降水大部分地区较常年明显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稳定积雪初日为11月17日~11月19日,年最大积雪深度在24厘米~34厘米。年蒸发量为1223.9毫米~1643.3 毫米。

经济发展

胡杨河市通过招商引资推进产城融合,胡杨河纺织服装工业园已有4家纺织企业入驻,项目总投资18.2亿元,已形成47.5万锭纺纱、50台大圆机织布的产能,每年实现产值9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带动1500人就业。拟建胡杨河市正逐步成为聚人气、汇商机、兴产业、增税源的特色新城。

风景名胜

胡杨河国家湿地公园

胡杨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0团,总面积954.9公顷。批复建设于2016年12月。[1]

傻石林

傻石林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1团北端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建造的一座以石林景观为主的石林园,内现已有2000多块天然奇石。

胡杨河

胡杨河是胡杨河市兴建的一处景观河水系,以奎屯河的黄沟水库为水源,利用落差,引水入城,穿城而过,同时联通5座大桥,以及胡杨河周边的5个水库,还有市区的5个湖泊,这片水系景观总长约10km。

胡杨河水系主要由三级水系(一为主,二、三为次)、“五湖”(玛瑙湖、珍珠湖、翡翠湖、水晶湖、绿松湖)、“四海”(前海、后海、南海、北海)所构成。

一级水系的名称就是胡杨河(干流),全长7.86km,整体走势为“L”型,起点为黄沟一库东坝附近,途经南北穿过胡杨河市,在绿松湖转向西面,并沿着北疆垦区横向大通道,最终投入黄沟干渠某节制分水闸闸前。

二级水系深入新老城区,三级水系绕市内小区布置。

五湖就设置在一、二级水系的重要节点,并相互联通。

四海则是指胡杨河景区周边的六个水库,黄沟一库就是前海,共青一、二、三库为后海,奎屯水库则是南海,车排子水库则是北海。

视频

胡杨河国家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