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砺

[图片网址 来自 牛游戏网 的图片]

中文名:胡砺

胡砺(1107-1167),字元化,磁州武安人[1] 。生于辽天祚帝乾统七年,卒于金海陵王正隆六年,年五十五岁。少嗜学[2] 。天会闾,为金军掠至燕,逃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他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同受教育,自是学业日进。十年,公元1132

年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改定州观察推官,学校为河朔冠,学子常聚居数百。他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迁礼部郎中,典礼多所裁从。

天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胡砺改刑部尚书,扈从海陵王至汴,得疾,卒[3]

中文名:胡砺

逝世日期:1167年

出生日期:1107年

国籍: 中国

目录 1史籍记载 2晚年

1史籍记载

《金史》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思

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

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称其程文为“元化格”。

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桢之汴,道真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桢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

宾主礼。”桢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桢壮其言,改谢之。

2晚年

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余,少者犹六七十人,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

直。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

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

“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天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在

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词条标签: 人物历史中国历史历史人物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