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锦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锦芳,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

1949年4月生,江苏苏州人,汉族。中专学历。现任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主要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任省人大八届代表、九届常委,省妇联五、六届代表。曾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生平经历

胡锦芳,1967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工闺门旦。在校期间随宋衡之学习昆曲艺术,打下扎实幼功;以后又得到昆剧名家姚传芗、沈传芷、张娴的指点与传 授。她的音色甜美,圆润婉转、演唱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在表演上细致严谨,情感丰富,注重刻画人物。她的戏路较宽,贴旦、刀马旦、刺杀旦均有所涉猎。

主演过大戏《李慧娘》、《西施》、《玉簪记》、《焚香记》以及新排的《桃花扇》、《窦娥冤》、《血冤》等,成功地塑造也了李慧娘、西施、陈妙常、敫桂英、李香君、窦娥等人物形象。同时还擅演传统折子戏如:《铁冠图·刺虎》、《疗妒羹·题曲》、《双珠记·卖子·投渊》、《牡丹亭·游园·惊梦》、《痴诉·点香》、《白蛇传·断桥》《占花魁·受吐》、《水浒记·活捉》、《千里送京娘》等。曾获首届文华奖、第八届梅花奖和江苏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奖。

2002年被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剧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曾出访德国日本韩国芬兰瑞典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革命时期

经过不懈的努力,胡锦芳成了戏校的尖子。但转眼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昆曲团被迫改行唱京剧,主角花旦胡锦芳也难逃此运。 后来,全国又掀起了芭蕾的风潮,各省各市硬性上马组建自己的芭蕾舞团。当时的芭蕾舞演员都是从戏剧演员中找的,胡锦芳又去跳了半年芭蕾。直到1972年,胡锦芳才重回昆曲舞台。现在,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发展越来越好了,胡锦芳表示非常欣慰。

胡锦芳出生于江南水乡苏州,11岁考入江苏省戏剧学校学戏,并先后师承宋衡之姚传芗沈传芷等名师。或许是得山水之灵气,加上反应快、可塑性强,勤奋好学,不仅学会正旦、闺门旦、贴旦、刺杀旦等多种文武不同角色的扮演技巧,也练就了婉转甜美的好嗓子。

新发展

文革后,下过农场、跳过芭蕾、唱过京戏的胡锦芳,以旺盛的精力和热情投入昆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先后演出过《李慧娘》、《西施》、《血冤》、《焚香记》、《桃花扇》、《窦娥冤》、《琼花》、《海岛女民兵》等近百部传统剧和新编历史剧。胡锦芳以其细致传神、真诚质朴的表演,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并逐步形成了端庄、沉稳、精细的表演风格。先后多次获得省戏曲会演、艺术节个人优秀表演奖,1985年随江苏昆剧团出访德国和意大利,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

她永远不会忘记1990年底的进京演出的盛况。隆冬的北京分外寒冷,而人民剧场里却温暖如春。她在这里接连主演了《活捉》、《刺虎》、《题曲》3场戏,场场引来轰动,《人民日报》、《文艺报》、《北京晚报》等新闻媒体都作了报道,在京的许多戏剧评论家、表演艺术家,对胡锦芳表演中的质朴无华的才情、气质和技巧及其所展示的艺术光彩给予了热情肯定和褒奖。经过评选,胡锦芳获得了首届文华奖和第八届梅花奖两项大奖。著名戏剧家马少波曾即兴挥毫:“一枝挺秀伴长江,几度京城说锦芳,莫道中山花事晚,寒蕾绽放倍生香。”著名导演阿甲题赠“锦口芳心”,对她的表演和为人给予了很高评价。

代表作品

牡丹亭·游园·惊梦》《窦娥冤》

視頻

[昆曲 HQ] 铁冠图 / 刺虎 / 胡锦芳 南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