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能(拼音:néng、n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熊一类的野兽,这个意思后来写作"熊" 。后来能假借为技能、能力的意思,又指有才能的意思。用作动词,指具备某种能力。能还表示主观上能够,其后常跟动词,如能行、能达到。由技能、能力引申,"能"在现代物理学上也指能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能

拼音; néng,nái,nài

注音字母; ㄋㄥˊ,ㄊㄞˊ,ㄋㄞˋ

平水韵; 下平十蒸,上平十灰

部首; 厶、月

总笔画; 2+8、4+6

五笔; CEXX

仓颉码; IBPP

四角码; 2221 2

统一码; U+80FD

郑码; ZQRR

造字法; 象形字

结构; 独体字,左右结构

字级; 一级字

字源演变

象形字。金文字形像站立的熊形,大口朝下,前后腿脚,带钩的爪,短尾,简单而概括地表现了熊嘴大尾短、四肢粗短的基本特征;战国文字则头、口、脚几处分离;小篆字形由秦简字形演变而来;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头部变成了左上的"厶",口部成了左下的"冃",前后腿脚成了右上、右下两个"匕",写作"能"。

本义指熊,是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头大尾短,四肢粗短,脚掌大。《说文》:"能,熊属,足似鹿。"因读音相近(能,古音泥纽蒸部;熊,古音匣纽蒸部),"能"被假借为能力、才能的"能"。《书·大禹谟》:"汝惟不矜(自大),天下莫与汝争能。"由能力、才能义引申为有能力、有才能、胜任、善长、能够、容许等义。《睡虎地秦墓竹简》:"及物之不能相易者。"后"能"多用为借义,于是又用"熊"来表示它的本义,"能"则专用为借义了。"能"的基本读音为néng;读nái时指一种三足鳖,《尔雅·释鱼》:"鳖三足,能。"读tái、读nài则都用为通假字。

古籍解释

说文解释

【卷十】【能部】奴登切(néng)

熊属。足似鹿。从肉以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凡能之属皆从能。

【注释】徐铉注:以非声。疑皆象形。

说文解字注

熊属。

段注:《左传》《国语》皆云晋侯梦黄能入于寝门。韦注曰:能似熊。凡《左传》《国语》能作熊者,皆浅人所改也。

足佀鹿。

段注:故皆从比也。㲋足、彘足亦同。

从肉,

段注:犹龙之从肉也。

以声。

段注:奴登切,古者在一部,由之而入于咍则为奴来切,由一部而入于六部则为奴登切,其义则一也。

能兽坚中,故偁贤能。

段注:贤,古文作臤。臤,坚也。

而强壮,偁能杰也。

段注:此四句发明叚借之恉。贤能,能杰之义行而本义几废矣。子下曰: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亦此例也。韦朋来西乌五篆下说解皆此例。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 能·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6

《广韵》《集韵》《正韵》并奴登切,音儜。《说文》: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疆壮者称能杰也。徐曰:坚中,骨节实也。

又《广韵》:善也。《增韵》:胜任也。《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又《正字通》:顺习也。《诗·大雅》:柔远能迩。

又《广韵》奴来切。《正韵》囊来切,并音㾍。三足鳖。《尔雅·释鱼》:鳖三足,能。注:山海经,从山多三足龞,今阳羡县君山池亦有之。

又与台通。三能,星名。《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名曰三能。注作三台。

又《正字通》乃带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寿、能元皓。宋能迪。

又与耐通。《前汉·晁错传》:胡貊之人性能寒,扬粤之人性能暑。注:能,读曰耐。

又《韵补》叶音尼。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叶下佩,佩音皮。

又叶音宁。《诗·小雅》:各奏尔能。叶上湛,湛音沈。

又叶音袽。柳宗元《佩韦赋》:历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辕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辙兮,又求达而不能。[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