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脊中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揭密真相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为专业意见。任何医药相关资讯,应谘询专业人士。

脊中穴】 Jì zhōng(DU6),经穴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属督脉。别名:神宗穴,脊俞穴。脊中穴的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中医认为刺激脊中穴有壮阳益气、舒筋活络、治疗腰腿疼痛、腹胀等作用。

穴位含义

脊骨中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在此急速气化。
1.脊中穴。“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中穴。脊俞名意与脊中同,俞同输。
2.神宗穴。“神”,与鬼相对,指天部阳气也。“宗”,祖宗也,气之源头也,水也。神宗名意指穴内的天部阳气为来自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所化。理同脊中名解。

概况

【取 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1]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督脉传于中枢穴悬枢穴。 【功能作用】壮阳益气。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具有健脾利湿、宁神镇静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脊疾患:如急性胃肠炎,腹胀,腹泻,呕吐,胃溃疡,胃神经痛,小儿痢下赤白,黄疸,肝炎,腰脊强痛,小儿疳积,风痫癫邪,精神分裂症,泄泻,癫痫,脱肛,腰脊强痛,胃痛,不嗜食,反胃,吐血,痢疾,便血,痔疮,不得俯仰,腹满,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配伍应用】
脊中穴配涌泉穴治癫痫。
脊中穴配中枢穴、足三里穴、悬枢穴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脊中穴配足三里穴,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眼暗,头昏。
脊中穴配肾俞穴、命门穴、中膂俞穴、腰俞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腰闪挫疼痛。

穴位疗法

【针刺】一般向上斜刺0.5~1.0寸。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深刺时有触电感向两下肢放散。注意:脊中穴不宜针刺过深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用拇指指腹常按揉脊中穴,可治腹胀腹泻、痔疮、脱肛、便血等肠腑病症

视频

消化不好? 可能是脾胃虚弱, 教你刺激脊中穴, 补益脾胃

参考文献

  1. 脊中穴,穴位密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