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脚本语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脚本语言

脚本语言又被称为扩建的语言,或者动态语言,是一种编程语言,用来控制软件应用程序,脚本通常以文本(如ASCII)保存,只在被调用时进行解释或编译。

简介

脚本语言(Script languages,scripting programming languages,scripting languages)是为了缩短传统的编写-编译-链接-运行(edit-compile-link-run)过程而创建的计算机编程语言。虽然许多脚本语言都超越了计算机简单任务自动化的领域,成熟到可以编写精巧的程序,但仍然还是被称为脚本。几乎所有计算机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一种脚本语言。包括操作系统层,如计算机游戏,网络应用程序,文字处理文档,网络软件等。在许多方面,高级编程语言和脚本语言之间互相交叉,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一个脚本可以使得本来要用键盘进行的相互式操作自动化。一个Shell脚本主要由原本需要在命令行输入的命令组成,或在一个文本编辑器中,用户可以使用脚本来把一些常用的操作组合成一组序列。主要用来书写这种脚本的语言叫做脚本语言。很多脚本语言实际上已经超过简单的用户命令序列的指令,还可以编写更复杂的程序。

评价

相对于编译型计算机编程语言:用脚本语言开发的程序在执行时,由其所对应的解释器(或称虚拟机)解释执行。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是被预先编译成机器语言而执行的。脚本语言的主要特征是:程序代码即是脚本程序,亦是最终可执行文件。脚本语言可分为独立型和嵌入型,独立型脚本语言在其执行时完全依赖于解释器,而嵌入型脚本语言通常在编程语言中(如C,C++,VB,Java等)被嵌入使用和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相比:不同是脚本语言是被解释而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是被编译。被解释的语言由于没有编译时间而提供快速的转换,通过允许用户运行时编写应用程序,而不需要耗时的编译/打包过程。解释器使应用程序更加灵活,脚本语言的代码能够被实时生成和执行。脚本语言通常都有简单、易学、易用的特性,目的就是希望能让程序设计师快速完成程序的编写工作脚本技术得益于计算机硬件的加速发展。某些情况下甚至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也不够有效,因此不得不用汇编编写应用程序。而今的机器比1980年的快100~500倍,且仍在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计算机性能快速提高,使计算机程序越来越复杂。因此,开发时间已远比运行时间紧迫。这时,脚本语言作为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补充,开始被主要的计算机平台所同时提供。编程语言已经由性能低下的硬件与执行效率之间的矛盾,转变为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与低效的开发工具之间的矛盾,所以脚本语言的发展在软件开发中有着必然的趋势。[1]

参考文献